福清 “古县” 的故事

福清县

当我们走过匆匆时光,越过千万山水

是否忆起,福清县

那七条街的故事

七街

关于融城街巷名称来历

有些尚有据可查

多数只是传说

而且有的还有多种说法

如今由于旧城改造和城市发展

一些街巷已经消失

一些也改头换面

再无原来风貌

但不论如何

我们回来了

得走走这些路

这是我们祖祖辈辈

走了几千年的路

后埔街

你是福清最古老的

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

这里以前还是一片浅海滩

只有邑堂右后侧

有一个小山坡高于海面

福清方言称较平坦的山坡为“埔”

故名后埔

你是曾经

福清最繁华的一道路

童年最爱的甜品店在这里

长大后最爱的牛肉粉也在这

但那家面馆搬走了

总是奢望

你们一直都在

给我们留下一份感动

小桥街

小桥街

在县邑堂正南

古时有一条小水圳

经何厝巷注入龙首河

称“蓝水圳”

可能是因为其上游

有当时福清最大的染坊

染料靛蓝入圳

令流水成蓝色故名

在蓝水圳流过的一条街道上方

有小石桥一座

故借以小桥为街名

你一直不大

你一直这么美

蓝入圳

小桥街

福清人心中

最美的道路

产塘街

产塘街

从宦街尾北折至西门街东口

其名称有两种传说

一说因此街很短

不过二三十米

故原名“三丈街”

一说古时此处原有一水塘

面积小于东塘、西塘

人称“三塘”

后淤土成陆建街

故取名“三塘街”

后附雅称为“产塘街”

一条路

道尽时光沧桑

人们早已忘记

当初为何如此称呼你

但你一直在这

怀揣着这美好的名字

和温柔的风

渔市街

渔市街

在今一拂路中段

即从县坪崎至官塘墘

渔市街原在南门,近移此地

市人将鱼货排在店前

侵占街道,上用板蓬遮盖

渔船靠岸后

先是在门外摆摊售卖

后为方便顾客移至此街

形成渔市,先称渔街市

后来才有“渔市街”之名

不管走到哪里

都不曾忘记

我们曾是渔人的孩子

这里有过戚继光抗倭

有过一片片滩涂和大海

有过一片鱼市

西门街

西门街

又称西大街,水陆街

在产塘街北口至西关

是古融城西门——双旌门之所在

因而为名

又因西关外古有水码头

此街相接水陆于两端

故又名“水陆街”

这里没有了码头

所以后来没有了水陆街

如今的公交亭依旧是西门车场

这里却再没有了车场

岁月总是这般

让一切的变化

如此的顺其自然

大北街

大北街

又称大北崎

通向阳下

此处是古福清五城门中

凤仪门所在

凤仪门俗称“大北门”

故称此街为大北街

曾经这里也很繁荣

商铺很多

以光饼、打铁为主

如今

这里只剩一片老房子

伴着晨光的熹微

仿佛一切都慢了下来

慢慢的

慢慢的

这样的老福清

越来越少了

横街

横街

在今一拂路西段

从官塘墘至湖滨霞

又称横街尾

因东西走向而得名

横街又名“宦街”

据传过去官宦从西门官道入城

必经宦街尾而达官驿巷驻驿

故名宦街

因福清方言“横”与“宏”谐音

故又称宏街

西街的名称

逐渐消失在福清人日常之中

往前人们习惯称为北门

往后称一拂街

但我们总得记得

这里有一条宦街

那是福清县的历史

那是我们祖祖辈辈

走过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