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80萬打造北京142㎡私宅,簡約+復古,第一眼就美的讓人淪陷!


房屋信息

地址:北京

面積:142㎡

風格:復古簡約

花費:80萬

設計:好好住認證設計師劉一汀

設計師劉一汀在接到每一個案子後,

都會讓業主天馬行空的去描述自己最理想的生活。

當遇到氣質沉靜而優雅,簡約而復古的女主時,

這個家從那一刻起,就註定了與眾不同。

看到這個家的第一眼,

你大概會有一種走入藝術空間的錯覺。

畢竟在我們對於居住空間常規的認識中,

生活中的煙火氣與純粹的藝術感似乎很難融合!

大家不要過分沉溺於那第一眼就讓你淪陷的美,

去挖掘一下這個把簡約與復古集於一身藝術宅的可取之處。

設計思考

1. 交通空間過多冗餘

2. 每個功能性空間收納不夠

3. 現有功能空間相互無交流

原始戶型圖

改造需求

1.消除過多交通空間,提高利用率

2.增加收納空間

3.需要西廚

4.平時主要是夫妻兩人生活,父母偶爾來小住,也有住家保姆,希望保持彼此獨立的生活空間。

平面佈置圖

戶型改造後

1.憑空變出西廚:從其他使用頻率較低的空間中“偷面積”,增加了一個西廚,中西雙廚,滿足日常需求。

2.兩條相對獨立的活動流線:紅色流線是主人夫妻倆主要活動流線。綠色流線是住家保姆主要活動流線。兩條活動流線由西廚串聯在一起,平時兩條流線無交叉互不打攪。

3.減少過道空間:將臥室與餐廳過多的交通空間變成了收納空間,提升空間利用率

4.加強各空間的交流:打通主臥與客廳,用軟隔斷代替實牆,隔而不斷。

西廚

打開門,首先看到新增的西廚,

設計師從相鄰的次臥和中廚中各偷來一部分空間,

將次臥的衣櫃變成櫥櫃,在通道佈置了吧檯,

把中廚面積縮小一半後,

女主要求的西廚就這樣誕生了,

中西合璧,很好的滿足日常需求。

吧檯右側門後是中廚,左側門後是保姆間。

吧檯成為家中的“交通樞紐”,

串聯起了住家保姆的主要活動流線,

且做到和屋主日常活動流線彼此獨立。

餐廳

原始戶型中,

餐廳靠牆佈置在客廳與廚房之間的過道上,

同時主臥房門設置在過道的另一側。

這樣的原始佈局不僅降低了空間利用率,

也讓此處“交通”略顯繁忙。

通過調整主臥房門的位置,

讓餐廳處的空間化零為整。

並把餐桌居中放置,

這一點小小的改動可謂把空間利用到極限。

從餐廳開始就進入業主夫婦日常主要的活動空間,

區別於入戶西廚空間的中性灰白色,

從此處開始色彩繽紛迷人。

靜坐無所為,春來草自青。

一種別樣的沉靜之美油然而生。

溫潤的柚木色,細膩的紋理,

中古風的餐邊櫃如一位平和而沉穩的智者,

收納下家中的日常煙火,

卻仍是一派泰然自若。

櫃門上做了擱板,方便杯子的收納。

無把手的設計,合上櫃門時,

櫃體可以成為餐廳背景牆的存在。

餐桌椅同餐邊櫃採用相同木色,

全屋都採用無踢腳線設計,

就如空間的起承轉合都簡潔而直白,

不多一物,不少一物。

客廳

客廳、餐廳、西廚其實共處在同一開敞空間,

但空間各自的領域性非常明確。

餐桌與吧檯,形成不同的分隔和聯繫。

在材質和色彩的選擇上則刻意區分,

一個是經典簡約的中性色過渡兩個空間,

化解著家務零碎的瑣事;

一個則是溫潤細膩、平和安寧的自然材質,

讓人可以靜心品味生活之美。

客廳延續了綠色牆面,

牆漆的特點是加入了天然大理石石粉,

多了種自然的溫潤感。

從餐廳望去的第一眼,

就觸動了心絃,

風雨倦,人歸春歸舊山歸。

客廳不一定要以電視為中心,

這個家的客廳更多承載的是瑜伽練習區的功能。

因此,客廳的傢俱設置非常簡約。

僅佈置了沙發這一大件傢俱,

其餘的邊幾,小凳都方便挪移。

至於想如何擺放,多數看心情。


鏡子在這個空間中,不僅僅是裝飾,

也是瑜伽形態需要的矯正器。

這個從歐洲買手店淘回來的古董鏡子,

與Art Deco風格的燈具擺在一起,

顏色、造型、材質都是絕配。

利用鏡面的反射作用,

平時可以調整擺放位置,

從而反射空間中的不同場景,

讓空間呈現多變的趣味。

牆角的白色暖氣片自成了一幅畫。

特別想介紹一下這把椅子,

是法國酒桶二次利用做成的,

所以材料形態上自然呈現出弧形,

而不是刻意的凹造型。

客廳另一側,在常規的電視機位,

是調整後的主臥房門。

地面鋪了木蠟油地板,質感很溫潤。

安裝採用了高難度的膠粘法鋪貼,

兩個房間的過渡完全不露痕跡。

這種貼法造價高,

但是絕對不會出現空鼓脫落現象,

而且木板下面的膠層還有彈性,腳感舒適。

主臥

復古氣質的雙開門打開後,

這面書架牆大概會讓你誤以為後面是書房,

實則可以理解為主臥的屏風,兼具藏書功能。

書架牆讓公共開放的客廳和私密的主臥,

既保持獨立,又相互滲透,

成為彼此空間領域外的延展。

整面書架背景採用荷蘭品牌的像素裝飾畫,

臥室的藝術氣質瞬間提升。

客廳空間冷靜的綠色,

進入臥室時轉變為柔和的粉色,

氤氳曖昧的粉色在門外由某個角落露出來,

格外的誘惑人想進去看看。

書架牆後佈置了雙人床,

這樣的佈局打破常規,

但是對於愛書之人,

這一切又在情理之中。

頂面也塗刷了同樣的粉色,

讓空間具有一種溫柔的包裹感。

床頭是柚木整板,

搞定這個床頭也是頗費周折。

從雲南運到北京,

然後經過烘乾,背部斷筋,再固定安裝……

好在掛起來的瞬間,

也覺得不枉費了那麼多力氣。

左邊床頭沒放床頭櫃,

而是選擇了上了年紀的老皮箱。

平時的換洗床品可以放入皮箱中,

方便又整潔。

右側床頭放置一把小椅,

拍照時讓芭蕾舞小姑娘模擬了花架,

整個空間一下子活了起來。

隱形門後是衣帽間及衛生間,

這樣做,臥室被徹底簡化成純粹的空間,

但動線及使用功能上依然保持便利。

吊頂與牆面之間特意留了一條縫隙,

一來可以讓頂面線條顯得更加平直,

二來增加了立體感。

隱形門的做法強化了整體的線、面組合。

衛生間

乾溼分離的衛生間,

牆體選用灰偏藍色的冷色調,

四盞內嵌方形射燈,

讓天花看起來更加簡潔。

射燈打在牆體上,乾淨集中的光斑,

使空間看起來更加整潔有質感,

層次感十足。

臺盆邊做了一個柚木的小櫃體,

上部有十公分深度,可以收納化妝品,

下部比較高的櫃體可做紙類收納。

相比石材,

溫潤的木頭在觸感上和心理上都減少了冰冷感。

柚木色更是讓人心生溫暖。

整個衛生間全部塗刷防水漆,

地面和壁龕都做了斜坡避免會有殘存水積留問題。

所以針對不同的材料特性,

在結構上也要做好配合。

在硬裝簡潔的限定下,

設計師僅僅通過顏色、傢俱和材質的組合,

就營造出了適度的復古感。

你的家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住在自己專屬的家。

我們樂於看到每個家不同的煙火,

也欣賞別樣的藝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