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队虽勇夺200米接力银牌,但百米失误后痛骂网友却引争议

正在日本横滨举行的国际田联接力世锦赛上,中国女子短跑接力队在5月11日和5月12日,其表现却简直是两重天!

头一天,在女子4×100米接力预赛中,中国队的梁小静、韦永丽、孔令微和葛曼棋在比赛中,第一棒的梁小静在与第二棒的韦永丽交接时,出现了一点交接意外。

原来,第二棒的韦永丽因提前启动,未完成交接棒之下,已跑出了交接区,其只好返回交接区再接棒——最终,经过回放视频,裁判判定中国队犯规,成绩无效。

不过,到了第二天,同样还是这四人,在4×200米接力的比赛中,却一路表现完美,最终竟在决赛中勇夺银牌,并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

不过,在这冰火两重天的两天里,中国女子短跑接力队的四位姑娘们,却另外还经历了一场网络纷争的过程。

原来,在头一天的4×100米接力预赛犯规出局后,有一位网友评论称:“第一棒跑的那么好,韦永丽怎么回事,至少不能失误啊”。

可正是这句质疑,却让四位中国女子接力队的姑娘们全都愤怒了。

先是孔令微大爆粗口回击道:“你别在那巴巴了,你特么知道个吊,你上来连人家后脚跟都摸不着。最特么烦你这种人,好的时候舔,不好的时候就特么说一些鬼话。你是个什么东西!”。

接过回击第二棒的是梁小静,她说:“你是一个局外人,不懂就不要乱说!拜托。”

而葛曼棋接过反击第三棒说:“不懂就放下你手里的键盘,好好工作,好好上学吧”。

最后,中国当今短跑第一人的韦永丽,则较为温和的说:“兄弟,让你失望了”。

而此后,更多网友参与到这场争论中,既有批评这位网友的,也有很多人支持中国短跑接力队姑娘们的,当然,还有人主要对孔令微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如此爆粗口的行为,有点表示不解。

但不知,是不是这次集体怒怼网友,更为刺激和激发了接力队姑娘们的斗志?——她们在第二天的4×200米接力中,创造了中国队的历史最好成绩,也算是出了一口心中的恶气:姑娘们这次才算是用最好的方式,回应了那位质疑的网友。

不过,如果更为客观、理性的分析此中的争议,我们还是应看到和厘清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首先希望,网友们要多些对中国运动员的尊重——不要信口开河,看到成绩不好,或是有失误时,上来就是一通质疑、批评与嘲讽!

可以说,失误,是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否则都是圣人、神人了——所以,这位网友所言的交接棒“不应该”有失误,确实说话不专业,更不符合实际。运动员只能说应尽量避免、减少不必要的交接失误。

要不然,像与中国女队同场竞技的超级强队牙买加队、美国队,也就不会排在中国女子4×200米接力队之后了。

其二,显然,就是网友的这句“不应该失误”,激怒了刚刚失利的姑娘们,则中国女子短跑接力队心中有气,进行回应,我们也应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理解其心情,公众人物也有回击与发泄情绪的权利。

其三,那么,这是不是就可以说:作为网友、球迷与公众,就不能对运动员进行评论、质疑或批评了呢?——显然这也是不正确的论调。

公共活动中的公众人物,要直面接受质疑、批评,这是其自身的地位、权责所决定——公共人物在通过公众的关注、支持与回报后,享受到公共资源之红利的基础上,得到了名与利,就必得同时让渡一部分个人权利,比如要接受公众的监督、质疑与批评等。

一个活在不被监督、不被批评之真空中的公众人物,其实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因此说,网友们并非就不能监督、质疑和批评公众人物了——这当然也包括作为公众人物的运动员、体育明星们。

其四,既然包括运动在内的公共人物,都应该正视公众的质疑等,那么,即便在这位网友的用词、口气与说法并不可取的情况下,则像孔令微这样,以骂表达愤怒,是否可取呢?

显然,作为公众人物,用骂人的方式回击,并不可取,当然也不应提倡,反应受到批评才对——无论是普通网民,更对于公共人物而言,当然要文明理性的讨论问题才对。

特别是公众人物,如果将自己完全等同于普通网民,与人在网上,不顾脸面的互骂,其实也是拉低自己身份和形象的行为!且这也会给其他公众,做了不好的示范效应。

所以,请我们的网友们,首先要学会尊重运动员们的付出——哪怕是她们的失误和失败,也要先予以充分理解,而不要口水顺嘴淌,乱质疑乱批评。

当然,其次,我们也希望像孔令微等体育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还是应该“有话好好说”——何必让脏言污语,既脏了自己的嘴,又污染了网络,还一下子拉低了自己的身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