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韓國藝人的“候補”藝名,是不是比出道藝名好呢?

眾所周知的是,韓國是一個偶像團體眾多的地方,據統計,韓國每年都至少有30組以上的偶像團體出道,而每個偶像團體裡邊兒的成員都會有一個自己的藝名,但由於團體眾多,所以也常常出現撞名字的現象。接下來,就和小編看一看,各個偶像在遇到撞名時他們的候補藝名吧!

首先第一個就是X1曹承衍,他在2014年以男團UNIQ的成員出道,在2016年,又以Luizy的名義Solo出道。在2019年,以練習生身份參加了一檔名為《PRODUCE X101》的節目,最終成為了X1的成員,使用了本名參加活動,因此他也有著All Rounder的稱號。

接下來這位就是BTOB陸星材、徐恩光,先來說陸星材,陸在韓文中有著數字6的意義,而他本身也非常喜歡6這個數字,因此打算以6的中文發音Ryu當藝名。徐恩光本打算用名字的英文方式當藝名,是不是覺得很有意義呢?但是都非常不巧的是,這些名字被一些韓國的文具店使用,所以他們只好放棄,最後用本名參加活動。

除此之外,連韓國有名的偶像團體MAMAMOO的成員都不幸中招, MAMAMOO成員頌樂本來打算以有樂感的藝名DO RE MI出道,但是被公司駁回,最後還是由公司決定以Solar頌樂出道,誠實的說,小編還是喜歡他現在的這個藝名,因為頌樂聽起來不僅好聽,還給人以一種很溫暖的感覺。

而防彈少年團的柾國,小編感覺,他就是一個寶藏男孩兒,因為他曾經打算以海鷗的英文Sea Gull出道,但是後來還是以本名出道了,難道是有海鷗情結嗎?不得不說,這個藝名真是超乎了小編的想象,幸好使用本名出道。

盤點完這些,大家是不是覺得偶像出道取藝名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事呢?但是還是慶幸他們最後選擇了本名出道,大家還知道一些其他的偶像取藝名的經過嗎?可以過來分享一下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