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天池;我国东北海拔最高的湖泊

基本概况

长白山是中国名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发源地。因其诸多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1949年以前全部属于中国,后来被割送一半给朝鲜,现为中朝两国的界山。

湖面略呈椭圆形,面积约9.82㎞2,水面海拔2189米,最大水深为373米,为我国东北地区最高和最深的湖泊

天池周围火山口壁陡峭,并形成十几座环状山山峰,海拔均在2500米以上,其中将军峰最高,海拔2749米,位于朝鲜一侧。白云峰海拔2691米,在天池西侧,为我国东北的第一高峰,也是我国最大的火山湖。

水文特征

天池 古称温凉泊、图们泊、他们泊。为中朝两国界湖,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宣统三年(1910年)安图县知事刘建封对长白山天池有较详细的调查。1958年国家于天文峰设天池气象站,开始进行系统的观测。

天池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7公里,水面面积9.82㎞2,水边周长13.1公里,最大水深373米,平均水深204米,汇水面积21.4㎞2,蓄水量20.4亿立方米,湖水矿化度246.52毫克/升,水面海拔高程2189米。多年水温为0.7~11℃,多年平均气温-7.3℃,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45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332.6毫米,历年最大降水量1809.1毫米,历年最小降水量881.8毫米,是辽东地区气温最低,并且水面蒸发量最小,降水量最大的地方之一。天池的年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4、5月份,5月以后天池的来水量大于下泄量,水位开始上升,到8、9月份出现年最高水位。9月下旬以后,主要靠前一段蓄积的水量出流,水位陆续下降,直到翌年5月又开始回升。水位变幅约在2米左右。天池的封冻日期一般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解冻日期在翌年6月中旬,有七八个月的封冻期。雪深0.86~1.04米,冰厚0.93~1.28米。

湖泊水系

长白山是松花、图们、鸭绿三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头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有5条。在北坡是松花江南源二道松花江(下称二道江)的二道白河,在西坡是松花江西源头道松花江(下称头道江)的漫江和锦江;在东南坡是图们江的正源红丹水,在南坡是鸭绿江的正源暖江。

其余的外三源有二道江的北源古洞河,图们江的南源西头水,鸭绿江的南源虚川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河流还有老黑河、槽子河、松江河、三道松江河、露水河、头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自河、五道白河、石乙水、佳林川、葡萄河等以及流域面积在20㎞2以上的小河230余条,都流入三江。又自南、北两个方向,计约180多条小河分别归流于三江。三江源流区的总面积约计为3.07万多平方千米,其中松花江源为1.85万平方千米,占三江源的60.40%,鸭绿江源约计0.76万平方千米,占24.5%,图们江源约计0.46万平方千米,占15.1%。天池周围内五源的流域面积约计1.89万平方千米,外三源的流域面积约计1.17万平方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