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赞!这位广美教授带学生,8年拿遍红点、IF等155项国际大奖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有这样一位教授 ,他带的学生团队,被称为“国际设计大奖收割机”。

他们凭借散发着人性暖意的绝妙设计,获得了红点、iF等近百项国际顶级设计大奖,让全世界都看见了中国飞速成长的设计水平!

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他就是广州美术学院的张剑教授。他和他的生活设计工作室(Living Design Studio)实在太火了,想做他学生的人挤破头!

张剑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教授/ 硕导

在23年的设计研究与教学实践中,以近300余件的设计作品对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及设计的人文思考加以实践与探索。在“产品创意思维”、“文创产品设计”、“设计叙事研究”、“无意识设计研究”等方向有非常透彻的研究。

生活设计工作室

2011年最初成立生活设计工作室时,张剑导师曾经开玩笑和同学们说:“希望我们能用国际大奖证书来糊墙纸。” 结果这个愿望迅速的实现了。

至今为止,生活设计工作室师生共获得国际奖项 155 项,国内各设计奖项 400

余项。

单看看去年获奖情况的,你就不得不服。

近些年的设计奖项,象君都有盘点过,所以来自生活设计工作室的作品,很多我们都不陌生了。

比如这款构想了一种新的开关方式的磁吸台灯。

学生李赞文作品

比如领结酒瓶——浮雕不仅为圆柱瓶身创造了横放时不会滚动的独特功能,令用户拿起时有“绅士感”, 更是中国设计师以幽默情怀创新产品的一次突破。

教授张剑作品

比如和名创优品合作的,已经投入量产的零钱钥匙收纳盒。

学生麦培珊作品

与其他工作室“对接产业”的方式不同, 生活设计工作室注重的是对日常生活物件创新设计的研究。科技的创新迭代太快啦,于是人们往往忽视司空见惯、超级普通的琐碎生活物品的再创新。

在张剑教授看来,一个红酒瓶、一炷香、一条止血贴、一张纸质机票加上新的洞察,都有有无限的创新空间。生活设计工作室的创新志向,就在于此。一起来看看作品吧~

未读书签

设计:吴畅

奖项

2019 意大利 A' DESIGN AWARD 铜奖

2019 韩国亚洲设计奖 优胜奖


小红点是网络时代“未读消息”的通用标记,而书签也是为了标记已读与未读。这个书签将两者联系到一起,我们除了处理网络消息,也该去解决一下“未读”的书本了。

圆角尺子

设计:黄凯琪、吕嘉纯

奖项

2017金点概念设计奖

2018 意大利A’Design Award 金奖


圆角尺子是一套做给儿童使用的尺子。解决了尺子有尖角、易断裂等安全隐患。而且三角尺的边角磨损后悔失去原本的量角功能,这个设计也一并解决了。

生命之墨

设计:赵泓川

奖项

2019 意大利 A' DESIGN AWARD 银奖

2018 美国SPARK星火奖 银奖

2019欧洲设计奖 银奖


铅笔被设计成从黑到白渐变,在被消耗的过程中,黑色的感觉在笔上逐渐地褪去,仿佛铅笔的“生命之墨”在逐渐退去,呈现出一种美丽的消失。

这个过程是充满诗意的,它会促使人们进行铅笔转化为了什么的联想,这种联想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即美好的事物的消耗,会转化成同样美好的事物。

在使用的功能上,深色的部分永远在书写的那一端,人们能迅速集中注意力到笔的深色端。


酒心蜡烛

设计:方良芳 陈锦溪

奖项

2019 意大利 A' DESIGN AWARD 铜奖

2019欧洲设计奖 铜奖

设计来自于儿时的记忆。蜡烛本身的质感以及淡淡的奶香味道,和巧克力有着一些相似性。当看到融化过程中的蜡烛形态时,让我不经想起了儿时吃过的酒心巧克力。

这时,它不仅是一个可以照亮周围环境的蜡烛,还能让人感受到酒心巧克力的甜美。包装也很有意思,将一张正方形的纸,通过折叠变成了一个小袋子。

镶嵌饼干


设计:张剑 喻沐天 冯哲 欧阳玲 吴伟力

奖项

2019 意大利 A' DESIGN AWARD 荣誉奖

2018 德国红点概念奖 至尊奖

2019欧洲设计奖 银奖

镶嵌饼干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零食搭配方式。体验巧克力,软糖,奶酪,奶油和饼干一起搭配时的有趣口感。

在不断尝试搭配方式的过程中增强了零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让休闲时光的变得更加新奇而令人享受。

波浪笔盒

设计:张剑、喻沐天

2017年设计转让MINISO名创优品批量生产

奖项

2018德国 iF设计产品奖

这个设计将笔盒的存放用途进行了完善。人们经常会有一两只笔是常用的,当我们在短暂的放置这些笔的时候,具有装饰性的花纹成为了最恰当的地方。

波浪笔盒造型简单,外观独特适合大批量生产,色彩丰富符合现代审美时尚。


放大花瓶

设计:冯哲

奖项

2019 意大利 A' DESIGN AWARD 设计奖

2018 美国SPARK星火奖 入选奖


根据视觉错误,这个花瓶制造了一种花被放大的效果。花儿不再默默地等着你去关注它们了。放大花瓶正在对你说:花儿在这里!


安全的针头

设计:张剑

奖项

2014红星奖


“安全的针头”在注射器底部设置了一个收纳针头的空腔,医生在使用过后将针头拔下,卡进空腔中,既可防止注射器二次使用,又能避免清洁工被针尖扎破手指感染病毒。

一个小小的细节改良,生产成本低,尽显人文关怀,谁敢说这不是一个好好设计呢?

杯与碟的契合

(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资助项目)

设计:吴伟力 冯哲

奖项

2019 意大利 A' DESIGN AWARD 铜奖

2018 美国SPARK星火奖 入选奖

2019欧洲设计奖 铜奖

2019红点概念奖



在咖啡杯与咖啡碟的接触面设置凹凸纹理,借由视觉和触觉去体现这种契合与配套。随手放置时,纹理会带来一种新的使用体验。



生活设计工作室的师生获得了那么多奖项,

是因为掌握了什么参赛与获奖的秘籍吗?

在看了那么多代表性作品后,你会隐隐感到他们的相通性,但这绝不是什么必胜秘籍,而是张剑教授贯彻了八年的理念。

摒弃以往从发现产品自身问题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探索分析使用者的行为与心理意识,去发现“产品与人”之间的多重关系。


从使用者的情感层面出发,这样做出来的设计,自然会走到人心里。

就拿一个存钱罐来说吧。

存钱罐的形态,存在强烈的心理暗示。当你看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要怎样“存”和“取”,这便是无意识行为。


存硬币的动作,可以是投递、掉落、滑落。取硬币的动作,可以是打开、晃动、或是破坏。


一个小小的存钱罐,拥有多少种可能?答案是无数种。

捧回这些顶级国际设计大奖,对生活设计工作室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这也惹来一些争议。

是不是培养了一些“会比赛的学生”,

而非“企业需要的设计师”?


对此,他如此回应: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设计师,还是企业急需的设计人员?对设计教育而言,思维观念与技能培养哪个更为重要?如果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依旧坚持参加国际设计比赛,我们丝毫不会因为“红点热议事件”而感到“羞涩”。

总之,拿奖不是最终目的。唯有持之以恒的探索、坚定不移的前行,才能让中国设计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