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江南之徽縣

徽縣,因城北隅徽山下

有徽山驛而得縣名

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北部

地處秦嶺山脈南麓

嘉陵江上游秦巴山地中的

徽成盆地

這裡美麗、古老

神奇、富庶

魅力而又多情

是一方物華天寶的熱土

更是一片鍾靈毓秀的寶地

徽縣,你真的很好看

徽縣古稱河池,位於甘肅省東南部,西秦嶺南麓,嘉陵江上游,東鄰秦川,南通巴蜀,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境內海拔為700—2500米,年均氣溫12℃,年均降雨量740毫米左右,屬北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性氣候,這裡四季分明,冷暖適度,植被良好,是西北內陸少有的“綠色之鄉”和“天然氧吧”。

徽縣太湖晚霞

今天

請和一起

走進徽縣,感受徽縣

看看她到底有多好看

靈秀的山水,旖旎的風光

徽縣地質構造複雜

地貌奇特,自然風光集

北國之雄奇與南國之靈秀於一體

景色怡人,民情淳樸

文化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獨特

碧水映三灘

嘉陵江風光

鐵山

駱駝峰

月亮峽

文池

田河古銀杏樹群落

悠久的歷史,厚重的人文

徽縣以元代的徽山驛為名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置河池縣,屬武都郡

十六國屬仇池國地,北魏設廣化縣

隋改為河池縣,南宋置南鳳州

元至元元年(1264)改為徽州

清雍正七年(1729)降州為徽縣

1958年與成縣、兩當合併為徽成縣

1961年恢復徽縣,至今沿用

境內有全省、全國著名的

歷史文物遺蹟十多處

▲央視高清人文紀錄片《青泥嶺》第一集。

▲青泥嶺。北鎖秦隴,南控巴蜀,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的歷史文化名嶺。

▲仙人關。南宋名將吳玠、吳璘憑仙人關及鐵山棧道抗金數十載,並以三萬人大破金十萬鐵騎。

▲吳山吳玠碑。宋故將軍吳階之墓及“宋故開府吳忠烈墓誌銘碑”就座落在這裡。

▲《新修白水路記》摩崖石刻。於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六日鐫刻,是仁宗慶曆二年(1042), 校書郎、秦州觀察判官雷簡夫撰文並書。

▲慄川郇莊白塔。是徽縣唯一保存較完整的磚塔,考證為宋代建築,先後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豐饒的物產,流光溢彩的土地

徽縣自古物華天寶

溫潤的氣候,充沛的雨量

孕育了豐富的特色資源

▲伏鎮-大地流金

▲苗木產業是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徽縣全縣苗木產業基地保有面積達到了17.6萬畝,總產值達到21.7億元。徽縣已成為甘肅省苗木產業第一大縣,西部地區重要的苗木生產基地。

▲懸崖峭壁之上、 甜蜜與危險並存的徽縣青泥嶺老巢蜜、樹巢蜜多次成為央視熒幕上的主角,也蹚出了一條脫貧好路子。

▲徽縣農特產品極為豐富,還盛產核桃、銀杏、板栗、柿子、生漆、狼牙蜜等林副產品,出產杜仲、柴胡、金銀花、天麻等100餘種中藥材。

 ▲徽縣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鉛、鋅、鐵和金等4大類22種。目前,主要礦種年生產能力鉛鋅礦石18萬噸。

▲金徽礦業,一個綠色礦山建設的樣本企業,被工信部授予“綠色工廠”榮譽稱號。

▲從地方酒廠,到甘肅龍頭,再到A股上市公司,10年,金徽酒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西北邊陲的地方酒廠,成長為年營收逼近15億元的上市公司。

美麗的城鄉,淳樸勤勞的人民

山美、水美、村美

房美、路美,人更美

在金徽大地行走

一個個獨具魅力的美麗鄉村

最是讓人流連忘返

▲“村在林中、房在景中、人在花中 ”的青泥村。

▲ 煥發活力的三泉村

▲嘉陵鎮稻坪村



 徽縣三灘風光是徽縣近年開闢的天然森林風景區,位於陝甘川交界的秦巴山地,是嘉陵江上游千山萬壑中蘊藏的一塊寶地。距縣城50公里,總面積200平方公里,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80%的地域被原始森林覆蓋,茫茫林海,碧草連天,雨潤霧澤,纖塵不染,嫵媚多姿,古老神奇。因有三個森林草旬相連,故名“三灘”。境內有羚羊400餘隻,其他珍禽異獸數十種,是探險旅遊的天然樂園。

三灘風景名勝區位於甘肅東南部隴南市的徽縣、兩當兩縣轄區,秦嶺南麓,長江支流嘉陵江上游,地處甘、陝、川三省交壤,在蘭州、西安、成都三大省會城市三角形的內心上。寶成鐵路、徽白省道和風光秀麗的嘉陵江從景區穿過,316國道縱貫徽縣、兩當兩縣縣境。徽縣、兩當素有“隴上江南”之稱。一是生物資源豐富;二是礦產資源富集;三是山川風光奇特、景色優美迷人。三灘風景名勝區屬古生代泥盆紀褶皺山地,由海拔800米逐步增至2504米,由於地質構造及巖性的差異,不同地段有不同的地貌,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稱之為是一個寶貝的複雜地帶。

南部在構造斷裂的基礎上,流水切割成峽谷;中部的砂岩和板岩,在長期的剝蝕作用下形成眾多的高山平臺和岩溶地洞,號稱72灘;北部山峰聳峙,林木茂密,為高海拔原始森林區。三灘生態旅遊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植物近3000種,其中珍稀、藥用植物100餘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銀杉、水杉、紅豆杉等;野生中草藥有豬苓、黨參、菖蒲、茯苓、三七、天麻等;野生觀賞花卉有蘭科花草、杜鵑、牡丹、芍藥等。峽谷溪流弱柳依依,嶺坡山脊-茫茫,灘坪草甸花若繁星。

三灘山泉眾多,水質優良,形成了多處瀑布、溪潭,較大者有梅崖瀑布、椒樹坪瀑布和三眼泉、江渦潭等。其中位於嚴坪村南的梅崖瀑布,高300餘米,每年雨季飛瀑高懸,如從天降,水霧瀰漫,哄響如雷,氣勢逼人。良好的生態環境,使野生動物生棲繁盛,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白唇鹿和小熊貓、大鯢、藍馬雞等10餘種。神奇的“蛇窖”天然形成,集各種蛇於1000餘平方米之內,極具觀賞和研究價值。

三灘人文景觀眾多,這裡自古為巴蜀咽喉,秦隴要塞。三國時,諸葛亮六出祁山曾三次借道於此,月亮峽至今仍存有古棧道遺蹟約4公里。唐時,更成為官道和商道,唐玄宗、唐僖宗入蜀均走此道。明清以前,三灘宗教文化就極為興盛,曾有八卦廟、觀音廟、南天門、太陽寺等。大殿山下的五徵窯,相傳為朱元璋為其六公主御建,至今壁畫和遺蹟尚存。月亮峽內有多處岩溶地洞,鍾乳奇特,鬼斧神工,既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又蘊藏了眾多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展現了當地豐厚的文化積澱和純樸的民俗風情。

三灘風景名勝區的青泥嶺是蜀道天險,也是文化名山,詩仙李白的一曲“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使青泥嶺名滿大地。詩聖杜甫的“始知五嶽外,別有他山尊”更給這裡的山川景觀以極高的評價,三灘正是:遺蹟橫崗夢幻巒,洞穿林立鳥蹣跚。杜公悔贊它山絕,李白驚呼蜀道難。四季懷春生萬象,雙溝攬月護三灘。離離草甸鋪雲外,獨有天坑訴大觀。

三灘風景名勝區具備了多元性、豐富性、神秘性和原始古樸的綜合特點,在自然和人文兩方面,既有“神”的顯著特徵,又有“秘”可探奧之處。更值得珍視的是:它既是一座永不枯竭的森林水庫,又是一個功能巨大的天然氧吧,對周邊地區的氣候環境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位於中國腹部的這塊“翡翠”之地,將隨著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建設,將實現人們走進自然,返璞歸真的理想,實現它對人類的更大貢獻。

景區氣候

三灘風景名勝區位於亞熱帶和北溫帶過渡帶上。年均氣溫在10℃左右,降雨量1000-2000毫米。立體氣候明顯,四季分明,常年空氣新鮮。地貌的複雜性和生物的多樣性,使三灘四季景色不同。春天滿山杜鵑如霞似火,馨香遍野;夏天-綠浪無邊無際,清風送爽;秋天紅葉飄逸,誘發無限遐想;冬天銀裝素裹,純潔迷人。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全年開放

地址:甘肅東南部隴南市的徽縣城東南50公里上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