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日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一书,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这部专题文集以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为开卷篇,以2019年7月9日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收卷篇,收入习近平论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文稿70篇,约14万字,其中部分文稿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转眼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70周年,我们从一穷二白到今天的国富民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们从极度落后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波澜壮阔的七十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许多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关键就是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根本和关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难以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今天,就让我们从习近平以往的一些讲话论述中,深刻认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大意义。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习近平在相关讲话中指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党兴则国强,党衰则国弱,历史早有公论。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各族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保障。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发展的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无论是打赢“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必然会遭遇诸多风险挑战。面对种种挑战,唯有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坚定地走好每一步,才能迎来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主心骨,成为领导核心,不是一句空话,而要有实实在在的本事。对此,全国人民寄于厚望。全党同志必须努力奋斗。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根本。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共产党人,从未忘记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因而致力于全面提升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共产党98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血脉相连、患难与共的历史。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哪一种政治力量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认识得如此自觉、如此深刻,始终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正是因为党始终和人民在一起,风雨兼程不相弃,党对国情的认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坚持实事求是,使中国发展走上正确的道路,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人民美好生活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有可能实现。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伟大梦想,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承担起领导一切的历史任务。我们欣喜地看到和切身体会到,一个历经百年苦难与辉煌的伟大政党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胆略,正昂首阔步地带领14亿中国人民走在新的长征路上,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文/学习大军,2019年10月28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