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成国际山地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升级版品牌

10月29日至30日,2019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七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将在黔西南州兴义市隆重举行。届时,作为国际山地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升级打造的温泉产业品牌也将以全新的业态形式备受与会者关注,来自日本温泉设计开发专家,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博鳌国际养生论坛、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等的专家领导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贵州打造“中国温泉省”旅游产业发展对接各项具体事宜。

“山地公园省”联姻“中国温泉省”

近年来,贵州省将推动“温泉+”多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温泉文化,学习借鉴日本、芬兰、法国等和广东、福建、云南等国内外发展温泉产业的先进经验,整合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主题鲜明、特色各异、功能综合、吸引力强的温泉度假产品和业态。同时,强化产业联动,充分利用温泉产业综合性强、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的特点,推动温泉产业与文化创意、影视娱乐、商务会议、会展博览、景观地产、疗养保健等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与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体育、文化、卫生等行业有机结合,培育一批“温泉+”产业聚集区。特别将温泉产业与贵州山地旅游文化产业升级扩容发展紧密结合,充分体现贵州在国际温泉领域的唯一性,形成独特的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地理区域优势。

森林温泉

而温泉产业品牌的打造,与当地地理条件息息相关,如何挖掘和整合好当地文化是温泉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贵州当前正打造山地公园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温泉开发正是贵州进行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好实例。

黔西南搭乘山旅快车 发展本地康养文化

作为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永久举办地,黔西南州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以富藏金等矿产资源,得名中国金州,以兴义地质公园、万峰林、马岭大峡谷以及贞丰双乳峰等山地旅游圣景,被誉名山地旅游圣地,具有喀斯特王国、溶洞王国、古生物王国等三大王国的称号,是山地旅游、康养休憩和古生物与喀斯特科研圣地。在此,勘查开发地热温泉资源既能补足冬季旅游的短板,又能极大提升黔西南州城市品质和价值,更是打造高端旅游产业,助推全面脱贫攻坚工作,助推建设高水平“中国温泉省”。

据贵州省地矿局109地质大队对黔西南境内地热资源勘察开发的情况来看,黔西南州不但有着贵州省地热成井必备的热储单元、盖层、通道、热源四个条件,其四季如春、常年优良的环境气候也是当地地热温泉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

贵州省地温梯度异常等值线图

那么温泉是如何形成的呢?109地质大队队长杨德智介绍,按照深大断裂深切地壳原理,区域性断裂往往是主要含水构造,具有相对较好含水性和透水性,为地下水深循环提供条件。当补给区降雨和地表水入渗后,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地下水沿断裂带向深部渗流,汲取热能的高位能、低密度热矿水向浅部运移,从而形成热矿水资源。黔西南州地热热源充足,其所处区域主要以区域大地热流量提供热能整体,该地热重要储集单元主要为地质专业类别中的第三和第四单元,它们具有很好的圈闭作用,以保护好热源不往外扩散。

黔西南州地热资源勘查情况

目前,黔西南已完成的4口成井水温均在(44—50)℃,水量(400—800)t/d,这表明黔西南州储层条件良好,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有助于深度助推黔西南康养文化发展。

充分整合资源 做大做强温泉品牌

“黔西南州地热资源丰富,水量大、水质好,地域优势明显,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起步晚,能更好规划部署温泉产业。”杨德智表示。

据了解,天然地热温泉具有消毒、去疾、健肤之功效,有的温泉是既有饮用功效又有理疗效果。

森林温泉

黔西南州现已开发或正开发有兴义市车榔温泉、四季花城温泉、鲁屯温泉、兴仁市帝贝温泉、望谟县平洞温泉、贞丰三岔河温泉、普安县森林温泉、江西坡小镇温泉以及楼下自然出露温泉点等。从整体来看,该州开发的温泉点资源数量较少,但却有着更为宽广的开发空间。

兴仁帝贝温泉

对于下一步的开发,相关专业人士认为,黔西南州所处位置为贵州省的西南角,为相对独立的一个州市,不会与贵阳、铜仁、黔东南等地传统温泉名胜景区形成竞争,更加有利于打造独特的温泉景观。其境内的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双乳峰等风景名胜景区和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山地旅游文化,可与温泉资源融于一体,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温泉洗浴文化。同时,黔西南温泉起步晚,在规划部署中可以避免全省温泉过度娱乐化、综合利用差等问题,打造适合本州发展特色温泉产业。另外着手从建设品牌辨识度,提高温泉旅游从业人员素养和服务水平,增强温泉旅游体验,改变门票经济,做好科研工作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可做大做强当地温泉产业品牌,让来黔游客体验不一样的黔西南、不一样的民族风情、不一样的温泉康养文化。(多彩贵州网 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