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穩就業”:政協委員謀劃新型勞動關係藍圖

家政行業緊跟市場需求,帶來更多就業崗位。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苗露/攝

穩就業,居“六穩”工作之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政策”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並列為宏觀經濟政策工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就業的政策,我國連續六年保持每年增加1300萬人以上的就業規模。針對目前就業面臨的壓力以及未來就業政策目標導向話題,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撰寫了本組稿件,以饗讀者。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 潘曉娟

在今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會上,快遞小哥、外賣小哥、餐飲店阿姨等新經濟領域的職業群體代表首次亮相國慶群眾遊行隊伍,他們所在的行業通過創新創造帶來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興起挑戰傳統就業的背景下,這些行業帶來更多新的就業崗位,滿足市場的就業需求。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更是發展的前提

當下,結合國情就業就是最大的民生,抓住就業痛點,就能夠促進經濟的平衡快速發展。

“就業問題事關全局,牽一髮而動全身,關鍵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從就業的供給和需求兩端共同發力。”全國政協委員、原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日前舉辦的“有事漫商量”小型雙週協商座談會第四期會議上表示,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既是經濟發展的優先目標,又是民生福祉的首要基礎保障,要重點做好以下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應做強經濟,發揮經濟增長與就業的拉動作用,創造更多的崗位需求;另一方面,應增強勞動者的技能和競爭力,提高勞動力供給質量,強化配套保障體系建設,破解就業的結構性矛盾。

尚福林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從就業需求端來看,核心是大力發展經濟,深化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一是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傳統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技術升級改造,增強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二是正確看待產業轉移調整過程中帶來的現有崗位變動,積極配合利用新經濟共同發展、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重大區域戰略實施,在區域協調發展中有序引導產業轉移,創造就業崗位,解決就業矛盾。三是鼓勵發展共享經濟和平臺經濟等新經濟、新業態,探索拓展就業新模式。四是繼續發揮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吸納就業的主力軍作用,把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落到實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

“從就業供給端來看,關鍵是要抓好重點人群的就業問題,用好用足已經出臺的就業政策。”尚福林表示,為了穩定就業,還需要有針對性地研究重點群體的政策保障體系。

今年7月份,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專題調研組在黑龍江省開展調研,尚福林擔任調研組組長。結合這次調研實踐,尚福林談到,穩就業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密切相關。比如,在產業調整中,也要化解一部分“殭屍企業”,其重點和難點就是要解決人員安置問題。

新經濟業態催生更多就業模式

隨著科技與經濟的發展,機器人正在接手成千上萬的重複性勞動,替代許多低技能工作,就業替代的效率凸顯。但與此同時,科技也在創造機會,為新的就業變革鋪平道路,就業創造的效應要大於就業的替代效應,並催生就業變革的效應。

全國政協委員、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表示,今年面臨的經濟短期和長期性的不利因素疊加影響,對就業環境形成新的壓力。隨著技術的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會產生一些下崗轉崗甚至失業的現象。比如,隨著金融科技、保險科技的推廣運用,一些基層的營銷員工會被人工智能所替代,這對金融保險行業就業會產生影響。從監管層的角度考慮,要認真研究問題並採取一些有效措施,確保就業與金融市場的穩定,做好風險防範工作。

周延禮表示,當下尤其要搭建大數據平臺來監測就業市場,瞭解就業人員和企業用工的需求,利用互聯網技術廣開就業門路。此外,還需要通過全國的培訓網絡體系對待業和就業人員進行分層分類培訓,甚至提供一些需求信息來解決就業者的素質提升。對職業教育來說,需要加大教育結構的調整,做好職業教育特別是科技實操方面的專業培訓。

亟待構建新型勞動關係的保障制度

“當前,新的就業形態和多元化就業方式明顯增多,靈活就業以及非標準的勞動關係已成為就業的常態和趨勢。”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強調說,建設我國新型勞動關係的體系與制度已刻不容緩,應研究新型勞動關係的定義與內涵,並且構建新型勞動關係的保障制度。

在肖鋼看來,當前就業體系的規定都是依託於就業者是要受僱於同一個組織的,而新型勞動關係是不適應這個模式的。當下,一是要實施包容審慎的政策導向,營造寬鬆的創業就業環境,根據新型就業的特點調整現行勞動關係與勞務關係。二是加大對民營和中小型企業就業扶持力度。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降低小規模納稅人的稅務非常重要,這是扶持就業非常重要的措施。三是構建新型勞動者權益保護機制,統籌設計適應新型勞動關係的社保繳費辦法。四是完善勞動者技能培訓體系。要以企業和勞動者的需求為導向,採用線上和線下培訓相結合,加大對非重複性認知技能和社會行為技能的培訓,鼓勵探索建立個人職業培訓賬戶制度,完善第三方評估和監督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賈楠建議國家要大力宣傳勞動者光榮和工匠精神,要營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社會風氣。傳統產業自身也要加大對產品質量和品質的研發投入,注重對企業生產條件的改善,這也是吸引年輕人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