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祥鏡頭下的《七月與安生》:她愛他,他愛她,她愛她

《少年的你》爆火,接連幾天上微博熱搜,話題不斷。

曾國祥,是個擅長表達人類隱晦情緒的導演。

把那些內心深處,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剖出來,供人看個仔細,讓人看出似曾相識。

至於如何解讀,就看每個人對“情”一字的理解了。

記得我第一次聽說曾國祥,還在《七月與安生》的時候。

《七月與安生》的英文片名,取名為:“Soulmate”,直譯為靈魂伴侶。

當初看海報的時候,以為是晚間黃金八點檔裡,常見的修羅三角關係,充滿濃濃狗血的味道。

說實話,這種無聊的情情愛愛,我是不屑看的。

結果陰錯陽差下,被好友強行拉著看完。

我打臉,我承認,我喜歡曾國祥鏡頭下改編出的故事。

和絕大多數人解讀出的版本不太一樣

在世人眼裡,這是好姐妹為愛反目成仇,又最終和解的故事。

在我眼裡,是一個名叫安生的女孩,守護名為七月女孩一生的故事。

我欣賞那份始於友誼,高於友情的情誼。

安生說過,“愛七月的一切”。

即便七月做不到像她一樣愛她,即便七月也對她自己的自私感到失望。

然而,這些安生都理解,都試著去包容謙讓。

畢竟,人哪會不自私呢?

大概安生自己,也曾自私地想過,如果七月對蘇家明失望,是不是就能回到最初兩人快樂的時光。

人越是成長,就越該明白,人生不是所有事,都能與人分享的。

七月與安生之間的矛盾,實質上不在於一個蘇家明,而是兩個人付出的感情不對等。

一旦有外力介入,天平就無法再保持平衡。

就算沒有蘇家明,也會有其他的陳家明,張家明出現。

在兩個女生的靈魂深處,有著不可言說的共鳴,也就註定著,安生會認真愛上,每一個七月真心愛著的男人。

只因為,她愛著七月的一切,包括她愛的人。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比起千篇一律的情愛,曾國祥想表達的情感更高級。

關於七月:我從來就不是一個乖女孩

林七月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女孩,幾乎是所有人的共同認知。

她活像別人家的孩子,好好讀書,踏實工作,談一場牽牽手就能到白頭的戀愛。

媽媽說,女孩子要穩定點好,所以七月一直很乖很安靜。

循規蹈矩的唯一意外,就是結識了從不按理出牌、像風一樣的女子,李安生。

十三歲那年,安生的出現,把七月想做不敢做的事,統統帶著體會個遍。

好比,想砸消防報警器的,明明是安生,可最後鼓起勇氣下手的,卻是七月。

在沒有蘇家明出現的那三年,她們幾乎形影不離,不分彼此。

安生的家庭複雜,七月就把父母的愛分出去給她。

安生做出格的事,七月嘴上唸叨,行動上默許著。

七月,是世上第一個真心實意愛安生的人,這也成為往後七月在安生面前任性的理由。

為什麼七月這麼寵安生?

因為七月自己知道,安生就像另一個自己,寵著她,更像是寵著被壓抑的自己。

安生就像七月骨子裡,潛藏已久的躁動和叛逆,她替她完成,人生中許多個不可能。

七月是羨慕安生的,有安生在,彷彿自己就變得完整。

在她規劃的未來裡,全部都有安生在場,可偏生命運的捉弄,讓她弄丟了安生。

很多人以為,離不開七月的是安生,其實不然。

正因為知道安生離不開自己,所以七月才敢放肆讓安生流浪。

踩著安生影子,仗著安生喜歡,不讓李安生好好安生的,正是自私的七月。

魚和熊掌她都想要,又怕魚和熊掌都跑掉,那不如放魚自由,抓住熊掌。

反正,總有一天,魚會迴游到家的。

七月就是有這樣的自信。

在安生逃似的離開七月與家明,獨自漂泊流浪的那些年。

安生思念著七月,七月靠著對方的明信片而活。

每一封來信,七月都認真回覆,即便有些根本寄不出去。

七月總覺得,日子過成自己想要的,又感覺缺少許多滋味。

安生離開了,把她闖蕩世界的勇氣和興趣也一併帶走了。

按部就班的過日子,嚮往畢業就結婚的生活,她愛著蘇家明,又不見得愛得有多深沉。

歸根究底,七月想要的,不過是大家眼裡該有的,屬於女孩子的穩定生活。

直到夢醒了,明白蘇家明不愛自己,發現安生真的被逼走了。

她才明白,穩定的,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

媽媽說,女孩子不管走哪條路,都是會辛苦的。

於是,被自我束縛慣了的七月,開始想要自由。

可她是個乖乖女啊,馬上就要結婚了,如何要自由呢?

最後,她想出的方法是,暗地裡勸家明逃婚,也不當先放手的罪人。

七月想著,只有你逃了,我才有理由離開了。

從頭到尾,七月都是被愛慣壞的女孩,她其實不天真,不單純,她有小心機,愛裝乖。

假裝看不懂事實,迫使對方讓步。

唯一知道她真面目的,就是被她趕走的李安生。

所以啊,大著肚子的她,瞞過所有人去流浪,去走安生那幾年走過的路,觀沿途的風景,遇到差不多的路人,感受屬於安生的那份不羈。

最後,再大著肚子,找安生和解,沒想到,孩子活了下來,自己卻撒手人寰。

於她而言,人生最後的時光,無疑是快樂的,生下愛過的人的孩子,躺在愛著的人身旁。

七月真的是任性啊,卻意外讓人討厭不起來。

關於蘇家明:割捨不下心中紅白兩朵玫瑰

在某種層次上,蘇家明和七月太過相像,也就註定,會被安生吸引。

他們的人生太拘謹,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想過美滿的一生。

所以對安生這種“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活過27歲就去死”的想法,嚮往著,又膽怯著。

於是,他們就像飛蛾撲火般,不受控地向前撲。

蘇家明,就是個優柔寡斷的隱形渣男。

他愛著七月的乖巧,也偏心著安生的張揚不羈,私心想著能形成鐵三角的關係。

一個是戀人,一個是好友。

結果,一個成了心頭的硃砂痣,另一個,成了愛而不得的白月光。

就像張愛玲筆下寫的: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

無論他最後娶了誰,結局都不會圓滿。

蘇家明真正深愛的,是和七月在一起時的安生,是和安生在一起時的七月。

那個唯唯諾諾怕他走的七月,他談不上心動,唯有放不下的責任。

對於安生,他的想法更簡單,仰慕著像風一樣抓不住的女孩,心疼獨自闖天涯的女孩。

兩個人,他都愛,可他最愛的,還是他自己。

所以他送安生玉佛,讓人念念不忘,又顧及著七月情緒,躲躲藏藏。

明明下定決心,與安生說了再見,奔赴七月的婚約,卻又在七月許下放生宣言,果斷逃離。

你看這男人,看似深情,實際最是無情,誰都愛,也誰都不愛。

攪亂了一池春水,臨到頭,全身而退,不沾一片落花。

關於安生:七月就是我的家,有家的人才敢流浪

為什麼最後才寫安生?

因為女孩的情感太過複雜。

在七月與蘇家明的感情裡,她宛如破壞穩定的第三者。

明知家明對自己動心,也把男人讓給七月,卻帶著男人的玉佛好幾年。

這個舉動,成為七月眼裡揉不碎的細沙,惹得她嫉妒眼紅,選擇沉默忽略。

乍眼看來,安生不由自主地,愛上了蘇家明,為了友誼甘願成全,自動退出。

後面又瞞著七月纏著家明,成為他們之間梗著的一根刺,不疼卻難受。

你說安生真的愛家明,愛到忘乎所以嗎?

不是的,

經歷過太多場情情愛愛的安生,早就不是什麼懵懂無知,唯愛至上的女孩了。

她與家明糾纏不清的出發點,不過七月罷了。

就像得不到糖果的孩子,用不著調的方式,吸引對方關注,哪怕你是恨,我都在你心中存活。

七月是世上第一個主動愛安生的人。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安生決定這輩子不可以辜負七月,事事讓她,寵她。

自己租的第一套破房子,就滿心歡喜找七月來住,和七月承諾,以後會有錢,會給她買好多她喜歡的,自己的家就是七月的家。

那時候的她,不曾設想戀愛這回事,只想如何珍惜這段友誼到天長地久。

直到蘇家明出現,七月被搶走了,她感受到了寂寞的滋味。

又因為家明對自己的心動,她選擇逃離,成全七月的甜蜜愛情。

火車站離別前,七月與安生有一段對話:

七月:你愛他嗎?

安生:他挺合適的。

七月:那萬一有一天他不愛你了怎麼辦呀?

安生:我還有你呀,這是我們倆一起買的外套,這是你嫌小給我穿的衣服,還有這個是我們倆去超市抽獎中的,放心,我不會忘了你的。

安生:七月,如果你想讓我留下我就留下來。

可七月站著哭成淚人,也沒有開口央求對方留下,她的沉默告訴安生,我選擇的是蘇家明。

雖然安生知道自己贏不過家明,但是親耳聽到答案的時候,在車裡痛哭不止。

對於安生來說,北京說愛她的那個男人,永遠也比不上七月。

她給出的形容是:

他是除了你在這個世界上,第二個愛我的人

他給我唱歌,陪我吃飯,和我一起睡覺,唯一不如你的,就是沒有和我一起洗澡了。

安生自以為掩藏得很好,實際漏洞百出。

她到底更愛誰呢,傻瓜才看不出來。

安生在七月面前是自卑的。

沒錢沒文憑,居無定所,四處漂泊。

流浪了四年,逃了四年,最後忍不住寫信問七月:“我累了,我想回家。我可以回家了麼?”

最開心的時光,是沒有家明,和七月兩人出去旅遊的日子。

那段生活,她眼睛都閃耀著光。

可自卑如她,沒錢讓七月住酒店,就連吃飯都請不起。

寧願和隔壁桌拼酒,想憑自己的能力,讓七月享受晚餐。

可惜兩人不歡而散。

看不慣安生作踐卑微的模樣,七月口出惡言,而被戳傷自尊的安生,又用同樣難聽言語回擊。

過於熟悉彼此,自然知道什麼話說出口,對方最痛。

安生對七月的感情,遠遠比七月想象的要複雜得多。她喜歡著七月的喜歡,幻想著一生陪伴。

她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抱著這種心思的下場,是和七月越走越遠,直至成為不聯繫的陌生人。

其實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安生老是戴著家明的玉佛,真的是因為愛嗎?

我想,更多的,是想和七月有聯繫,即便是通過第三者,冥冥之中,她和七月就不曾走散。

又或許,幻想著,佛會給自己最想要的未來。

七月與安生,從來就不是對等的。

可安生甘之如飴。

安生是永遠等七月的人,只要七月願意回來。

所以七月大著肚子來看安生時,兩人關係正式破冰。

那一刻,安生是歡喜的,拒之千里之外的七月,總算是回來了。

關於玉佛,放下過去的七月也終於敢問。

七月:沒有玉佛,會不會覺得空蕩蕩。

安生回答不會,習慣了就好。

是啊,習慣失去你的日子,不知不覺活成你當年的樣子。

拘束的七月愛上流浪,張揚的安生變得安分,彼此都活成對方的模樣。

原以為時間將情誼沖淡,可下意識的舉動,都證明原來你我都記得這麼牢。

七月生孩子的時候,安生高興不已,說著以後就不結婚了,給孩子兩個媽。

她想好了未來,手裡也有了以前沒有的保障,只是她沒算到,七月會走,被死神帶走。

籤死亡通知書的時候,七月哭著說,我算你什麼家屬啊。

從那時候起,放蕩不羈的李安生徹底不見,剩下的,是那個代替七月活著的安生。

很多年後,安生化為筆名七月,把《七月與安生》寫成一本小說。

小說裡,七月沒有死,她只是出去流浪,指不定哪天就回來。

安生甚至瞞著家明,就好像不說出口,七月就真的沒有走。

安生寫著:

流浪的七月知道,某一天她回頭的時候,踩著自己影子的人,一定就是那個已經過上幸福生活的安生。

七月將一直在安生的故事裡活著,一直瀟灑地走下去。

該如何形容兩人之間的感情呢?

大概,就像安妮寶貝筆下寫的那句話:

“想在彼此的靈魂裡尋找一條通往世界的途徑。而這個進入的切口,只能是給予彼此的愛。我們在信裡寫,我愛你。就像對這個尚未展開旅途的世界說,我要出發。這種感情,現在看來,其實已經如同一場初戀。”

七月,你留下來吧。安生,你跟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