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美,叫極簡主義


恰到好處的淨,

妙到分毫的境,

極簡近乎禪,

可感受,不可語。

《道德經》中說:“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極簡主義也是這樣,與傳統經典不謀而合,以簡單到極致為追求,感官上簡約整潔,品味和思想上更為優雅。雖簡約,卻不簡單。



20世紀中期,從著名現代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的那句“less is more(少即是多)”開始,化繁為簡的美學設計理念,幾乎影響了我們生活的一切。從建築到時尚,從設計到攝影,再到包裹著我們生活的家居產品,“極簡即美”的背後,早已經不是一句口號那麼簡單。

極簡攝影


有人說:攝影,是做減法的藝術。減去不必要的元素,突出拍攝表達主體。就像中國畫,適當留白,也是一種境界。









極簡建築


西方教徒大都反對鋪張浪費、主張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們的教堂設計都力避裝飾,結構清晰,塑造出神聖、靜默、安寧的宗教氛圍。這實踐了盧斯一句名言:“裝飾就是罪惡。”

有時,往往最簡單的設計,最能一擊即中,直指人心!










極簡裝修


由於極簡風格的主色調以灰白黑等冷色調為主,因此還被人稱之為性冷淡裝修風。

但是對於極簡主義來說,真正的簡約是指通過減少物品以及雜亂的設計,從而讓自己有更多的精力來對待自己喜歡的事情,讓生活和慾望變得簡單。










極簡家居


極簡家居,為房間留一些空白,為生活留一些空白,人生則會少一些空白。









極簡設計


設計有時候也是在做減法,過多的堆積與繁複往往是敗筆,簡潔明瞭地傳遞它的核心作用才是王道。



















極簡生活


應該說,“極簡主義”最終植根於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無論古今中外,無論貧窮富有,“簡化慾望”都可以達到“簡化生活”的目的。中國古代莊子的淡泊、陶淵明的閒適都來自於此。他們的慾望有限,所以能滿足於最簡單的生活。一切都適時、適量,順應天道,不求過多,亦無需過多。

知足者長樂,內心簡化了,生活也就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