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遇见”莫斯科

城市的历史与特色

最直观的反映是建筑

建筑体现着城市的时代特征

更赋予城市独特的气质

在成都,古式建筑与现代高楼交相辉映

但很少有人注意

成都还有当年红极一时的苏式建筑

行走在成都街头

仿佛能“遇见”莫斯科

人民南路新华书店,建国后成都的第一座苏式建筑

苏式建筑,起源于前苏联。新中国建国伊始,在各个方面曾广泛借鉴前苏联。地处大西南的成都在当时承担大量工业的制造,不仅迎来了众多苏联专家,也建设了大量的苏联建筑。这些时代特征突出的建设成果还时不时让人眼前一亮或感慨万千,因为它们早已融入到了成都人的记忆中去。

成都理工大学苏式建筑群

图据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苏氏建筑群始建于1956年

主要由前苏联援建而成

并且在苏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

加入了中国古建筑元素

楼群共有8栋,分别是核工楼、测试楼

综合楼、理化楼、教学一楼、教学二楼

办公楼以及工程实验楼

图据成都理工大学

典型的苏式建筑的特点是:左右对称

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两边宽缓

教学楼设计成了典型的斜顶对称的苏氏小楼

一块块红砖安静地堆叠在一起

深红色的纹理透出浓浓的历史厚重感

图据成都理工大学

清晨或傍晚,是它们最迷人的时候

赤色日光洒在老楼身上

红砖黛瓦、古朴沉静

那斑驳的光影,仿佛上面印刻的历史记号

让它们更添几缕古韵

它们不华丽但有一股沉稳的气质

图据成都理工大学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

成都机车车辆厂厂部大楼

1955年3月,该楼由铁道部工厂设计事务所

照苏方图纸而建

中苏结合的风格使得建筑外观呈大气

古朴,屋顶为盖小青瓦的庑殿顶

墙体由青砖砌筑

接近墙基部分则以水磨石装饰表面

组图据@雨婷

这栋中苏合璧式的建筑现为中车置业办公楼

至今里里外外均保持着建成初期的原貌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北二路31号

红楼1956

1980年代的红楼

红楼1956,原名“莫斯科红楼”

即原成都量具刃具厂大楼

坐落于成都市二环路刃具立交旁

建于上世纪50年代

曾被誉为“成都最漂亮的建筑”

红楼坐东向西,为典型的中苏合璧式建筑

屋顶为宝瓶顶,乍一看上去

会让人不自觉联想到莫斯科红场恢弘的建筑

已有61年历史的她

记录了一代人的岁月与梦想

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沿革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三段5号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主楼

组图据@雨婷

1956年,仿照前苏联

“莫洛托夫动力学院”教学主楼而建

为成都市内体量较大的单体中苏合璧式建筑

至今仍为东城的地标式建筑

组图据@雨婷

这栋体量宏大、特色鲜明的主楼

六十多年后

最初的使用功能也一直沿用至今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八二信箱

82信箱可以说是建设路众多信箱中的代表

红色的建筑外观尤其引人注目

现在提起82

人们还会想到82信箱水饺、干海椒抄手

82信箱还有一批苏联专家楼

50年代,苏联专家援华

为了安置这些专家

55年在这里修建了两幢楼房

给苏联专家居住

这些房子以苏式为主

也有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屋脊上有飞檐,房顶覆青瓦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一环路东二段11号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第一理科楼

图据@雨婷

上世纪50年代建成

体现了中苏合璧式建筑的稳重风格

在川大校园内大片传统复兴式建筑中

显得尤为特别

建筑整体呈半围合形

平面呈素食简直典型的结构:主体长

两边的副楼垂直于主体,主体稍微凸出

图据@雨婷

入口部分作重点处理

采用了柱廊式入口形式

其至今仍作为川大学子的教学、研究场地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51号

四川科技馆

1969年,四川科技馆建成

其平面被设计为“忠”字形

在忠字的中心是一座20米高的毛泽东塑像

这栋建筑与那些体验设备

陪伴了成都少年们的成长

除此以外

毗邻天府广场的原成都市政府办公楼

便是成都市苏式建筑的代表之作

墙身简洁而精美的浮雕、内敛的斗篷式房顶

在如今依旧如新

据资料记载,此办公楼于1956年建成

曾作为成都市政府办公的场所

堪称成都历史变迁的一个见证者

2010年成都市政府南迁

原成都市政府办公楼也转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和市人民政府外事办使用

古老的建筑开始以新的身份发挥新的历史作用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中路1段16号

朱静霞 摄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

是原中共成都市委办公楼群

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的建设与发展

朱静霞 摄

掩映于茂盛植被中的古楼

正面的大红漆柱让整个古楼显得庄严肃穆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羊市街19号

原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办公楼

高校里的老建筑,一半在历史

一半在人文,红墙、白窗、大理石门框

原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办公楼

位于金牛区花牌坊街2号

这栋恢宏而凝重的老学堂

历经半个世纪的风云后依然挺立

作为一幢典型苏式风格的四层建筑

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它

同样也是那个年代成都仿苏式建筑的代表之一

兼具历史文化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

它秉承了苏式建筑中轴对称的范式

没有过多的精雕细琢

漫墙的爬山虎在记录着这座古建筑年轮的同时

也为这所高等学堂增添了几分神圣感

作为成都工业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办公用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花牌坊街2号

建筑是城市发展的见证

也是城市气质的象征

富有年代感的苏式建筑

无声地诉说着老成都过去的故事

这些苏式建筑你见过几个?

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吗?

和小微分享一下吧

综合:新华网四川、成都理工大学、一筑一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