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寿及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受全国社科联表彰

近日,全国社科联第二十次学会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上,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获得“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荣获“全国社科联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称号。

据介绍,全国社科联第二次学会工作会议共表彰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的144个先进社会组织和145名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以进一步激发广大社科工作者的助攻性和创造性,提升社科联组织的榜样引领作用。其中,甘肃获得先进社会组织的有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甘肃省审计学会等5家学会,获得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的有徐兆寿、高启安等5位学会负责人。据悉,甘肃既获组织奖又获个人奖的仅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一家。

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为全省性学术团体,由全省从事当代文学教学、研究、评论、编辑等工作的专业人员自愿组成,秘书处设在西北师范大学相关学院。本团体下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委员会、少数民族文学专业委员会及文化企业专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第一任会长为季成家,第二任会长为彭金山,徐兆寿为第三任会长。自2015年6月换届以来,在新任会长徐兆寿的带领下,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

首先,学会与甘肃各高校合作,大力开展文学交流活动。近些年来,学会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政法大学、兰州文理学院等单位的相关学院合作,共同开展了“文化名人进校园”和“重返经典电视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先后邀请莫言、贾平凹、舒婷、雷达、朱大可、李敬泽、刘震云、陈平原、陈思和、陈晓明、白烨、陈传席、程光炜、阎晶明、施战军、邱华栋、王尧、刘勇、朱国华、王彬彬、张清华、郜元宝、刘俐俐、孙惠芬、厉震林、张柠、晓航、刘琼、何平、张莉、房伟等100多位全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走进甘肃高校。这些活动持续了近六年,在西部文化界产生重大影响,在全国文学界也有很大反响。

其次,学会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展文学与文化交流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近年来,学会参与策划或组织“金城讲堂”、“凉州讲堂”、“丝路讲堂”等甘肃知名文化品牌活动,助力地方本土文化建设。先后邀请莫言、贾平凹、王蒙、雷达、余华、苏童、欧阳江河、翟永明、李敬泽、王立群、鲍鹏山、郦波等50多位著名作家、知名学者到陇上讲学,发挥文化名片效应,为进一步活跃甘肃的文化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

再次,学会积极举办各种文学论坛,提升本土文学创作与研究水平。2015年以来,学会专门组织举办了20多场高端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雷达、李敬泽、朱大可、贾平凹等名家以及本土作家王登渤、叶舟、弋舟、牛庆国、李学辉等人的最新作品进行专题研讨,既增进了学术交流,也向全国推介了本土作家,为甘肃文学创作与研究增添了活力。

最后,学会举办了会员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奖活动,组织编辑出版(第一辑)“陇军崛起丛书”,创办了会刊《当代文艺评论》,举办了省内外作家的作品研讨会等。

【延伸阅读】

徐兆寿,1968年生,甘肃凉州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全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首批荣誉作家。《当代文艺评论》主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1988年开始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评论等作品,共计500多万字。长篇小说有《非常日记》《荒原问道》《鸠摩罗什》等8部,诗集有《那古老大海的浪花啊》《麦穗之歌》等3部,学术著作有《文学的扎撒》、《精神高原》、《人学的困境与超越》等20部,获“全国畅销书奖”、“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十多项奖,在《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小说评论》、《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表文学评论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