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這家 Hermès 旗下的中國品牌已經走過 10 年了

2009 年,設計師蔣瓊耳和法國 Hermès 集團共同創立了「上下」,作為 Hermès 的姐妹品牌,「上下」在誕生之初就備受關注。放眼整個行業,無論是品牌誕生的背景還是所透露的氣質,「上下」都是非常獨特的存在。今年品牌迎來了創立 10 週年的特殊節點,為此「上下」特別籌劃了回顧展,集中展出了在過去 10 年的一系列研發成果,用蔣瓊耳的話說這是“10 年階段性的成果彙報”。繼上海之後,這場慶生活動也來到了北京,我們藉著這一時機和大家聊聊「上下」。

北京啟皓「上下」藝術空間

閒庭信步,「上下」走過了 10 年

在創立「上下」之前,蔣瓊耳曾為 Hermès 設計過櫥窗。對於手工藝的重視,以及希望把一項工藝做到極致的態度,讓雙方一拍即合,於是促成了「上下」的誕生。如今原 Hermès 全球 CEO Patrick Thomas 在「上下」擔任主席。

原 Hermès 全球 CEO、現任「上下」主席的 Patrick Thomas(左)和蔣瓊耳(右)

較之於外界對於「上下」奢侈品牌的定位,「上下」給自己的定位是“當代東方雅緻生活品牌”。東方文化是品牌的根基,更確切地來說,漢代的服飾、宋代的器物和明代的傢俱是設計師所鍾愛的,以此為土壤,蔣瓊耳用當代的設計語言詮釋東方文化,塑造了「上下」雅緻的風格。

目前「上下」的產品類別涵蓋了傢俱、家居用品、服裝、皮具、首飾、配飾以及與茶有關的物品,品牌已經在包括上海、北京、巴黎和深圳在內的眾多城市開設了共 13 家零售空間。其中北京和巴黎的零售空間以及位於上海的“「上下」之家”都是由隈研吾設計的。

隈研吾設計的「上下」之家

中國傳統文化是「上下」靈感的源泉,其中一大核心是傳統手工藝。在歐洲許多國家,傳統手工藝擁有成熟完整的產業鏈,眾多頂級奢侈品牌也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些財力雄厚的集團也非常重視收購手工坊。而目前國內傳統手工藝的現狀則是比較零散,不僅缺少完整的產業鏈,工藝的傳承和創新也缺少驅動力。

在過去 10 年裡,傳統手工藝是「上下」格外關注的環節。在「上下」,先有工藝再有設計。品牌有專門的團隊去研究手工藝,尋找作坊,再針對新的工藝開發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對傳統工藝進行創新。

我們以「上下」產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橋”系列竹絲扣瓷茶具為例來看,傳統的單根竹絲編織工藝只能製成平面的瓷胎竹編,「上下」通過創新打造了“雙線交叉走絲”的立體編織工藝,令竹編和白瓷彷彿渾然一體。編織所用的竹絲非常纖細,一截竹片要分成 20 多層,每根竹絲不足半毫米,一個小茶杯需要編 3 天,茶壺則要用上十多天的時間。

“橋”系列竹絲扣瓷茶具

除了竹絲扣瓷之外,過去 10 年「上下」已經建立起了包括竹絲鑲嵌、羊絨氈、薄胎瓷、木作傢俱、碳纖維傢俱等在內的經典工藝體系。「上下」將原本已經在博物館幾乎“停止呼吸”的傳統手工藝請出來,用當代設計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在這個過程中,「上下」以精湛的手工藝塑造了既擁有東方氣質又符合當代審美的作品,這些設計又作為東方當代美學的典範重新“回到”了博物館。在過去的 10 年裡,「上下」有 10 餘件設計被大英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法國裝飾藝術博物館等世界級博物館收藏。

被大英博物館永久收藏的“如園”圓形紅金斑漆皮漆天地蓋盒

被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納入永久收藏的“攬月”竹編包袋

使用竹絲鑲嵌工藝製成的“過雲”修竹清雅空間,這款作品在 2016 年被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

除了作品被頂級博物館收藏外,「上下」也在過去 10 年收穫了眾多獎項——“大天地”系列碳纖維椅榮獲 EDIDA 國際設計大獎“最佳座椅設計”大獎、“橋”茶具系列獲 EDIDA 國際設計大獎最佳餐具設計獎……

與此同時,「上下」也致力於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過去幾年裡品牌曾多次舉辦作品和工藝展,包括 2013 年在巴黎舉辦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展,2014 年在法國國家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辦的中國藝術珍品展,同年又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展覽……2018 年“「上下」學堂”開課,品牌藉由這種方式與顧客分享如何將器物融入生活。

2013 年 9 月「上下」在巴黎舉辦了一場中國傳統手工藝展

2014 年 1 月「上下」在法國國家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辦的中國藝術珍品展

2014 年 5 月「上下」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展覽

2014 年 6 月「上下」在法國外交部花園舉辦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及當代設計展

2014 年 10 月「上下」在上海新天地舉辦“中法手工藝極致對話”展

2014 年 10 月「上下」參加佳士得拍賣,20 件作品全部拍出

以一場當代設計珍藏回顧展為 10 年做一個小結

10 月 28 日,「上下」十週年慶暨當代設計珍藏回顧展在北京啟皓空間開幕。在這次展覽中,「上下」展示了被全球多家博物館永久收藏的部分作品,以及與這些博物館典藏品同系列的產品,我們挑選了部分重磅產品一一來聊。

首先是我們前面介紹過的“橋”系列竹絲扣瓷茶具,這一套在 2016 年就已經被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如今“橋”系列的產品類別也非常豐富,除了茶具外還有各類花器。

薄胎瓷製品也是「上下」非常有代表性的產品,這一系列產品採用了傳統的薄胎瓷工藝,設計上則更加簡約大氣,一個特點是尺寸更大,這對於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品率僅有 1%。其中一款“天籟”薄胎瓷大碗在 2016 年被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大英博物館在 2017 年永久收藏了「上下」“如園”圓形紅金斑漆皮漆天地蓋盒——由黑檀木製胎,漆蓋為紅金犀皮,盒蓋中央飾有太湖石形狀的南紅瑪瑙,盒身的製作由徽州漆器髹飾技藝非遺傳承人甘而可完成,耗時 18 個月。這次展覽現場也有展出多款犀皮漆作品。

另外人氣很高的“攬月”系列中有一款竹編手袋在今年被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納入永久收藏。“攬月”系列手袋誕生於 2014 年,它的靈感來自竹籃,通過模仿江南緙絲的方式用皮革編織出如同竹籃一般的肌理,風格低調質樸,同時手感又非常出眾。

在傳承傳統工藝的過程中,「上下」展示出了非常開放的態度,以碳纖維製成的傢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上下」用碳纖維材料重塑了“大天地”系列傢俱,除了材質上的創新,款式設計中一方面保留了核心的榫卯結構,另一方面做減法,賦予了傳統明式傢俱更簡約輕盈的外觀。

正如「上下」一貫的風格,這次的 10 週年慶祝活動以多種形式呈現了品牌的生活美學,除了通過展覽回顧過去 10 年所創作的代表性作品外,品牌還特別在璞瑄酒店打造了一間套房,套房的設計圍繞“家”的概念展開,其中的每一個物件都擁有情感,創作者“寄情於物”,使用者“情由物生”,這些擁有情感的物件代代相傳,成為一個家庭美好回憶的載體。

房間裡所有的傢俱和家居用品、成衣和配飾都是「上下」的作品。以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向參觀者展示了品牌獨特的東方當代美學生活方式。

璞瑄酒店的「上下」之家

另外,「上下」在日前全新推出了 6 款空間產品,包括“茶韻”、“清影”、“過雲”、“竹錦”等不同風格的空間,每個空間都透露著雅緻的東方格調,這一系列是可以進行定製的,顧客可以根據各自的喜好挑選材質和內部陳設的產品,主要可以用作茶室、書房等。這是一組非常體現「上下」氣質的產品,讓大家可以在住所中打造一方充滿儀式感的空間。在寶格麗套房中,「上下」展出了這個系列產品的模型。

慶典期間,「上下」安排了多場“「上下」學堂”活動,包括“茶事藝術”專題課程和精油課等。同時請來了“京城三帥”——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國家一級演員楊少彭、國家一級演員翁佳慧和國家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張浩洋獻上戲曲表演。「上下」藉由 10 週年慶祝活動,為消費者帶來了多元化的文化體驗。對於「上下」而言,它所呈現的不僅僅是當代東方美學的設計,它代表的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上下」學堂之茶課

「上下」學堂之精油課

體驗竹刻工藝

中國風一直都是很多國內和國外設計師熱衷於表達的主題,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其中絕大多數的設計都是對於東方元素的標籤化運用,和時代完全脫節的設計語言,讓許多中國風產品如同戲服一般,這也令中國風被侷限在了一個非常狹小的圈子裡,而無法進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上下」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做的不是中國元素的具象表達,而是東方氣質的抽象呈現——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再經由當代的設計手法對其進行重塑,以此打造出了在當下具有生命力的東方美學設計。

在這個行業主要有兩類品牌,一類是市場導向的品牌,它們通過快速響應市場的熱點和趨勢來實現發展;還有一類品牌則更專注於自身,就像喬布斯說的,很多時候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當品牌拿出自己的產品來,消費者會發現“這就是我要的東西”。「上下」顯然是後者。如今“中國創造”和“中國製造”成為了熱點,而相信細水長流的「上下」已經在這條路上堅持走了 10 年。它用 10 年的時間創造了一眾可以代表這個時代東方美學的設計,也塑造了當代東方雅緻生活方式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