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一把剪刀创作奥运发型受关注,爱心公益为上千人服务


#自拍我的故事#大家好,我叫管金和,今年55岁,我的家乡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石铺乡,我20岁时离开了老家农村,去城市里谋生,现在在芜湖市一家高校校园从事美发工作,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我曾经用一把剪刀创作出“奥运头”发型备受关注,而后我投身公益为上千老人、困难残疾人士爱心服务被人们欢迎点赞!


我家里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大姐比我大20多岁,哥哥也比我年长10多岁,我父亲当时是一个在农村从事盖板活的手艺人,他和母亲一边种田,一边靠干些临工来养活我们全家人,我20岁前的人生都是在老家农村度过的,对着家乡的泥土地我有着深深的眷念,到现在一回村里,我还会常常去赤脚下地,在田间推着拖拉机干一会儿农活我才舒心快乐!
我初中毕业,在20岁时,我离开了老家农村,去往城市谋生,经家里的亲戚介绍,先一开始从事简单的水电、疏通下水道等杂工活,后来为了学习一门长期的手艺活,我拜师学艺,正式开始从事美发工作,这一干就是30多年,这是我当时和我的师父张老师、师妹的合影老照片。

当时我学理发,悟性还是蛮高的,在和师父学习一年后,我就出师了,但后来我又和师父在一起干了6年多时间,1993年,我离开师父独自创业在校园里承包开了一家美发店,因为我手艺不错,待客热情周到,生意一直不错,我也多次参加芜湖市里举办的美发美容比赛,后来,我还担任上了芜湖市美发美容大赛的评委嘉宾。
当时不少女士最爱编发、盘发吹这各式各样的造型,这可难不倒我,我工作起来比较认真细致,平时也爱思考琢磨,我会依据顾客的脸型设计出适合她们的发型,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来找我为她们做头发,做完发型后大家都很满意。
我靠自己的双手努力与拼搏在城市里终于站稳了脚跟,买房安家结婚,老婆为我先后生下了两个宝贝千金,这是当时刚刚生小女儿时照的全家福照片,看来以后我老了,是一定会有酒喝了。
在我从事美发工作中,最出彩的是设计这个“奥运头”发型,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我就想能不能利用自己的理发技艺,做一个创新的主题发型出来,当时的徒弟小何也非常支持我这个师父的想法,从设计发型到最终完成创作,我们一共用去了28天的时间,这“奥运头发型”上有“奥运火炬、北京奥运会图案、奥运五环,还有2008北京欢迎你”的字样,剪、刮、漂、染发等传统与现代的美发技艺和时尚艺术在这头上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奥运工程”从头做起,这一“奥运头”新发型一经推出,就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位摄影师当时来拍的照片还登上了《广州日报》等国内不少报纸的版面,记得北京奥运火炬在2008年5月份来我们芜湖传递时,很多市民还跟着理了“奥运头”的徒弟小何一起奔跑,当时的我44岁,身为理发师的我为此特别地骄傲与自豪!

我一直认为是母亲从小给我养成了认真执着与真诚善良的品德性格,我在城市扎下脚后,母亲老人家经常来我这儿玩,我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无私,其实祖国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伟大的母亲,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时,我免费给大家理发一天,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时,我免费给大家理发一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我也免费给大家理发一天,我这样做,只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祖国母亲的一份喜悦之情。
这是去年我大女儿出嫁婚礼上,我将女儿的手交给女婿的一瞬间,对于家与国,男人一定要有一份坚定的责任担当才行!
在我做理发的这30多年时间里,我还经常去敬老院,为那里的老人和困难残疾人朋友免费公益理发,每次去都至少要理20多人,迄今为止,我已经为社会上的几千位老人和困难残疾人朋友奉献爱心公益理发了。
为那些不方便出门的老人们免费理发,与他们在一起开心地聊天拉家常,我的心里会感到十分的愉悦与幸福。正如我在敬老院看到的一副宣传语所言:小的时候您养我,老的时候我养您!
我也经常走进医院的病房,为那里卧病在床的老人们、残疾人士们做爱心理发免费服务,当我看到自己特别用心为他们做出来整洁美丽的发型后,我更是内心感受到特别的充实与开心快乐!
在公益活动中,我不仅仅爱心理发,我还经常去现场为人们公益表演唱歌与黄梅戏,将一份欢笑与喜悦带去给他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一份志愿者精神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与行动中。
我现在的理发店开在一所高校的校园里,“免费为特困生理发”,这也是我经常去做的一项爱心公益活动,希望能让那些远离家乡的贫困学子们能感受到一份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情系社会 关爱老人”、“公益慈善奖”等这些一份份社会给我的荣誉,不仅是对我的褒奖,更是一份激励我继续为公益爱心前进的动力!
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普通人,现在在从事的是一份社会最平凡的理发师工作,认真干好工作,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心怀感恩、快乐助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更是快乐了自己,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继续这样努力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