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俊閔,金敬道等人的控球方式,是拖慢魯能二次進攻速度的原因

二次進攻與連續進攻是不一樣的,二次進攻是斷球成功後不經過組織,直接發動進攻,連續進攻是斷球成功後,通過傳遞有組織的發動進攻。

山東魯能的進攻有哪些不足呢?二次進攻往往轉成為連續進攻。話說足球運動是一項易守難攻的運動項目,當一方的防守落位以後,再想要打破其密集防守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此在本方斷球成功後,趁著對手由攻轉守,防守球員沒有落位時打出快攻,進攻的難度相對小一些。具體到山東魯能,李霄鵬一直堅持主動防守反擊戰術,中前場的高位逼搶力度非常大,每場比賽都有成功搶斷,但是球隊的二次進攻幾乎沒有,大多數二次進攻最終都轉換成了連續進攻,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個人觀點,魯能球員搶斷成功後喜歡把球控制在腳下,觀察好隊友的位置後,再通過傳遞來組織進攻,是主要原因。比如蒿俊閔,金敬道,他們就習慣性的帶球走幾步然後出球,這顯然會拖慢魯能的進攻速度,快攻打不出來,二次進攻就變成了連續進攻。

只要能進球,管他是二次進攻還是連續進攻,肯定會有球迷這樣說。其實,中超與英超,西甲,乃至與日韓聯賽相比,比賽節奏慢就是咱們的缺點之一。把二次進攻打成連續進攻,就是攻防轉換慢,比賽節奏慢的具體表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球員固有的踢球習慣,這是從小養成的。個人以前發表過一篇關於魯能青訓的文章,對魯能球員在進攻結束後往回走的現象進行了批評,正確的做法是,球員應該倒退著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魯能的多支梯隊都存在這種情況,而且還都是外教帶隊的,真的不明白為何還會出現這種問題。二是日常訓練,李霄鵬沒有設計出固定的進攻套路,並在訓練中反覆訓練,直到球員形成下意識的配合。國內球員確實存在技術,意識方面的問題,因此解決二次進攻效率的實用辦法是,反覆練習固定的進攻套路。

每支中超球隊的球迷當中都有噴子,只要不符合他心意的觀點,不管你說的對不對就直接開罵。我想問一下魯蜜,本文是不是善意的批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