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盪口古鎮,素有“小蘇州”之美譽,人少乾淨消費低

作為黃河以北的北方人,曾在年紀輕時,嚮往著江南水鄉的溫潤與柔情。這個埋了多年的種子,終於在前幾年獨自旅行的時候,浸潤了那片土地的雨露。什麼樣的古鎮才是江南古色古香的?有人會說以明清花園成名的蘇州同裡或者是這幾年名聲正旺的烏鎮,但是去過的人都會說這兩個古鎮早已充滿了喧囂的商業氣息。可能無錫鵝湖鎮的盪口古鎮,還保留著原始的江南水鄉之味。


盪口古鎮位於無錫、蘇州、常熟三地交界,素有“小蘇州”、“銀盪口”之美譽。這裡河道縱橫、湖蕩密佈,小橋流水、環境優雅。盪口緊靠著溝通太湖與長江的望虞河,與陽澄湖水域近在咫尺,依偎最緊的自然是鵝湖和蠡湖。鵝湖也稱“鵝肫蕩”,因其水域形狀很像一隻鵝肫而得名。盪口就處在這些水系與鵝湖的交匯處。在以水運為主的古代,湖河交匯之地交通最為便利,很容易聚集成市,盪口由此而熱鬧繁盛起來。至明末清初,盪口已經擁有了4000多家住戶,儼然一個繁華大鎮。

​一條靜靜流淌而悠長的小河,從古鎮穿流而過,在陽光的照耀下,水面泛起點點星光。白牆黑瓦,大紅燈籠,一座座拱橋,一級級石階,一艘艘小船都是這裡的主打元素。一幅古韻悠悠的江南水鄉風情展現在你視野。這裡沒有無錫太湖黿頭渚的名氣響亮,更沒有周莊、烏鎮古鎮的繁華與喧鬧,而是多了幾份寂靜,在稀稀朗朗的人群中略顯荒涼和安逸,反而讓遊客多了幾份沉思和悠閒,這也是盪口給我獨有的味道吧!猶如走進了杜牧的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華氏義莊是江南地區至今保存最為完整,最大的義莊之一,始建於清乾隆七年。現存房屋四進,佔地面積約2500㎡。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為隔河照壁、碼頭及場地、八字照牆、門廳、轎廳、正廳(詒谷堂)和後廳。西路由北往南是倉廒、西花園和典當行。在義莊博物館,可以看到華氏族興盛而不忘鄉里的歷史,特別是關於類似社會公益性機構的運菅、管理和發展,令人歎為觀止,為當今我國慈善事業的良性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鑑模式。

關帝廟,坐落於義盛橋北址。原名義盛庵,由舉人華祖勤始建於明萬曆年間,隨後更名為漢壽亭侯廟(即關帝廟)。上世紀八十年代毀於火,本次修復建築面積900㎡,廟內設伽藍殿和三聖殿。伽藍殿內供奉關公,關平與周倉為其左右脅侍。三聖殿內供奉的是藥師佛、日光和月光菩薩。

水道旁佈滿了精緻可人的咖啡店、小茶館。來這裡就是體會慢生活的,不趕時間不走馬觀花,逛一逛,拍拍照,吃點小吃,喝杯茶,看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