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装扮瓦屋 最美色彩桌山

孟君

远看山,近看水,四季鲜明,映入眼帘的景却是如此各有风情。瓦屋山原始古朴,山奇、水美、林幽、景异,深秋里的瓦屋山更是一座披着彩装,包裹在云雾里的隐世桌山。

“万树红叶醉金秋”,深秋时节,山里的气候温润,阳光霁雨“平分秋色”,静雅宜人。霏霏细雨将瓦屋山洗染得分外清新,青衣江宛如缎带,环绕青山,缠绵深情;雅女湖恰似一块镶嵌在瓦屋山上的翡翠,轻灵剔透,美不胜收。漫步林间,古木苍郁径道悠远。我们坐在瓦屋山遮天古树下,品一杯瓦屋甘露,两腋清风,赏青山古木葱茏,听道人谈古论今。茶汤明亮,入口醇香,品而不忘,倾听潺潺琴韵,泛出缕缕清音,古筝琴声委婉动人,直淌心间……

都说胡杨林之秋美不胜收,但秋天的瓦屋山,披红挂彩,层林尽染。银杏、槭叶、合欢,金黄、橘红、深红,如织如染,灿若锦缎,逍遥坪的红叶林最盛。鹅耳槭树,不仅红得好看,还发出醉人的香味,让人流连忘反。左手握金秋,右手赏红叶,中间安放着桌山秋景,相得益彰,美轮美奂。

物竞天择,花树选择了它们适生的高地。放眼瓦屋林海,铁杉根根笔直,即便被风雪冰霜折腰,也傲然挺立执剑苍天,充满了刚正不阿的英雄侠气。假如你春天造访,林中一丛丛杜鹃枝繁叶绿,不乏柔情,也溢满着高雅脱俗之灵气,与竹树泉石簇拥,与云雾雨雪共舞,年复一年绽放生命轮回的精彩,铁杉杜鹃或许就是桌山山魂的一个外在。

千年古树、庄严古寺,青苔染石阶,古木树风华……不知不觉脚下的步履渐渐轻盈,这份人与自然的融洽,隔绝城市喧嚣的静谧,仿佛让人置身仙境一般,又如畅游在五颜六色的画中,生怕脚步重了惊扰了美妙的梦境。苏轼来了,苏轼写道:“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陆游来了,陆游赞道:“山横瓦屋破云出,水至牂牁裂地来”;何绍基来了,何绍基咏叹:“巴蜀风光,峨眉十之三,瓦屋得六七”……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奔着瓦屋山的美景,营造了瓦屋山的文化。“风气遒上,旁若无人,飞如高座道人……”便说的是桌山有人气,更有文化气。

“各分秋色景怡人,瓦屋山风景独好”。趁着秋高气爽,邀三五好友,走进瓦屋山,总会让你喜欢上桌山深秋的风里,踩着林间厚厚的落叶闲庭信步,迎风,行走,嬉戏,奔跑。林荫丛中一缕阳光倾斜而下,一肩长发,一袭红装,转身回眸,一笑解千愁,这是何等的诗情画意?佛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凡心净,即是净土。”所有的遇见,能多一份澄清,未尝不是一种欢喜。如果你选择秋季走进瓦屋山,这份别样的遇见,定会带给你一份惊喜中的小确幸。脚下的松软,让心也跟着柔软,缓慢,安心,让你不需此行,无怨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