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戴维斯的华丽,当今大个子的定义

在奥拉朱旺那个时代,可以说是中锋最辉煌的时期。

奥尼尔像野兽一样,完美的将身体和技术结合在一起;穆托姆博修身的身材,是传统中锋最理想的模版;尤因,最好的防守者之一,善于肉搏的斗士;罗宾逊,攻防一体的海军上将,其速度和反应能力都是顶尖的。

但是,大梦却总能在面对这些巨人时占据优势,因为其并不局限于用内线的技巧去统治禁区,还兼备组织和射手的角色去支配比赛。

比方说他在碰到比自己壮的内线,把他拉出禁区利用跳投或者突破解决,还能够给小个子创造空切的机会;碰到比自己灵巧的大个子时,提前利用身体要到很深的位置进行背打,去油漆区造杀伤。正可谓比他敦实的没有他矫健,比他矫健的没有他强悍,对位时总能发挥出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上演一幕幕精彩的步伐。

因此,如果说那个年代是中锋最为辉煌的岁月的话,那么奥拉朱旺就是其中最最耀眼的存在,因为他打球不止好看,更能赢球!

但是,由于规则的变更,这样的风景在近些年来已然不再常见。

原因一是hand-check的修改,不再允许防守者对外线持球队员过多的手上动作,让那些擅长起速冲击篮筐的家伙如鱼得水。由于防守者先天性处于劣势地位,不可避免的忌惮于过多的身体接触,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犯规,这就给了进攻方更多的投篮或摆脱空间,客观的提高了如今球星的外线命中率。

因规则更加有利于突破手,故教练们开始改变球场上的战术重心,球权更多的向外线球员倾斜,这无疑是降低了内线巨兽们的存在感,但也掀起了“四大分位”的崛起。再等到水花兄弟席卷江湖时,小球时代的到来可以称得上是攻击型后卫最为疯狂的季节。

原因二是联防规则的变更,可谓是对于大个子的“会心一击”。

首先是防守三秒的出现,内线的怪兽们不再是无法阻挡,否则博班真乃当代擎天柱,一直呆在篮下就完事了。参考塞尔维亚打新西兰的热身赛,博班只要往里面一坐,队友把球往他控制区域一传,那是真的防不了。

其次是允许任何形式的防守,特别是允许对于非触球球员的二对一防守,大大限制了长人们在内线的威胁。要知道球员想在罚球线以内轻松的投篮,卡位是第一要素,无法接近篮筐的话威胁性自然大打折扣。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如今的长人们逐渐远离战术的终结点,更多的是定义为机动性更强的内线防守者和吃饼机器。

比方说,小乔丹和卡佩拉,球队不需要他们自身有多少进攻能力,只需要其出色的横移能力去保护禁区即可,在进攻端则更多的依靠挡拆后的吃饼和二次篮板来得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大个子就会被淘汰,或是沦为“工具人”。相反的,规则的修改让长人们更加能够放飞天性,不再是局限在油漆区作业,更加往外线运动。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大梦,因为他是从尼日利亚来的,直到17岁才接触篮球,所以对于球场上的角色定位没有概念。这样的经历虽然影响到了他的起步时间,但也让其对于篮球有着不一样的见解,在学习打球的过程中俨然是一个“杂食动物”,无论是内线脚步还是后卫控球都有推敲,这才成就了日后的大梦。

同理,如今的大个子想要重振大旗,得学会十八般武艺才是。

就像我们的浓眉哥,不仅有着43.2%的背身成功率(命中率在超过200次出手的球员里仍能排在第8),还有着44.8%的跳投命中率命中率和64.6%的二次进攻成功率(超过100次出手的球员里占据前五席位的命中率)。

无论是空切后顺下的暴扣,还是强侧单挑后的欧洲步上篮,或者挡拆外弹后的三分,亦或是流畅的背身脚步,安东尼·戴维斯都在向我们展示当今大个子球星的风采,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媒体总是把浓眉哥的实力排在联盟那么靠前位置的原因。

因此在下可以这么说,“小球不会淘汰大个子,但可能会淘汰掉我们传统上对位置的概念。”

毕竟篮球始终是长人的运动,而小球只能逼迫你去进化,去变得全面!他逼迫那些慢吞吞的大中锋成为球队进攻的配角,而其他能跑能跳的依旧快活!

今后球员培养的方向也会以AD为标杆,像国王的马文·巴格利和灰熊的贾伦·杰克逊,他们在夏天的训练就兼顾着内外线技术的均衡,向着更加全能的方向发展。

相信若干年后的西部会是另一种兴旺的景象,而那句“未来是你们的”也将从浓眉的口中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