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格斯經濟形勢分析月報|預測10月GDP同比增速約5.9%

蒙格斯智庫是國內首家致力於中國宏觀經濟拐點研究和風險研究的獨立智庫機構,通過對宏觀經濟,金融,法律,風險等領域開展基於數據和量化模型的研究和探索,意在找到國民經濟生活中,能夠保障經濟金融長期穩定發展的各類拐點即邊界,為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和企業經營諫言。歡迎搜索關注“蒙格斯報告”微信公眾號。

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與上期專欄《蒙格斯經濟監測月報|預測9月GDP增速將跌破6%》預測基本一致。10月模型預測GDP增速又有所下降,同比增長5.9%,仍然低於6%關口,而GDP平減指數跟隨PPI繼續走低,10月預計約0.5%左右,通縮情況沒有因為肉價飆升而改變,因此名義GDP下降情況會更嚴重。

需求方面,必須消費品託底經濟的作用明顯,但今年後半場消費拉動作用的提升乏力。而投資方面,基建託而不舉、製造業託不起來、房地產則拖不住地保持高位,導致消費和投資兩方面都暫時未體現出經濟結構的改善。好在短期貿易狀況有所緩和,庫存週期似出現觸底跡象,為年末經濟企穩添磚加瓦。

從近期官方政策口徑來看,政策重點仍在穩經濟、提質量和調結構方面,短期仍然不會見到寬鬆的政策出現。維持全年經濟增長率接近預期目標下限預判不變,模型給出全年GDP同比增長約6.1%左右。

想知道如何才能快人一步地知曉經濟形勢嗎?

這就不得不提到【蒙格斯辰星】中的

蒙格斯經濟形勢分析月報

它採用備受國際認可的混頻動態因子模型

來監測和預測經濟狀況

運用具象化的圖示

指示未來數月宏觀重要變量指標的走向

可滿足人們對經濟預測的需求

過濾短期雜音

展示純淨趨勢

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

通過蒙格斯經濟形勢研究分析系統

你可以早於國家統計局

知道當月真實經濟走向。

具體操作指南如下:

蒙格斯經濟形勢分析月報介紹

宏觀經濟指標數量龐雜、頻率各異且通常數據公佈有滯後性,尤其是季度數據,國內生產總值(GDP)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但對局勢的把控和政策的制定都需要及時瞭解當下情況,甚至預判未來走勢。為了提高對經濟監測的及時性,通常會通過密切關注一些高頻的產業數據來判斷當下經濟情況,例如發電量、煤炭價格等,但這些數據往往波動大、噪音多,且無法定量判斷。在眾多的解決方法中,動態因子模型可以利用不同頻率的數據擬合得到及時的監測,此外,動態因子模型還具備以下幾點優勢:

1.可以利用最新數據對模型不斷進行修正,避免短期的高頻擾動對預測產生影響;

2.可以避免參數估計的膨脹;

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數據滯後性帶來的影響;

4.可以很好地處理高維數據,克服了傳統VAR模型的“維度詛咒”。

近些年,動態因子模型得益於其在處理大量宏觀經濟指標上的出色能力,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際組織、各國央行用來監測經濟狀況,例如芝加哥聯儲開發的Chicago Fed National Activity Indicator (CF-NAI)、意大利銀行的EuroCoin等。

本文正是採用動態因子模型,對中國經濟的主要變量進行監測。文中選取了消費、投資、進出口、供給、庫存、CPI、PPI、貨幣、財政等維度的120個指標,涵蓋國民經濟各個角度,既包含傳統的GDP、社零等低頻數據,也包含發電量、房產銷售量等高頻數據,更全面、更及時的監測中國經濟的現狀,並對短期未來做出一定的預測。

部分圖表及數據展示

從高頻數據來看,10月高爐開工率、PMI均進一步小幅下降,發電耗煤環比下滑而同比較高,有去年同期基數低原因,30大中城市地產銷售小幅回落但仍然保持9%以上增速,而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5%,跌幅加大,種種跡象顯示實體經濟恢復動力不足,消費雖然為經濟提供了較好的支撐,新動能整體發力有限,房地產仍是經濟波動的主導力量。模型預測10月GDP同比增速5.9%,繼續小幅下降。

整體價格經過了短暫的抬頭之後重回通縮態勢,三季度GDP平減指數0.41%,相較二季度下降了1.16%,波動的主要來源是由於農產品價格的大幅變動,且除農產品以外的其他產品也處於持續下行的通道中。進入第四季度,從高頻數據來看,10月豬肉價格繼續上升,蔬菜價格繼續下滑,工業品整體小幅下降,其中煤炭基本保持穩定,金屬價格整體下浮。綜合來看,整體價格延續上月趨勢,呈現一升九降的結構性分化格局,在此情況下,模型監測值顯示10月GDP平減指數約為0.5%,繼續走向通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