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块烧饼吃4天,拾荒大哥平时不用做饭,自制家庭影院


赵岭春今年40有余,单身未婚,按照嵩县当地说法,他属于“独孤元”。见到赵岭春是在街上,推着一辆二八杠的自行车,捡了半截烟头,正找人借火,于是随口聊上几句。没想到这个平时被人忽视的中年汉子,还收藏了很多小玩意儿,遂要求去他家里看看,耽误他翻垃圾桶、捡废品的代价是已经拆开的半盒烟。


赵岭春是嵩县何村乡农民,属于县城城乡结合部,兄弟两个,哥哥住在隔壁,也是刚盖好的房子,还没有装修。赵岭春有四间瓦房,上房三间,厨房一间,是父母留给他的遗产。赵岭春不擅长农活,打工也不是好手,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捡一些别人不要的废品。就连喝水的水壶,也是捡来的。
捡来的打火机很多都是没气了的,打不着火,赵岭春有很多生活用品不需要购买,基本上都是捡来的。除了家里改善生活,嫂子叫他回来吃饭,平时赵岭春很少在家吃饭。一个人的光景没有时间概念,到哪家饭店门口跟老板聊天,帮人家搬搬东西,择择菜,老板问他:“春,就在这儿吃饭吧?”他会腼腆的说:“不啦,一个人回家泡一包方便面,很快的。”大多数熟悉的老板都会让他吃上一碗热饭。

虽然赵岭春有点缺根筋,天天在街上晃,却犹如“江湖百晓生”,半个嵩县的事情,他都知道。慢悠悠的说着,兼带模仿那些人的语气,甚至是吵架女人生气的样子,很多人都把他当“活宝”。不过“活宝”也有活宝的好处,那就是看上什么不值钱的东西了,张口要,都能拿回家。除了纸箱,家里还有很多淘汰的电器,生活用品。
两天前买了3块钱的烧饼,因为不在家做饭吃,已经有些干硬。“3块钱馍能吃三四天,我吃的不多。”他说。城郊农村人口大,办红白事的人家也多,赵岭春每家都去帮忙。不管是厨上师傅,还是主人家叫他跑个腿,都欣然接受。走的时候,就会带上主人家给的剩菜,“我不想要,他们要给我,你说我也没办法,不要吧,老看不起人……”
捡塑料瓶子最好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村委唱大戏,地上到处都是瓶子,再有就是村民家里办喜事。有时候也会遇上同行,赵岭春过去把同行拉到一边,告诉他:“我还得帮人家打扫卫生,主家说了,瓶子归我。你要是来抢,你也得打扫卫生,要不不叫走。”同村的都知道赵岭春,除了两个老太太,没人跟他抢生意,外来的可不管那么多,捡了就跑。“你包叫我看见你,再见你,打死你……”赵岭春说完一句狠话,还得回去跑腿帮忙。

床头的各种电器都是捡来的、要来的,去家电维修铺子看的时间长了,赵岭春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维修。买了一根电焊笔,捣鼓着把电子钟接到手机耳机插头上,能听来电铃音,还用一个报废的双卡录音机喇叭,接到了功放上面,虽然电视不大,播放碟片的时候,也有不错的音效。几百张碟片,大部分是捡来的,还有卖碟片的店铺不干了,送给他的。在不考虑凌乱的前提下,赵岭春的床头跟最近上映的科幻片监控室有一拼。
“俺这兄弟有点憨,不过人心挺好,叫干啥都能央的动,出去到谁家也能说着话,要不是俺公公婆子害病时间长,给他耽误了,说不定还能说个实在媳妇。吃着没啥,给他盖房子是盖不动了,到时候看村里管不管吧……”院子里的狗叫声惊动了赵岭春的嫂子,过来帮他归拢了一下塑料瓶,又说:“现在塑料太便宜了,卖着划不来,堆这儿一大堆,碍事。他弄点钱这儿放放,那儿放放,用的时候找都找不到,我还得给他卖了,卖了钱替他收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