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我的幸福与婚姻无关

好看的服饰、精致的妆容,会让我们看起来更加美好;甚至一只口红,都可以成为我们应对难题的武器;但真正的自信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活得漂亮。

徐静蕾在节目《开讲啦》里说,活得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她便是一个特立独行,活得自信又漂亮的人。

作为演员,她演过很多个深入人心的角色;作为导演,她有多部出彩的作品;作为徐静蕾,她上台也会紧张到忘词,录节目会因为紧张而坐立不安。

但她在采访时从不会“扬长避短”,而是坦率地说,“我自己哪儿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自信的来源不是无所不能,而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是什么都可以。就像徐静蕾所说的:“今天我有我非常擅长的事情,那我就可以有我并不擅长的事情,那又怎么样呢!”

这便是最好的自信,看得清自己,也明白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


“真正的‘女汉子’无惧各种挑战”


一个女生被说成女汉子,大概是因为这个女孩子不修边幅、性格假小子;若一个女生自称女汉子,或许多少有点“我一点不比谁差劲”的倔强。

自信的女孩子,不是在性别上与人争长短,恰恰是忽略性别所带来的非议,可攻可守,无惧各种挑战。

徐静蕾是中国第一个票房上亿的女导演,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女导演”。她的朋友和粉丝叫她“老徐”,她也欣然受用。

小时候,父亲从来不把她当娇弱的女孩子养,对她颇为严厉。父亲不喜欢徐静蕾读宋词,在父亲看看来宋词容易让人感情脆弱;徐静蕾从小学“颜体”,因为颜真卿的字体浑厚、苍劲有力。父亲不希望女儿长大后婆婆妈妈、家长里短,希望她像男孩子一样长大。

长大后的徐静蕾果敢、爽朗、喜欢尝试和挑战不一样的东西,徐静蕾也坦言每一次的尝试与突破都会给她带来自信。

幸运往往需要勇气,如果连尝试一下都不敢,更何谈机遇与成功。徐静蕾从北京大妞到知名演员,是多少有一些幸运的,而这幸运归功于她的勇敢。

报考电影学院本不在徐静蕾的计划之内,纵然对表演知之甚少,但徐静蕾丝毫没有不战而退的意思,面对考试和表演,反而大胆地尝试。考官回忆当时的徐静蕾,说她特别有意思,表演时有多少就放多少出来。

一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尝试,也就成就了徐静蕾后来的演艺事业。从第一部影视剧开始,作为明星和演员,徐静蕾算得上顺风顺水,被评为“四旦双冰”里的“四旦之一”。

勇敢的人不管任何时候,都不会拒绝挑战。


徐静蕾喜欢挑战,也喜欢一次次触碰自己的能力边界。她演艺事业正盛的时候,决定转型幕后做导演。

第一次坐在导演的位置上,她本能地觉着那不是她该坐的位置。电影开拍十几天,她遇到了各种问题。有人问她“导演需要多少群演?”“导演下多少雪?”她完全答不上来,一无所知;甚至还与摄影师在沟通上产生了难以协调的矛盾,崩溃时她一度想放弃。

但是她告诉自己,中途放弃就是失败,只要拍完了就算成功。徐静蕾的勇敢是不输给任何一个人的,才气也是。她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处女作奖。

不管生活里的大事、小事似乎总是这样:不害怕失败,才能谋求成功;在机会面前不退缩,也才会被幸运眷顾。

徐静蕾习惯在挑战中,磨练自己,修炼自信,不断地打破局限,拓宽边界。

害怕胆怯的时候,她对自己说“你怎么那么怂”;遭受到质疑的时候,她告诉自己“凭什么你说我不行,我就不行!”。

对于女人来说,这种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自信与勇气是比化妆品更有杀伤力的武器。


“我的幸福与婚姻无关”


有人说女孩子最好的归宿是一段好姻缘,事实上婚姻并不能改变生活的本质,在成为他人的妻子之前,你首先仍旧是你自己。你过得幸福与否,与心境有关,与你自己有关,却与结婚与否无关。

徐静蕾活得自信坦然,多次在采访时被问及婚姻状态,她毫不避讳,自信大胆地阐明自己的婚姻观。

在崔永元的节目里,徐静蕾被问到单身问题,她自信地凯凯而谈:“婚姻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徐静蕾在接受鲁豫的采访时,谈到与男朋友的感情,她说:“我真的并不认为,我今天结婚,会比我昨天更幸福。”

《朗读者》里董卿问到她的爱情生活状态,她说:“一切都挺好的,可以说100分,也不会因为说结婚就变成一百二十分了。”



勇敢自信的女子,才能将幸福与婚姻看得如此通透。


徐静蕾并不想通过结婚来告诉自己和他人自己过得很幸福,也不想让自己的安全感寄托在一纸婚书上。虽然她的这种想法时常被质疑,被人看做“怪胎”,成为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她仍会洒脱而自信地说:“我还会反过来想他们,你们未必有我过得高兴吧。”

在徐静蕾的婚姻观里,幸福比婚姻更重要,她认为女人不需要靠婚姻获得安全感。

那么,安全感来自哪儿?

徐静蕾的安全感来自于对物质的不过分追求。她出席活动和采访,从未见她浓妆艳抹、华服锦裙;日常生活中也因为不爱打扮、不修边幅而被男朋友评论“邋遢”;她自我评价也是物质需求比较少的人。

她的安全感同时也来自于学会享受孤独。

徐静蕾有个称号是“多才多艺的杂学才女”,除了是知名的演员和导演,同时也是教师、编剧,创建过杂志,参加过《跨界歌王》,她从小练习书法,会做手工,爱玩摄影,还曾是“中国博客第一人”。她的生活似乎与“无趣”绝缘,哪怕是在大街上左看看、右看看,也能发现好玩和乐趣。

或许有人会说,她是徐静蕾,可以大胆地只爱不婚,可生活中又有几个徐静蕾呢?

但徐静蕾也说,她并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了,也是一步一步努力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北京大妞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突破,才会活成特立独行、多才多艺的徐静蕾。

我们生活得幸不幸福,快不快乐,有没有安全感?或许更应该向内从自身出发去思考。当我们拥有足够的自信和从容,才不会向他人去索求安全感,不会依赖婚姻去索求幸福。

你或许不能活成徐静蕾,但你可以活成更有安全感,更好的自己。


“就现在,活出自己的样子”


思虑太多,会寸步难行。小孩子的世界里不会有太多过去和未来,他们的可贵是对生活的周遭充满好奇;青春时期的美好,不是年少如花,而是再小的历练都可以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都可以是成长。人生中美好的阶段都是,珍惜当下,、活得漂亮。

徐静蕾说,“不想过去,不想将来,就现在。

她可以为了工作极度地疯狂,拍电影的时候,不知道饿、不知道累,连着好几个月不休假是常有的事情。

她也可以在生活中极度地放空,在她导演的电影《亲密敌人》上映后,徐静蕾给自己放了个长达两年的长假,旅游、学习、看剧、做手工,将名气和作品抛在脑后。她随性地给公司里的所有员工带薪休假两年。

如此的随性,不被事业、名气所拘束。她有这样活着的勇气,也有这样活着的底气。

过分焦虑未来,会让我们丧失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看不到生活的乐趣,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直面焦虑的勇气。


徐静蕾活得很有勇气,喜欢的事情、想做的事情,会勇敢地去尝试,去实现。对她而言没有所谓的安逸区,生活本该就是思考和解决一个个困惑的过程。

拍过几部电影之后,她被夸赞做得还不错,但她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成功的荣誉中里。转身她有了想要尝试的新身份——编辑,她创办自己电子杂志,尝试一个全新的领域。全新的尝试又使她对电影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喜欢文艺片的徐静蕾,开始接受电影的娱乐化和商业化

她想这样的电影,她也可以拍。徐静蕾一改往常的电影风格,她拍《杜拉拉升职记》时,遭到了质疑。但第一次拍商业片的徐静蕾,就是有这样的勇气用“凭什么说我不行”来回应质疑。

想,就去做;有困难,做完就算成功;徐静蕾活得很有勇气,也活得漂亮。

对于未知和挑战充满了自信的徐静蕾,面对爱情,她说分手是为了两个人都能找到更好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面对质疑,她说我不用去向谁证明什么,喜欢做的事情就会努力把它做成、做好;谈到作品,她说如果自己的作品不被人记住,那一定是因为作品的基础不好。


她的这种自信给了她活得漂亮的底气。

她是“中国博客第一人”比较早开始玩博客的明星,可是当微博越来越盛行时,她反而在微博里低调“潜水”。徐静蕾说:“什么叫自己活得看得起自己,就是有好处我也不去。”

想做的时候大胆去做,不想做的时候也不因为“这个事情有好处”“这个事情对”而去做。

徐静蕾随性、洒脱,知道自己处于怎样的状态,也清楚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

就像鲁豫评价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活出自己的样子,活得有滋有味,活得很有尊严,我觉着是很不容易的。”


“女神进化论”


我们有很多的借口去埋怨生活,将想象中的自己化成“诗和远方”,觉着遥远而不可追溯。

“我只是个女生,天生柔弱。”

“我不是徐静蕾,我平凡,还长得不好看。”

“大家都觉得我不行,我确实不行。”

……

你不是没有资本,你只是缺乏勇气,没有自信。

怎样将生活过得漂亮,又有尊严。

一是,去尝试。尝试新的东西,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也可以让你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在尝试和做的过程中你能清楚地体会到。

二是,懂坚持。坚持不是盲目地持续,越是困难到想要放弃的时候越需要坚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懂得坚持,时间才会给予回馈。

三是,有信念。人生中会有很多人参与我们的生活,但是你自己怎么想,是由你自己的脑袋决定的。一个信念和愿望,只要你坚信它是你想要的,那就没有对错,坚定就好。

自信是埋进骨髓的底气,是你面对困难最有力的武器;勇敢的人才能打破眼前的屏障和局限。活成女神,就得将自己的生活过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