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塔」第一百三十二座:山西代县阿育王塔


第一百三十二座,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坐落在代县城内古城圆果寺内,俗称白塔。


该座阿育王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即公元601年,原为木结构,称“龙兴”,到了唐朝会昌二年,即公元842年,遭遇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该塔被毁,直到唐宣宗大中元年,即公元847年重建,并改“龙兴”为“圆果”。
到了北宋元丰二年,即公元1079年,再次被焚,宋徽宗崇宁元年,即公元1102年再次重建。而到了南宋嘉定十一年,即公元1079年,元兵南下,该塔再次毁于战火之中。该塔在修建之后的600多年中历遭三劫,直到元至元十二年,即公元1275年改建成为砖塔。
塔为圆锥体、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30米,高1.5米,塔建于塔基正中央。
塔平面为圆形,砖砌,周长60米,高40米,作覆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雕刻着各种花饰、荷瓣和印度的“陀罗尼经”。
塔身上施曲尺形弥座,座上承刹杆,原有砖作相轮十三层,两层已毁,上覆盖盘,中装金顶宝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艺高超,堪为我国藏式塔中之佳作。
该塔共分四层,各层檐下均配置华丽的砖仿木构斗拱,一至三层平面作八角形,底层中部砖制斗拱,北侧辟一券门。
二、三层均设平座,除各正面辟拱形券门外,还在各侧面雕以斜棂假窗、方形佛龛。第三层平座甚大,而塔身显著缩小,檐上拐角处均雕力士像,以承托塔身的第四层。第四层平面略呈圆形,外观如同一圆锥体,这是塔的主要部分,也是塔的精华所在。
大美中国古建筑之“中国古代名塔”系列,感谢关注,感受中国古建筑之美!
大美中国古建筑系列内容,等待你的支持,别忘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