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片場,就沒有場工搞不定的事

國內常將Grip部門和職位譯作

“場工”,其實更準確的翻譯是“機械組”或“機械組員”。他們的核心工作是機械方面的,包括攝影支撐器材的搭建、調試、輔助拍攝、輔助布光、輔助置景……相對於攝影組,機械組只負責雲臺以下的部分,相對於燈光組,他們只涉及不帶電的部分。機械組“場工”是片場真正的魔術師,他們負責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換句話說,在片場,就沒有他們搞不定的事情。

架炮和推軌這些都是日常中的日常:

沒有空間架炮,創造空間也要架:

沒有地方鋪軌,創造地方也要鋪:

如果攝影師說大炮不夠高,我們就讓它上天:

甚至是炮上架炮:

將攝影機固定在任何地方是基礎中的基礎,比如轎車上:

卡車上

火車上:

馬車上:

坦克上:

卡丁車上:

自行車上:

嬰兒車上:

小摩托上:

大摩托上:

快艇上:

鞦韆上:

大象上:

馬背上:

擔架上:

如果點刺激的,還可以玩玩滑索:

玩玩過山車:

玩玩旋轉鞦韆:

玩玩大擺錘:

任何地面條件都無法阻止運動鏡頭的拍攝。

我們可以自制適合於草地拍攝的(老漢)推車:

自制適合於冰場的雪橇拍攝車:

自制適合於雪地的氣墊拍攝車:

攝影師要什麼,他就會有什麼。

攝影師要高機位,我們就給高機位:

攝影師要低機位,我們就給低機位:

攝影師又要高機位又恐高,我們就把攝影機吊上去:

攝影師要玩命,我們不能他喪命:

攝影師要作死,我們就不能讓他真死:

就沒有我們實現不了的拍攝角度,比如要穿越籃圈的角度:

要泳池上空的角度:

要緊貼水面的角度:

我們能欺騙鏡頭,讓它覺得自己是個人。

比如讓攝影機以為自己會開車:

讓攝影機以為自己是狙擊手:

讓攝影機以為自己是個熊孩子:

讓攝影機以為自己正坐在美女自行車的後座上:

讓攝影機以為自己要跳樓自殺了:

我們是片場的救火隊員,片場缺什麼我們做什麼。

為了不進水,導演要一個潛水箱:

為了保護背,攝影師要一臺易事背:

片場過聖誕,全劇組要一棵聖誕樹:

Grip組員們是片場最任勞任怨、最默默無聞、也是最不可或缺的工種之一,每一個讓人驚呼的鏡頭背後都有他們的才智與汗水,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