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泉州城市發展建設提一項具體建議?

晉雲


筆者來泉州近20年了,輾轉後厝、石頭街(現如今的泰禾、東海一帶),後去了惠安、浮橋,最後終於在晉江定居下來。筆者結合這麼多年在泉州工作和生活體驗,談一談筆者對泉州的印象和營城建議。因為資質弩鈍,加上水平有限,說的有欠推敲之處,權當拋磚引玉。

其一 定位問題。泉州貌似很多標籤和榮譽,如:經濟強市、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最佳魅力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多元化文化寶庫等等。咋看好像很牛逼,實則很多所謂的榮譽都是虛的,筆者生活在泉州數年之久,很多所謂的榮譽現實與之不符。再則就因為標籤符號太多了,反而很不容易讓人記住這座城市。故建議泉州定位如下:泉州一座工作理想之地與休閒之居首選城市!

為何如此定義?其一繼續發揮泉州民營經濟發達特點,吸引更多人才來到泉州工作。其二泉州氣候適宜,多元文化之地,又是一座歷史名城,非常適合居住。工作和居住是人們永恆不變的主題。把這兩者著重去塑造,花大力氣去重點突出,不怕泉州走不出福建,走不出全國,走不出世界!

 

其二 民生工程。筆者一直在民營企業從事管理工作。在管理過程中經常面臨要組建項目,組建項目首選要解決人才問題。但令人遺憾的是:一般高端的優秀一點的人才,都不願意來泉州工作。反而泉州本土的一些人才紛紛流失掉。深究原因,無非泉州對人才各方面配套不健全,對人才待遇不夠重視。僅憑企業一時給予高薪高福利只是其中一方面。政府公共配套、交通、醫療、公共福利健全、就學等等缺一不可。所以重點關注外來人才的衣食住行具體需求,尤其要注意到不同階層人群的需求,而中高端人才有更多的精神需求,而中低收入者的需求往往更加物質而具體。通過“重城”之策,形成多元複合的緊湊城區,為產業發展下一程提供重要驅動力。

 

其三 包容乃大。筆者來泉州這麼多年,深刻體會到泉州市地域上下行政體制壁壘重重,泉州人看不起晉江石獅人,反而來依然。其實泉州民眾的生活消費與晉、石兩市高度關聯,行政邊界趨於模糊,成為事實上的經濟共同體。推進泉州晉江石獅同城,不過是順勢而為之策。

另外泉州和廈門關係也很微妙,泉州人連續19年經濟總量排在全省之首,財務貢獻也首屈一指,但廈門因為特殊地位關係,從某個角度來說享受著國家紅利,不僅如此,還把大量資源、資金和人才吸收過去,反過來廈門還看不起泉州,造成泉州對廈門有諸多不滿和鄙視。

我想說的是泉州這麼多年,不靠政府主導,不靠政策傾斜,照樣把經濟做到全國排名前十,靠的是泉州人膽識和眼光。雖然有特殊原因造成不公,但更應該以包容和廣闊心胸來看到兄弟城市的發展,用欣賞的眼光來學習別城市可借鑑之處。

目前,廈漳泉一體化發展計劃已經提上日程,如能儘快推動區域交通線網規劃方案的深化完善和落地實施,則廈漳泉地區必然成為中心城市一小時通勤範圍內的經濟同體,合則共贏,不合則俱損。








周順新934


個人覺得目前的國家政策下,泉州應該不要糾結做大做強市中心,而應該多點開花,旅遊為輔的綜合性海濱城市帶。

泉州目前有幾大產業,惠安石雕、晉江鞋業,石獅服裝,水頭石材。這幾樣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產業鏈。

惠安的石雕,惠安人基本上是壟斷了中國的大型石雕市場,只要是大型石雕,幾乎都是出自惠安人之手。晉江的鞋業更不用多說了,CCTV-5的別稱叫做“晉江頻道”;石獅的服裝更是亞洲潮流中心。雖然如今被廣東超越,但是石獅的服裝市場依然是全國頂級。水頭的石材更是獨大。只要是東南亞買石材,必須要來水頭看一看。還有其他各縣市區都有各自特色,安溪的茶葉,德化的陶瓷等。

而泉州依據目前的國家政策,(如果沒有老人再來畫個圈)想要繼續做大做強,形成像福州,廈門一樣的強中心,以輻射底下的各縣市區已經不可能了。泉州適合做的道路就是不斷做大做強底下的各縣市區,規劃好交通路網,即使改區無法獲批。依據不斷擴展的路網,泉州市區實際上可以跟晉江,石獅連成一片。形成帶狀城市帶,這條帶狀城市的中心人口有300W+,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人口數量。十年前,晚上想在石獅,青陽,泉州連喝三場酒是很難的。而如今,在石獅吃完晚飯跑青陽來唱歌,晚上繼續上泉州泡吧,已經是經常發生的事了。如今住石獅,開車來泉州上班的人,也很多了。這就是路網發達造成的實際相連。

泉州GDP總量已連續19年位居福建首位,是民營經濟發達地區,被評為“東亞文化之都”,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我國閩南文化發源地和中心,我國臺胞主要祖籍地,中國品牌之都,實力位居地級市前十名。泉州要繼續能夠依託晉江的體育產業鏈,把晉江打造成體育強市,通過舉辦各類體育比賽,馬拉松,自行車,羽毛球,沙灘排球,乒乓球等持續擴大影響力,石獅的服裝展努力做大形成亞太地區服飾潮流,做大做強各縣市區,控制好房價,留住外來人口,提高民生設施,完善交通路網。相信隨著時間推移,泉州很可能形成跟日本東京一樣的城市帶。泉州不需要強中心,底下各縣均衡發展也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


調戲泉州


泉州GDP總量已連續19年位居福建首位,是民營經濟發達地區,被評為“東亞文化之都”,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我國閩南文化發源地和中心,我國臺胞主要祖籍地,中國品牌之都,實力位居地級市前十名。然而城市發展要破解三個問題。

一、城市政治地位問題。這在目前我國國情中是個基礎問題。政治地位高,領導重視,就是個不毛之地也能砸出金坑來。雖然泉州區位優勢明顯,民營經濟活躍,甚至輻射廈門。但在福建省內,省會福州和副省級城市廈門是泉州難以挑戰的,這兩個城市的領導可以直接參與省內資源分配,泉州只能服從省裡安排,在省內缺少話語權,特別是省上還充滿著莆田的因素。經濟越發達,只是待宰的羔羊。廈門享受優惠政策,泉州企業總部被吸血落戶廈門,財政稅收很多落在廈門口袋。泉州貨物都由廈門出口,所以泉州港口弱化,泉州動車站和高鐵站的定位都只相當於莆田。如何破解政治地位問題也是最難的。

二、改善經濟問題。泉州經濟基礎好,民營經濟活躍,但多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比較薄弱。晉江鞋服應該在保持優勢基礎上強化領先地位,整合提升。然後在集成電路上尋求產業鏈突圍。為未來尋找經濟新動能!南安要突出水暖衛浴建材家居,高定位。泉州要穩紮穩打,做好實體,做好金融延伸,在優勢領域做到極致。經濟實力突出之後是改變現狀的關鍵。努力拉大與省內其他城市差距,努力把營商環境做好,築巢引鳳,大力引進人才,這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三、城市建設問題。一個城市要發展要用發展的眼光提前規劃。泉州地鐵由於城區人口不足無法批覆。但城區拓展已近極限,過江就是縣級市晉江石獅。只有晉江石獅設區,才能達到城市建設的共贏,達到建設地鐵要求輕而易舉。泉州市區和晉江石獅是合則兩利,鬥則兩敗的關係,設區,則晉江財政稅收可以交泉州,而不是大頭都交給省裡去發展福州。泉州晉江一起加強城市建設,增強實力,才能北抗福州,南御廈門吸血。目前情況是被廈門分而治之,企業外遷,稅收外流,自己城建、交通、教育、醫療卻沒錢投入,令人痛心疾首!有人說泉州不需要地鐵,說城區不大,然而試看哪個城市不是提前佈局,拉大城市骨架,地鐵是必須的。

綜上,未來城市競爭是零和遊戲,試看發達國家,最後只能剩下幾個較大城市,其他會慢慢衰落,從沒有保持現狀挺好的情況。泉州人的子女未來在哪就業,現在就是關鍵。衰落則後代背井離鄉,這就是規律。






南部之星62057265


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惠安和泉州臺商投資區政區合一的探索。

惠安是個千年古縣,始建於宋981年。著名的泉州三邑之一。惠安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東北部介於泉州灣和湄洲灣之間,惠安(包含臺商投資區)總面積690平方公里,總人口106萬。臺商投資區成立於2010年,包括惠安南部東園鎮張坂鎮洛陽鎮百崎鎮四個鄉鎮,區域面積200平方公里,人口22.8萬。臺商投資區目前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的主園區。享受國家級開發區的優惠政策。

惠南四鎮自古以來是惠安著名僑鄉,也是惠安雕藝的集中地,張坂木雕洛陽石雕都是惠安雕藝的展示區。惠南地區無論從歷史文化還是地理地形,與惠安相互嵌入,跟惠安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共同擁有美麗的海岸線,共享水源電力,共享廣電網絡,共享文體設施,共享對外的惠安名號。

而惠安與泉州臺商投資區實現政區合一的行政體制,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很多區域已經率先實行了,在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能精簡機構提高效能,比如蘇州下面的各級開發區與當地的縣市政府黨委合一,汕頭的金平區和高新區,烏魯木齊的新市區和高新區,青島的黃島區與高新技術開發區,廈門的海滄區與海滄臺商投資區等等,所有的這些都是實現“一套人馬,多塊牌子”合署辦公,統一機構設置,實行統一管理,嚴格落實中央關於市級政府減少派出機構的要求。

具體作法是泉州臺商投資區變更為泉州惠安臺商投資區。臺商投資區的經濟社會事物可以下放給管委會。惠安的縣委書記可以兼黨工委書記,縣長兼管委會主任,或是副縣長專門管理臺商投資區,同時提高惠安的行政級別。這樣做有以下幾個好處:

一、不會讓惠南四鎮被硬生生的產生人為割裂感,不要再讓惠安支離破碎,讓惠安的100萬民眾和海外華僑難以接受,保存惠安歷史文化的統一性與完整性,增強惠南地區人民的自我認同感。不然容易造成利益取向的差異,社會事務難以協調,導致道路斷檔、港口旅遊資源分割等內耗嚴重。體制合一後,可以減少了區域摩擦,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兩個地方優勢各自發揮有機結合,拓展了開放空間,增強了開放活力,使得大惠安成為一個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功能相對完善的區域,具有一般開發區和行政區不可比擬的特殊優勢,為日後改區、建設泉州的現代化強區、壯大泉州的城市框架創造了必要條件。

二、可以促進惠南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利用臺商投資區和國家高新區的政策優惠和體制優勢,讓管委會具體管轄區內的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經濟社會管理事務,實現有限資源合理利用優化配置,提高惠南地區的經濟活力,提升繁榮程度,也為下一步大惠安納入泉州的市區做好經濟人口準備。

三、可以響應國家精簡機構減少編制的趨勢,減少行政溝通成本和行政資源的浪費。目前國家層面都在推動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政府機構須提高效能提升服務。臺商投資區的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武裝部還是要歸於於惠安的管轄,這就決定了臺商投資區無法完全真正獨立,而必須與惠安結合在一起,創新行政管理體制,才能共同開創美好的明天。

四、可以實現公交一體化廣電網絡一體化教育一體化水電金融服務等等各種資源整合一體化。強強聯合才能壯大自身,目前惠安已經實現全縣公交城鄉一體化,與往來頻繁的臺商投資區卻沒有公交線路。惠安的電視臺不能覆蓋,而小小的臺商投資區又要單獨成立一個電視臺。甚至惠安的當地媒體都沒有臺商投資區的報道,這明顯也不合適。目前惠南地區學生大部分讀惠南中學,少部分才讀泉州市區的學校,生源質量偏差,如果還有多一些惠安學校可以選擇,比如考取惠安一中等,也有利於提高臺商投資區整體教育質量。

五,有利於統一規劃、統一產業佈局。在規劃建設上,體制合一後,泉州臺商投資區設立的初衷是吸引臺商投資,改善和穩定兩岸關係,而惠安的黃塘目前也有個臺商創業基地,無形中是資源的重複,臺商投資區的雕藝企業可以藉助惠安雕藝之都的優勢進行宣傳和發展。體制合一後,能夠確立了功能區佈局,完成了各分區規劃、專業規劃和詳細規劃,城市基礎設施迅速發展,更有利於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減少體制摩擦。

所以,目前的關鍵是惠安改區,臺商投資區變更為惠安臺商投資區。有人說合並在一起,日後惠安改區,惠安太大了。惠安會大嗎,面積690平方公里,我們看看青島的黃島區,面積2096平方公里,國家級新區,也是實行開發區和政府的體制合一,即使福建長樂改區,面積也有660平方公里。整個惠安日後改區,將為日後大泉州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經濟助力,具有完善的港口旅遊交通物流石雕建築食品石化等產業鏈條,是泉州北翼新的增長級。

具體怎麼做(建議)

黨工委管委會和黨委政府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根據授權和委託,統籌轄區內經濟社會事務,建立起統一審批權限、統一規劃建設、統一經濟發展、統一財政結算、統一組織人事、統一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六個統一”機制。臺商投資區與惠安行政區職能相對分開,部門分設運作。基本框架是管委、政府職能適當分開,各有側重,部門分設運作。管委會主要負責臺商投資區的經濟發展、外經外貿、招商引資、協調服務和城市建設等事務;惠安政府主要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城市管理、市場監管、勞動和社會保障、司法管理、公共環境服務、農村生態經濟等。涉及經濟發展、外經外貿和規劃建設等的部門,以管委會管理為主。臺商投資區管委可以設置少量精幹的招商引資、開發建設和協調服務機構,按事業單位管理,實行公司化運作,其工作人員實行全員聘用制,搞活分配,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競爭激勵的用人和分配機制。同時,向管委會下放了工商、食品藥品監督、質量技術監督和規劃、環保、廣播電視等6個垂直管理部門的幹部人事管理權限。

總體而言,兩區體制合一是“利”遠大於“弊”,能夠促進惠安與臺商投資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又能使得惠安的統一完整性不被破壞。

大惠安已經被割出去一個泉港了,請把臺商投資區留給惠安,不要再有惠安泉港臺商投資區同鄉會,聽起來會讓人笑話。

懇請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臺商投資區的發展,在領導體制、機構設置、管理權限等方面能夠給予支持,

碰到的問題能夠積極改革與創新。國家層面都支持開發區與當地政府體制合一,實現大服務,希望能趁此改革的春風促進整個大泉州的發展。


momooo1990


泉州市應走大都市發展格局,在沿海發達地區都忙於企業升級的時候,應著重扶持安溪、永春、德化的特色支柱產業的發展與升級,讓山區人民也感受開放改革紅利的獲得感!

當前,居於老市區的鯉城區率先向江南拓展是比較成功的……很有發展的前瞻性;豐澤區位於鯉城區與洛江區的夾縫裡,如果不向東海拓展……很顯然已沒有拓展餘地了;其實,豐澤區如果有前瞻性規劃的魄力,應該把北面的滯洪區(北湖)啟動起來,加上動車站乃至汽車站一拼規劃還不夠理想,還存在著發展的侷限性;應該大膽的把豐州(全部)、康美(晉江源頭之一的東溪靠東岸的幾個社區)乃至洪瀨鎮區域規劃納入(從朋山隧道口高架橋向北二公里隧道進入洪瀨四都)進豐澤區管轄,可利用的山坡地就比比皆是,都是待開發的處女地!


俠客137420137


一、泉州市委書記升級為省委常委,才不愧為全省二十年第一經濟強市,因為全國除了泉州,無一例外省內第一經濟強市都是省委常委。 二、縣市改區迫不及待,事實上泉州市區已與晉江石獅惠安南安聯成一片。其它省如廣東省早已縣市改區,只有福建二三十年來紋絲不動,還痴迷百強縣市,沒跟上時代潮流!


手機用戶51069191883


沒辦法,只能是泉州,晉江,石獅沿海城市先開發旅遊地理。機場建設起來,因為,有錢人在怕臺灣與一海二山一畝地。一海二山一畝地必竟好弄,山可劈海可填,但這個臺灣問題不好弄只能等,或者就要不少機場去填了,必竟,殺頭生意有人做,虧本生意沒人乾的事情。福建是塊寶,可惜,有錢人確當草。本龍相信,只要旅遊地搞起來。慢慢的有錢人會發現他不是草,3.4年後,肯定大有作為的。工場效益必竟不大,中國哪個城市缺少工場了嗎?太多了。與中國人好動個性應該是沿海旅遊比較吸引人,機場多弄些,(比如,沿海小村莊,多弄點旅遊地機場)。因為,建在城市裡面效益不大。而且,沿海小村莊土地資源很多荒廢掉了,也比較好弄,小村莊肯定要給他弄好一點的。否則,全是破磚房鬼都不會去觀光,對嗎?否則,本龍猜測的,3.4年後,大有作為肯定是會預言錯誤。


網絡龍888


看了一堆回答,得出一個結論:大家都高估了泉州的財力。規劃好做,錢不好出。城建再美又如何,關鍵要生活的愉快,鋼筋混凝土不能當飯吃。一步一步來。泉州當務之急就是練好內功,大家都在炒房的時候,就要把房價打壓下去(6000±),從根本上降低企業和個人的生存發展成本,與省內其他地市產生強大反差,對外來人口產生極大吸引力。有實業有人口,城市還怕發展不起來?想當年,泉州到處都是外來人口,如今呢?這是值得反思的,人離開絕對不是城建的問題。千萬不要忽略一個問題,整個福建才3500萬人口,不搶人口,規劃再大都沒用。


臥龍欲動


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建設環泉州灣大都市。灣區經濟體是最能聚集人的地方,服務經濟的橋頭堡。泉州灣有兩江,有泉州平原,有福建最發達的民營經濟,有福建最具有擴張性的族群文化,有極具競爭力的港口,有全國數一數二的僑鄉,有福建最密集的路網,有福建最成型的城區聯盟,此時不建設大都市更待何時?!別和我提什麼晉江石獅不服泉州市區,泉州市區是整個族群的文脈所在,是泉州灣大都市的地理中心,唯一需要改變的恰恰是各縣的地方保守勢力,這些勢力為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而阻礙泉州灣大都市的建立,影響860萬泉州人的未來!


梧桐臨海


加強道路建設學習廣東弄快車道雙向14車道加輔路,加強村鎮改造,加強市中心輻射力度,最好實現農轉工,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可學習廣東移山填海,泉州填海至臺中可製造出兩大深水巨港,泉臺高速產生巨大收益,閩商海外閩商吸引回來建設家園,可以用免租金5-10年吸引,廠房下放村鎮,多項同步完成泉州更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