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末民初的武汉影像


1920左右,中山大道旁的汉口水塔。汉口水塔于光绪三十四年破土动工,宣统元年竣工。水塔最开始承担着消防给水和消防瞭望的双重任务,是武汉近代消防的标志性建筑。


1906年,汉口江边码头,工人们正在将货物运往太古公司巨大的货轮上。武汉素有“九省通衢”的称呼,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交通都很方便。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以来,西方各国纷纷在此设立租界、银行、领事馆和公司,使武汉一跃成为可与上海相比的城市。
1906年,武昌,这些舢板上的茶叶从各地运到这里,然后转到航运公司的大轮船再运到外地。
1911-1912年,汉阳龟山上的大炮。
1911-1912年,汉口,跑马场比赛期间。清末民初时,汉口赛马运动盛极一时,赛马场数量甚至超过上海。赛马风气的流行也使得汉口成为当时国内著名的博彩之都,反映出当年汉口的市场及消费之风貌。
1910年,京汉铁路,货运车厢中的乘客。
1911年11月,一个外国人站在汉口水塔顶部。在他的身后及左边的房屋都变成了废墟,他正在看的那条街道上清朝士兵正在铺设临时轻型铁轨,这些铁轨将会使他们在与革命军的战斗中占据优势。
1911年11月,两个外国人站在一个变成废墟的拱形门下。这个拱形门在战斗中被一场大火所烧毁。图片右边那个人和前一副图中水塔顶上那人是同一个人。
武昌,湖北缫丝官局,摄于1910-1920年。鉴于传统的丝绸织造工艺落后,品质低劣,湖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二十一年建立湖北缫丝局。当时,织工三百多人,每日制出上等品三十斤,普通品十八九斤,其制品全部输往上海。
1912年,武昌,遭清军轰炸后的革命军军政大楼。该大楼以前是湖北省议会大楼,武昌起义期间,曾遭革命军破坏。
1911年,武昌蛇山附近江面上看到的奥略楼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