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日本人镜头下的辽宁锦州


锦州的街市。锦州历史悠久,考古发掘证明,自远古以来,锦州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并与中原有着密切的关系。唐朝末年,此地被契丹人占领。当时,天下大乱,契丹乘机抓走了不少汉人,再加上逃亡到这里的汉人,契丹将他们编为一个州,以专为辽国皇室供应织锦,锦州因此得名。


锦州锦县,残破的古城门透露着历史的沧桑。。
锦县的街道。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两旁的电线和电线杆,想必当时的锦州电已不是稀罕之物。照片右上是大广济寺塔,虽然已残破,但依旧高大而耸立。
锦州辽塔,也叫大广济寺塔。建于辽代清宁三年,为收藏皇后所降舍利子而修建。塔顶于明代永乐年间被明军炮火打落。
义县高大的城墙。义县古城墙建于明朝时期,城墙高3丈,底宽1.8丈,顶宽1.2丈。墙顶外有垛口,内有栏墙,中间为马道。城墙四周有炮台16座,垛口800余个。1953年,古城墙被拆除。
义县城内街景。
义县广胜寺塔,建于辽代开泰年间。
锦州新立屯,流浪的江湖艺人。
新立屯的当铺。因为当时匪患严重,当地的当铺建的像堡垒一样,甚至都有武装保卫。
锦州医巫闾山上的建筑。医巫闾山历史悠久,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相传舜把全国分为十二个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为镇山,闾山被封为幽州的镇山。自隋朝开始,闾山便声名鹊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时,照例都会到山下北镇庙祭祀此山,故声名日隆,一跃成为东北各名山之首。
医巫闾山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