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還糊里糊塗?三分鐘瞭解此典故

相信大家在上學時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突然對某位同學開始提問。如果該同學恰巧在走神,或者沒聽懂,那他的回答自然是驢唇不對馬嘴,或者壓根不知該從何作答。這時候老師便會生氣地說:“一問三不知,你到底是幹嘛來了?”一些好奇的學生此時便會在想:“這一問三不知,到底是哪三不知呢?”針對這個問題,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解答一下。

據《左傳》記載,在魯哀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468年,晉國執政大臣荀瑤發兵攻打鄭國。鄭國雖然在春秋初期還算個大國,但到了後期就漸漸衰落下來,淪為二三流的小諸侯國。荀瑤在出兵鄭國前卜了一卦,發現是大吉,於是立刻派人全面攻鄭。鄭國軍隊抵擋不住,國君只好派大夫公子般到齊國去搬救兵。

公子般在到了齊國後,先是賣慘,然後又對齊國國君說:“齊、鄭都是晉國的近鄰,如果鄭國被晉國吞併,那等它實力壯大後,下一個被吞併的便是齊國。”齊國國君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便派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救援。陳成子率軍趕到淄水河岸時,恰逢天降大雨,水位暴漲,士兵們都不願冒雨過河。

看到齊軍這個狀態,鄭國大夫公子般可急壞了。齊軍能等,但鄭國可等不了。再晚幾天,恐怕鄭國都城就要被荀瑤攻破了。為此公子般勸領軍的陳成子趕緊渡河。陳成子也知道事態的嚴重性,所以明知會被部下埋怨,他還是強迫大家冒雨渡河。當時他披著雨衣,拄著兵戈在山坡上焦急地指揮大軍渡河。戰馬因看見湍急的河水而嘶鳴不已,不肯渡河,陳成子便用皮鞭狠抽戰馬,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是讓大軍全部渡河。

當晉軍統帥荀瑤看見齊國整齊劃一的軍隊時,也是非常意外。因為出兵前沒有占卜與齊軍作戰的結果,所以荀瑤心裡也沒底。他對屬下說:“齊軍軍容嚴整,現在正士氣高昂,我們不一定能打得過,撤軍吧!”為了防止齊軍偷襲,荀瑤一邊撤軍一邊還派人去離間齊、鄭兩國的關係。他讓使者對陳成子說:“晉國此次攻鄭,完全是為了替您出一口氣啊!您陳大夫一族,原本是陳國分支,雖陳國為楚國所滅,但罪魁禍首卻是鄭國。所以國君派我來是調查陳國被滅的真相,同時問您是否為陳國而憂慮?”但陳成子壓根不信晉國使者的話,並把他趕了出去。

晉國使者走後,齊國有位叫荀寅的人向陳成子報告說:“有個從晉軍過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1000輛戰車來攻擊我軍營門,打算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大怒道:“出發前國君就對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兵,也不要害怕大批的軍隊。即使晉軍出動1000輛戰車我也毫不畏懼。你剛剛的話完全是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回去一定要向國君告你的狀。”

荀寅被罵後,感慨道:“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意思就是,君子謀劃事情必定要了解清楚起因、經過、結果,然後才向上彙報。如今我一問三不知便去彙報,豈不是自尋為難?後來晉國撤軍,陳成子也率軍回國。而“一問三不知”則流傳下來,表示一個人對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都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