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皇家御用弓箭製作大師做弓的珍貴影像,如今此技法已經失傳


弓箭在歷朝歷代戰爭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原始時代,兵器的殺傷力對戰爭的勝敗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易·繫辭》中說“弧木為弓、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意思是說誰掌握了弓箭力量上的優勢,誰就能征服天下。


弓箭歷經一萬多年的發展,弓箭不僅在軍事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祭祀中射箭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儀式。射箭後來逐漸成為了統治階級宣揚道德禮法、維護國家統治的重要手段。
但是到了清末,弓箭作為兵器已被洋槍洋炮取代,弓箭的地位就逐漸下落,到現在見過的就很少了,會用的更是寥寥無幾。
看似外形簡單的弓箭,實則需要經過制胎、插銷子、鋪牛角、鋪牛筋、上板凳等五大道工序,而細分起來則需要200道,制箭步驟主要包括調杆、打皮、刮杆、安裝箭頭和尾羽等。
使用工具有板凳、鋸刀、木銼、筋梳子、弓枕等十多種。尤其是,弓箭對材料要求非常嚴格,比如木材要用榆樹或水曲柳,牛角用南方水牛角,而且必須長於60釐米。
弓箭製作的精確程序和許多關鍵流程完全依仗工匠的精湛技藝和經驗,以眼為尺,以手為度,很少有具體數據可以參考。
製作一把弓需要利用上百件專用工具對二十多種天然材料進行純手工加工,通過200多道工序,歷時三四個月,才能製成一張中國傳統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