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的自我判定

對於普通的隕石愛好者來說,因為缺少專業的一些儀器設備,對於隕石的判斷中是存在很多的困難的。如果我們懷疑某塊石頭來源於天外,那麼一定要想辦法找證據來證明它。證據是什麼,稍後說。找不到證據,那就不是,這是通常的一種辦法。特殊的方法就是如果可以證明它不是地球石頭,那麼也可以確定來源於天外。這和數學上的證明和反證法差不多,一個是正面證明,另外一個是反面證明,兩個方法,理性玩法。

隕石的判定依據:

隕石的判斷依據,就是從外觀和內質兩個方面,根據隕石的特徵來進行判定。如果有如下特徵,特徵越多,那麼是隕石的概率就越大。這就是隕石的證據,口說隕石或者不是隕石,無憑無據,那樣都會無法讓人信服。

根據隕石的自身特徵和它們在太空中的經受的撞擊和進入地球大氣層高溫燃燒加阻力這些共性,隕石的特徵分為外部特徵和內部特徵。石隕石最大的外部特徵特徵就是熔殼,鐵隕石最大的外部特徵是氣印。石質隕石在降落過程中與稠密的大氣層發生磨擦產生高溫均勻燃燒,使其表面發生熔融而形成一層厚度約為1毫米的熔殼。熔殼因石質不同和易燃程度不同,厚度也不盡相同,鐵隕石因為其鐵質不易燃燒的原因,熔殼的厚度會更薄甚至幾乎看不出來。但鐵隕石會因表面的熔融和熱傳導作用以及大氣阻力,其氣印相當豐富,而石隕石氣印則相對淺一些。這兩者一定要搞清楚。其它表面特徵還有金屬顆粒、球粒,熔流紋、錐鼻狀,鐵隕石卷邊、鐵隕石裂邊拉伸鋒,收縮狀等。內部特徵則主要是從石質的角度上和結構上來講的,有球粒,難熔包體 ,衝擊脈,衝擊裂,橄欖石、輝石、斜長石、隕硫鐵、鐵鎳紋石等礦物。

對於普通隕石愛好者,從目測的角度上來講,地球石與隕石的本質上最大區別其實就是從石質的本身及組合結構上來講的,石隕石的主要成份是橄輝長,鐵隕石的主要成份是鐵鎳紋石。這點是由於它們在外太空不同於地球的特殊環境下形成的。在結構上,主要是從結晶上來看的,隕石和地球石結晶的程度、溫度、壓力、充足時間不一樣,所以形成的礦物不一樣,組合結構也不一樣。所以就是同樣是玄武岩,結晶也不一樣。還有,同樣不含水的,因為這些星體的大小不一樣,月球和火星的結晶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講隕石,經常強調的是橄欖石,輝石,斜長石,不講石英,就是這個原理。 明白原理以後,就可以自行對照了。

把玩隕石,要實事求是,要慎之又慎 。既不能簡單把地球石都說成是隕石,也不簡單以命名隕石來代表一切隕石,也不僅僅以熔殼這一標準來判斷一切隕石。而是綜合地對隕石從外觀和內質兩方面來進行判斷鑑別,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不管是普通受好者,不管是專家,不管是科學家,我覺得都要講證據,講客觀,而不要講主觀。有了證據,不可視而不見;沒有證據,不可憑空捏造。隕石玩的是知識,玩的是水平,同時也玩的是人品。人既是隕石的檢測者,同時隕石也是人的水平和人品的試金石。

隕石是客觀的,是就是,任誰打壓仍然是,不依他的官高錢多本事大;不是就是不是,任誰吹捧仍然不是,也不依他的位高權重本事大。

文中插圖為頑火輝石球粒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