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乌镇 在鱼眼镜头中的江南水乡


“两省三府七县错壤之地,两镇四栅八坊万家烟火”,这是对乌镇昔日繁华最简单的叙述。 秋日的江南古镇更加妩媚安详,令人着迷万分。闲暇之余给自己换个心情,远离钢铁都市,来到乌镇,随心的走走看看,享受内心片刻的舒适与平静。


乌镇老街秋夜的景色,是非常值得我们细细去感受,在古香古色的木围建筑中,触摸历史留下的痕迹,在柔美的灯光中感受前时韵味,猛然间遐想自己就是那时的小镇居民,慢慢游走在小巷子里,真是别有一番异样的情景在心头。
秋日的夜只是缓慢地渗透在渐凉的夜晚中,站在古老而有底蕴的老街上,微风轻轻而致,淡淡的有些潮气,看着路边店铺里透出来的市井,听着不知从何处传来的一两声嬉笑,意境里我感到我是多么的多余,但是我又身在其中,有些混沌不清的思绪,可以在今夜留给我一个美好的遐想。

坐在路边石板台阶上,路边的暖色灯光洋洋洒洒的照在身边,看着白天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空无一人,看不到嘈杂的叫卖,就这么安静的坐着,享受这一切,内心是那么惬意与悠闲,让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压得几近崩溃的我,悄然觉醒,真的,这一刻才是享受生活。
岸边灯光璀璨,最震撼人心的是美景与水中倒影合为一体,这里是以水为生,以岸为居的生态,岸边房屋建筑屹立在水边,是极佳的江南水乡风光,那原始的岸边风情,映衬着新时代的我,在乌镇迷人的秋夜构成了一幅和谐的风景画,这是曾经在我的梦中出现过的情景,也许我的前世就生活在这里,一切都显得似曾相识,深深的藏在我的记忆中。
沿西市河乘船游走,小船如同航行在灯光秀场,两岸民宅灯光辉映,健硕的船工把浆轻摇,船后跟随的是波光粼粼,穿梭在一座座石桥下面,好象时光在慢慢倒流,这一景映在船边的水中,像极了一副画卷,给乌镇的秋夜又添上了神秘的色彩,当我坐在船上,看到此情此景,唯有“人间仙境”以表此时心情。

等我第二日清晨再次来到的时候,另一番景色映入眼帘,站在桥上远望过去这里水桥一体,民居依水而立,有水便有人家,潺潺流水把小镇完美划分,河的两岸是待河人家,民俗旺居,青石板长廊,保持着一种属于水乡的宁静,一种怀旧的思情油然而生。
在镇子的边缘,一条回廊圈住了一汪秋水,水在中间,人在廊中,游走一周似乎觉得一丝文化气息附在身上,这应该是沉思的路。或许,矛盾的一些文学灵感就在此孵化,有人会觉得的这条走廊有些刻意的存在,但是给与我的更多得是诗情画意。
渐行渐远的乌篷船上飘来船工豪爽的歌,吱吱呀呀的摇浆声是最好的伴奏,船上乘客的思绪思绪会随着小船飘荡,时光随浆声悄然流逝,岸边的民宅依稀在过着正常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一时间舒适的感觉再度降临,一切都沉积在思绪中,对于自己的艰辛的过往,随着这一切都飘然远去。

香山堂药店光绪年间的老字号,那里的陈设是原汁原味,木质结构的建筑风格,十字横架的梁木,地面是青砖铺就,屋内布局一应当初,看到这些实物回想当年的景象,一副对联下面,那是一张书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静坐桌前,凝神闭眼细细感受着病患的手脉,一副药方顺着横杆滑向药房,一包包药材解开人们身体的困惑。
历经变化的乌镇,依然保持了本地居民的市井生活,在一间老宅的门口,一位老者在享受着秋日的午后,热心的她向我诉说了一些乌镇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顿时明白了“两岸架乌青千家城市,一河通苏浙五道分流”的真正含义,原来乌镇就是这么来的。
秋季这里依然翠绿,对岸,一如典型江南水乡即视感,绿水趁着木墙是那么的贴合。在乌镇,你会发现,这里的水是多么的碧波荡漾,这里的空气是多么的令人舒适,这里的风景是多么的古典柔美。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游客,教科书似的走在里,那是肯定发现不了这里的美丽。只有细细走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品味每一个对岸,你才能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江南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