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網紅打卡地:鶴鳴茶社

2017年,一首小眾民謠音樂《成都》火遍了祖國大江南北,

成都鶴鳴茶社絕對是那些順著歌聲,

憧憬著“悠閒成都人”生活的旅遊者

心心念唸的必到之處,

這也正是當下成都網紅打卡之地,更是喜歡人文題材的攝影人趨之若鶩的地方。

2018年深秋的一天,

我也帶著照相機去蹭了一下這個網紅的打卡之地。

這不,

剛剛走到鶴鳴茶社門口就撞上一群年輕的攝影愛好者

正聚在一起商量

怎麼進去著手拍攝的問題,

看上去這些小年輕

還不是很深諳

這座古老茶社的

內中情形。

說起鶴鳴茶社,老一輩的成都人都知道這是一家開建於上世紀20年代初的老茶社,

現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

它是民國時期成都少城公園內六大茶館之首,

抗戰時期,作為“大後方”中心的四川成都,雲集了全國各地的文化名人,

其中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

和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的陳寅恪等

很多文化名人都曾在這裡飲茶會友。

鶴鳴茶社也是目前成都主城區所有茶館中已知的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茶館,
它坐落於成都市中心人民公園內偏東南一隅。
當你走進茶社,放眼望去,滿眼都是茶座,到處是茶客,
擺龍門陣的,拉家常的,喊茶的,打牌的,嗑瓜子的、叫賣的……
各種嘈雜聲音籠罩在茶社上空不絕於耳。
偌大的茶社裡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可以說是坐著社會各階層人等,
他們各自圍著自己的茶桌,
玩著自己的手機,擺著自己關心的事情,
這充分體現出茶客群體的多樣性
和茶社巨大的包容性。

臨湖邊的茶座當然是茶社最佳位置,

本來就是一位難求的茶位,在湖邊喝茶就是更難求得的上好位子了。

這幾個女主一邊喝茶是一邊觀看湖中景色,

這種悠閒自在的體驗在成都這個特大城市的中心地帶

其獲得感和高興勁是

溢於言表。

這個曲徑通幽的迴廊是鶴鳴茶社的一大特色,

依湖傍水的古建設計,三檁硬山構架,黑漆圓柱架著紫紅色的簡拐紋木欞條裝飾,

青灰色小青瓦屋面,

行雲流水圖案的瓦當,古樸氣息甚濃,

再配上竹製椅子和本色木製茶桌更使

川西壩古老傳統民風盡顯。

由於四川地區地理和氣候關係,
進入秋冬季節,
成都人曬太陽就像過節一樣,
一旦有晴好天氣,住在城中心的市民就會傾巢出動向城郊或是環境開敞的地方湧動。
當然,能夠在城中心鶴鳴茶社這樣的環境中
不出遠足就能閉目養神曬太陽還品茗,
那就是一種奢侈。

在這裡,除了喝茶棋牌,
還有一項很能體現老成都人悠閒自得感的絕活,
那一定是“採耳”
——就是一般人說的
掏耳朵。

當然,這可不是一般的掏耳朵,
它是由一批訓練有素的人——稱為“舒耳郎”的師傅專門為你提供“舒耳”服務。
他們統一著深藍色服裝,


按照技藝高低分為不同的級別,收費也就有高有低,
從三、五十元到一百元不等,
你可以視其需要自行選擇師傅為你服務。

可是這掏耳朵的舒服感受

還得你各人自己去感受和體會哦,

你看這個女主享受“舒耳”的感覺

不用說就知道!

這位老師傅一看就是鶴鳴茶社的常客,
泡上一碗清茶,
點一碟瓜子花生,
看一份報子多麼悠然自得。
當時,我就在他旁邊拍攝,可他猶如旁若無人,
繼續專心看他的報子,
盡情感受那份屬於他自己的閒適
——這就是鶴鳴茶社的
老茶客。

坐在一群茶客中的這位老者實在是太吸眼睛了,你看他的一身穿著行頭就是與眾不同,鮮豔的橙紅色角巾包紮在額頭上,斑白的兩鬢和雪白的美髯映襯著紅潤的臉堂,氣質非凡啊!

一副褐色寬邊眼鏡、腕戴瑪瑙和紫檀佛珠、
手握玉墜珠鏈銅煙桿、
身著開領休閒西裝還繫著一根時髦的絲質花圍巾,
你可以發揮想象
這位老先生的來頭並不一般!

老人與茶客們談笑風生,

開朗豁達,舉止文雅,

充分反映出他的文化蘊涵、知識水準和道德修養,

你第一眼看見就會心生敬重。

老人使我陡然想起上世紀初的國畫大師齊白石老先生,

只不過白石先生的氣質修養,

文化蘊涵更具有中華民族傳統風範,

而眼前的這位老者卻透出些許西式風尚。

在鶴鳴茶社你可以看到許多這樣不同類型的茶客,

但是像這位老先生絕對是不太多見的老人,

我猜想如果老人經常來茶社喝茶的話,

那一定是鶴鳴茶社的“網紅大爺”!

只可惜我在多次去鶴鳴茶社打卡時也就只有幸遇見過他這一次。

成都人的“喝茶”除了休閒養神,修身養性外,
還有其另外的功能
那就是會友交流。
從某種意義上說,“喝茶”就是一種介質,
大家一起喝茶其實就是找個機會在一起相聚同樂,
以茶會友,交流情感,溝通信息。
鶴鳴茶社的配套服務也很不錯,隔壁的鐘水餃等成都名小吃也都可以在茶社提供,
這桌茶客乾脆就在茶社喝茶吃飯,
大家吃得也是十分的開心。

這曲徑通幽的迴廊
更是為了給茶客們營造出
放鬆身心的好氛圍。

你看這幾個朋友圍在茶桌四周喜笑顏開,談笑風生,
看到我在拍攝他們,
其中一個高興地給我來了一個“V”形手勢,
另一位更是顯擺,
趕忙端起蓋碗茶就來了個“白鶴展翅”的pose!


還真逗,忘記了年齡,忘記了場合,忘記了一切
——對於成都人來說,
到茶社喝茶,
為的就是一種怡然自得的心情以及
和諧快樂的氛圍。

你鬧你的,我擺我的,
喧囂的茶社根本擋不住這兩位女主的交流,
你看她們擺談的那個陣勢恍若無人之境就只她倆一樣,


旁邊的那位先生
專心致志的被手機吸引,
全然不顧面前兩人起勁的擺談。
放眼望去
周圍的茶客嗑瓜子的、打牌的……
都是在自己喝茶的“圈子裡”
表現得有滋有味!

在茶社裡打卡的各色人等是相當的多,
有誰拍到了好片,
馬上就會拿來交流分享,這在茶社裡


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朋友見了面,幾分鐘的熱情和寒暄以後,還是各自抱著手機在茶社裡“隔機”交流,或許這就是當下手機時代的魔咒,誰也逃脫不開!

還要說一下
鶴鳴茶社從開業到現在已獲得的獎牌證書不勝枚舉,
國家商務部授予的“中華老字號”銅質獎牌
就掛在茶社櫃檯牆上。
長期堅持在“老虎灶”上使用銅壺燒開水,
這也是鶴鳴茶社的傳統特色,也是長期留住茶客,
生意興隆的傳家寶。
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茶社也有一些改進,
例如為方便年輕人,
“掃碼付錢”的方式
也早就在茶社實行了。

作為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茶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

鶴鳴茶社今後無論怎麼發展變化,

我都相信,

它都將一如既往的為給成都老百姓和外來遊客提供一個更加舒適,更好的放鬆身心、聯絡情感、分享生活樂趣的修身養性場所而繼續努力!

(轉自:麻辣社區-沫月清風,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