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芯片“五雄爭霸”,誰將笑到最後?

從無線網絡基礎設施和基站到智能手機再到物聯網設備應用,這些芯片組有望簡化向 5G 通信的過渡。

5G 有望提供一個完全互聯的移動世界,其市場範圍從聯網汽車、智能城市、智能手機到物聯網(IoT)設備,無處不在。研究人員指出,5G 應用的加速需要設備和芯片組廠商的大力支持。令人驚訝的是,芯片製造商在過去幾年推出的一系列芯片組和平臺,已經為 5G 這場戰役做好了準備。


眾所周知,2019 年又被稱作 5G 元年,在過去的幾個月中,華為、高通、聯發科、三星、英特爾、紫光展銳等公司都紛紛發佈了自己的 5G 基帶芯片。

但直到 2019 年英特爾宣佈退出 5G 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全球研發出 5G 芯片的企業僅剩下了高通、華為、三星、聯發科和紫光展銳,其中華為、三星 5G 芯片往往用於自家產品,真正面向市場出售 5G 芯片的僅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

但如果想要在 5G 時代拔得頭籌,就必須要在基本功上做深做透,這兩個基本功,一個是 5G 的基礎能力,一個就是 AI 底層算法能力。

儘管 5G 時代,華為、三星、紫光展銳等芯片廠家奮起直追,但憑藉多年的競爭優勢,高通仍舊是眾多手機品牌的主要芯片供貨商。


截止目前,國內已經上市的 5G 手機已達五款,除了一款搭載華為 5G 芯片之外,其餘四款均搭載高通芯片。


從 2017 年至今的這兩年期間,高通幾乎壟斷了 OV、小米等全球主要手機廠商的芯片供應。此前,三星、蘋果、華為、小米、OPPO 這全球前五的頭部手機品牌甚至都曾是高通的芯片客戶。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華為自研芯片的不斷成熟,華為採購高通芯片比例已經開始逐年下滑。

蘋果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推出自研的 5G 基帶芯片這一消息也迅速霸佔朋友圈,儘管這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兒,依舊在業內掀起了一波高潮。

在未來 5G 主導的市場下,5G 芯片對於手機的重要性就如同心臟之於人一樣,只要掌握了這個核心技術,就會在市場上擁有更多的競爭力和話語權,蘋果很顯然想衝刺一把,試圖扭轉一下已經落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