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掠影」兵馬巷

話說,小編曾發有一帖《曾經輝煌的梁家巷》,有位叫“特色牛骨粉”的網友留言問:兵馬巷、伍家巷不知還在否?鄉下進城的小編連忙詢問度娘,方知這兵馬巷居然就在撫州一中附近,離我現住所僅百米,曾多次與之擦肩而過,可謂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那麼問題來了,一條巷子為何有如此威風的名字呢?撫州日報有篇文章寫過兵馬巷,如是說:

撫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分豫章郡之臨汝、南城兩縣地置臨川郡,此為撫州境區建郡之始,轄臨汝、南城、宜黃、安浦、南豐等10縣。隋開皇九年(589),廢臨川、巴山兩郡置撫州,撫州之名始於此。自古以來,撫州城就有“襟領江湖,控帶閩粵”之稱,經濟發達,地理位置重要。由於兵馬巷靠近城市西大門,唐宋以來,官方在此地駐紮了大量的兵馬,並在南北方向分別建築了城門,保衛城內人民的安全,故得名“兵馬巷”。《撫州市地名志》曰:“道光年間,人們為避兵災,於該處修了一條地洞,此洞寬而深,直通城郊,洞內可走兵馬,故稱‘兵馬洞’,後沿用為巷名。”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武裝經常隱藏在此巷,他們利用縱橫交錯、蜘蛛網般的巷子,同日軍打起巷戰,日軍進入此巷如同進了“迷魂陣”,像無頭蒼蠅似的只有捱打的份。

從高樓上俯瞰,黑色鍵頭就是兵馬巷與大公路交叉口

兵馬巷口

巷口高樓林立

轉角

轉角處

巷內

這好象是醫藥公司的宿舍

兵馬巷連接四中與一中,標準的學區房很多人租住

時常有學生在此穿梭

消防栓

轉角處

一幢房子上爬滿了爬山虎

挺有感覺的小房子

應該是主人特意種的

路過的行人不禁回望

中暑捉痧,這可是個獨門絕技。

一戶人家門口兩頭獅子很是威武。

兵馬巷另一端與學府路相連,巷口聊天的大爺大媽很是悠閒。

巷口便是繁華大街

兵馬巷另一頭有條叉路,路上有些許快要拆了的老記子。

兵馬巷小區

小區破舊的鐵門

另一側與撫州一中相隔

平地對面就是撫州一中

從一中往回望

好了,最後發一張百度地圖,讓你知曉下兵馬巷到底在哪。

你的記憶中還有什麼巷子讓你念念不忘呢?歡迎留言告訴小編,小編定會抽時間為你找尋,讓你看看它現在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