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好“領頭雁”築牢鄉村振興“橋頭堡”

建立村級組織帶頭人履職承諾制度,建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實行村級組織帶頭人日常調整任職、換屆選舉任職區級備案,做到“凡動必備”……為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對村級組織帶頭人的權力監督,23日,道外區召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推進會,出臺《道外區關於加強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十六條意見》《道外區關於實行村“兩委”成員資格條件聯審聯查辦法(試行)》等4個制度規範,讓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為提升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組織基礎,築牢鄉村振興“橋頭堡”。

“要鍛造一支心中有黨、時刻想著群眾、公平公正、講規矩守紀律、敢於擔當幹事,有‘紅心’、有‘仁心’、有‘公心’、有‘戒心’、有‘勇心’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道外區委書記關世勳說,“要抓好學習、制度執行和獎優罰劣的導向樹立,抓好力量凝聚,建強好班子,不斷夯實基層基礎,以強大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帶領村民發展致富。”

打好“五張牌”

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

村黨組織書記是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帶頭人,是發展的“領頭雁”,群眾的“主心骨”。為進一步強化黨的核心領導地位,切實擔負起黨在基層、在農村的全面領導職責,道外區委準確領會和認真貫徹市委決策部署,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打好指導督導、宣講宣傳、嚴審嚴查、規矩規範和制度機制“五張牌”,全力推進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

道外區委將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列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一號調研課題”,將推進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作為黨建工作頭等大事。由區委主要領導帶頭,21名區級領導全員包保40個行政村,有效指導、推動優化提升行動落地。在推進工作中,將選好、選準、選優村級組織帶頭人作為核心環節,把充分尊重民意、依法規範運作作為關鍵。截至11月4日,道外區40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選強配齊村“兩委”班子,把黨的領導“一根鋼釺插到底”。

管育並用考促結合

織密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管理全鏈條

村裡的“當家人”選出來了,如何當好家?村裡“兩委”班子補齊配強了,如何真正發揮“橋頭堡”作用?道外區出臺制度規範,以“管育並用、考促結合”舉措,織密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管理全鏈條。

實行選育管用“十六條”,織密全時段瞭解“動態鏈”。在“選人”上嚴格政治審查和聯審聯查,建立《政治審查檔案》,對政治素質差的實行“一票否決”。在“使用”上,充實村級後備人才庫,建立正向激勵機制,打通村級組織帶頭人上升通道。在“管理”上,將通過開展履職承諾、“四個一”活動,推行周碰頭、月例會、季度通報、述職評議等制度,保證鎮、村信息對稱,打通政策貫徹落實的“最後一公里”。在“培育”上,將實施素質提升計劃,建立輪訓制度,每年對村級組織帶頭人100%輪訓一遍。通過“十六條”,對道外區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有效地進行制度化建設和規範化管理。

推行小微權力清單,織密全領域規範“監督鏈”。指導團結鎮黨委結合實際工作運行中容易出現的漏洞和盲點,制定《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村幹部政治素質清單》及《村幹部負面清單》3個清單。通過漫畫和流程圖結合對應、圖文並茂的形式,對26條小微權力進行逐條解讀。尤其是在村級重大事項決策、財務管理、招投標事項管理、集體資產資源處置等方面,進一步釐清村級權力事項,明確行使邊界,將村幹部手中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由裁量權”,做到“該辦的不辦不行,不該辦的想辦也辦不成”,切實防止村級小微權力腐敗問題發生。

建立責任制考核辦法,織密全方位瞭解“考核鏈”。為進一步提高4個鎮黨委全面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督促各鎮黨委書記履職盡責,道外區制定出臺鎮黨委抓基層黨建責任制考核辦法。通過鎮黨委自查、責任區日常考核、述職評議、組織考核和綜合評定等五種方式,考核各鎮黨委加強村“兩委”班子隊伍建設、推動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轉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7項內容。同時明確了3個加分項目和8項扣分標準,進一步強化責任制考核的導向作用,從組織領導體系上保障村級集體經濟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引項目發展合作社

做好整體優化提升“後半篇文章”

道外區將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以建設“四個道外”為目標,以制度為籬,築牢管理之壩,做好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的“後半篇文章”,不斷提升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下一步,要將土地向合作社、種田大戶集約,把糧食種植結構調整為向高精尖、優質品種發力,大力發展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要引入項目、建設項目,通過項目實現一村一品、一村一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加快實現鄉村振興步伐,帶動全區東部迅速崛起,推動道外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