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原電池龍頭之億緯鋰能

國內二線動力電池廠是否有生存空間?


我們認為國內二線動力電池廠仍有生存空間。隨著國內新能源車補貼即將退出,海外動力電池廠近兩年加快了在中國的產能佈局,國內一梯隊電池廠寧德時代通過與上汽、廣汽、一汽、吉利等主流主機廠合資建廠來提前鎖定未來需求。內外夾擊下,市場普遍擔心國內二線動力電池企業未來沒有生存空間。我們認為國內二線電池廠在產品品質提升得到主機廠的認可下,仍有發展空間,原因如下:

1、新能源車未來將需求分層,應用場景不同,對電池的性能,技術路線有不同。高端車型追求高品質,中低端車型追求性價比。一方面,國內二線電池廠依託國內龐大的市場需求,能夠不斷試錯獲得快速進步,我們認為未來在中低端市場將有較強競爭力。另一方面,需求的多樣性給予二梯隊電池廠不同細分市場機會。

2、車企為保證供應的穩定性以及議價能力,會更加迫切尋求多個供應商來獲取主導權。


3、終端需求和參與主體的高端化推動供應鏈高端化,而龍頭電池廠商供不應求,部分車企電池供應過於集中。1)供應鏈高端化:2019 年是合資品牌推出新能源純電車型的起始之年,在此之前國內市場主要為自主品牌,隨著一線車企與合資品牌的發力,高端車型佔比持續上升,對電池的高端需求進一步加速;2)優質產能不足:寧德時代平均產能利用率接近 90%,三四季度保持滿產滿銷;3)電池供應較為集中:上汽與吉利的一供佔比分別為 90%和 80%,海外市場由於國外巨頭的車型剛剛啟動,電池供應往往集中在日韓電池上的一家或兩家,相對更為集中

以大眾、戴姆勒為代表的廠商在當前階段迫切尋找多方供應,給二線廠商帶來機會。國際市場上,大眾核心供應商 LG 產能不足,奧迪下調首款電動車年產量預期。大眾為能提前掌控電池生產進程,保證電池供應,尋求 Northvolt、SKI、三星 SDI、CATL作為戰略伙伴。同樣,戴姆勒也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優勢的動力電池供應商,除了韓國SKI、松下、三星等日韓電池供應商之外,戴姆勒新增寧德時代和億緯鋰能,進一步優化了其電池供應商體系因此。

因此,車企尋求平衡供應鏈風險,將給優質的電池廠充分機遇。




國內外動力電池需求,2020年是爆發節點

綜合判斷 2019-2021 年國內新能源車的總體產量在 150.6 萬輛、208.8 萬輛、275.8萬輛,動力電池需求 77.6GWh、100.8GWh、136.3GWh。

2019-2021 年海外新能源銷量 134.0、220.0、312.4 萬輛,對應動力電池需求 54.4、85.4,121.3GWh。


我們預計,2020 年下半年到 2021年,海外傳統車企將先後推出比較具有競爭力的新車型甚至新平臺,因此,2019-2020年,戴姆勒、寶馬、雷諾、現代、通用等將陸續確定其 2021 年後車型的電池供應鏈。







動力電池封裝

(形狀)路線,圓柱、方形、軟包暫無明顯的替代關係。






當前,全球的動力電池供應鏈競爭,主要圍繞寧德、松下、LGC、三星 SDI 四家企業展開,另外軟包領域的 SKI 進展較快。但由於松下三元圓柱形的侷限性,大部分車企的供應鏈選擇,又主要圍繞 LGC、CATL、三星 SDI 以及 SKI 展開。



CATL、三星SDI 主要為方形硬殼路線,LGC、SKI 主要為軟包電池。

圓柱電池

特斯拉選擇圓柱電池的核心原因在於圓柱封裝形式的鋰電池超過 20 年的量產歷史,工藝相對成熟,一致性最高。特斯拉 Model S 的電池包由 7000 多枚 18650 圓柱電池組成,每個電池單體封裝在金屬槽中,可以減少由機械振動、熱循環與充放電導致的單體破損。



軟包電池捲土重來

是因為一致性差與成組效率低的問題已經逐步解決,其天然在能量密度與安全性方面的優勢愈加凸顯。

1)安全性:軟包鋰電池只是液態鋰離子電池套上一層聚合物外殼。在結構上採用鋁塑膜包裝,在發生安全隱患的情況下軟包電池最多隻會鼓氣裂開,不會像鋼殼鋰離子電池發生爆炸。自 2010 年推出以來,遍佈全球的 34 萬輛日產 Leaf 共計行駛了超過 70 億公里,至今並未出現動力電池方面的嚴重事故。

2)一致性改善:而與另外兩種形式的電池相比,軟包電池曾經具有的一致性較差、成組效率較低以及導入高鎳正極材料時容易脹氣的問題,也隨著生產工藝的提升、生產效率的提高以及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相較於過去有了極大的改善,這也是越來越多的電池企業開始生產,以及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導入軟包電池的原因。


2018 年國內軟包電池滲透率約為 13.4%。2018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軟包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 7.62GWh,同比增長 60.73%,佔總裝機電量的 13.4%。儘管軟包電池具備多項優勢,但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滲透率僅有 13%左右,


主要原因有二1)成本高:軟包電池核心材料鋁塑膜國產化程度低,主要依賴進口,導致成本較高;

2)工藝難度高:軟包電芯通常採用疊片工藝而非卷繞方式,在疊片模切過程中,傳統五金模切機往往造成衝切斷面出現毛刺、易掉粉問題,導致極片質量不好,嚴重影響成品電池安全性能,同時殘留的粉塵在複雜的使用環境下,容易造成電池內部短路,輕則縮短電池壽命,重則導致電池出現安全問題。


供給端來看,國內眾多動力電池廠商正加速佈局軟包電池。從全球範圍來看,軟包動力電池技術的第一梯隊主要是日韓企業,如 LG 化學、AESC、SKI 等。

從國內來看,目前佈局軟包電池的動力電池廠商數量多達 29 家,其中目前具備量產軟包電池的廠商主要有北京國能、孚能科技、萬向 A123、微宏動力、捷威動力、億緯鋰能、卡耐新能源等。





國內動力電池企業

2018 年比亞迪和 CATL 合計佔市場份額達到 63.6%,雙寡頭的格局逐步形成。

根據合格證數據,2019 年前五月份,國內動力電池裝機總量 5.5GWh,寧德時代三元與鐵鋰裝機量分別佔比 48.1%、38.8%,比亞迪三元與鐵鋰裝機量分別佔比 18.4%、21.1%,二者合計 63.4%。

公司動力電池裝機排名穩步提升(單位:MWh)



億緯鋰能

公司的主營業務:

公司以後的業績增長方向主要在,軟包動力電池+消費電池領域


以及主要客戶:


億緯鋰能,磷酸鐵鋰動力電池,2.5GW+3.5GW(儲能電池)

磷酸鐵鋰電池除了商用車領域,電動船舶和儲能提供未來增量市場。

公司目前具備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產能 2.5GWh,



鐵鋰板塊已經盈利,明年新產能開始投放。湖北金泉子公司(鐵鋰為主,含部分三元圓柱電池)上半年收入 10.2 億元,利潤 0.82 億元,該公司已經在持續盈利。公司現有鐵鋰電池已有一定競爭力, 2018-2019 年盈利在 1.5-2 億元水平,客戶結構較穩定。隨著公司 3.5GWh 新鐵鋰產能投運


客戶:2019 年 1-7 月,億緯鋰能動力電池裝機約 0.76Gwh,佔比 2.2%;客車領域客戶主要為:南京金龍(佔客車領域出貨量 59%)、東風、吉利商用車等,出貨量 603Mwh

2018 年 8 月,公司公告獲得中國船級社型式認可證書,成為國內最早一批佈局電動船市場的動力電池企業。公司率先研究船用動力電池的設計原則及其標準化,率先通過了中國船級社 CCS 認證,目前總裝機量已超過 50MWh,裝機數量超過 200 多艘,國內 90%以上電動船舶配套億緯鋰能電池解決方案。





億緯鋰能,軟包三元鋰電,動力電池

2018 年國內軟包電池滲透率約為 13.4%。2018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軟包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 7.62GWh,同比增長 60.73%,佔總裝機電量的 13.4%。儘管軟包電池具備多項優勢,但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滲透率僅有 13%左右,

公司2020年中9GW,年底權益產能14GW,2021年底19-21GW

2018 年 8 月 4 日 與 Daimler AG 簽訂鋰離子電池供貨協議,協議期限至 2027 年 12 月31 日,戴姆勒有權在一年的期限內延長本協議一次

億緯集能的軟包三元電池產能總共規劃兩期,其中一期 3GWh 已經投產,二期5.8GWh ,能以配套現代起亞集團 6 年 13.48GWh 的訂單。在 2019 年 3 月開始建設,公司預計 2020 年 6 月投產。


客戶:

2019 年 1-7 月,億緯鋰能動力電池裝機約 0.76Gwh,佔比 2.2%;公司目前乘用車領域客戶主要是一汽、鄭州日產,出貨量約 1.16MWh



2019 年 9 月 25 日,公司公告(編號:2019-136)公司或子公司億緯亞洲擬與 SKI 簽署《合資經營合同》,本次公告,標誌著今年 5 月 15 日公告的落實,即投入不超過 35 億元與 SKI 成立 50%:50%股權的合資公司,合資建設 20~25GWh 動力電池產能,面向海外以及國內整車客戶。公司在答深交所問詢函(編號:2019-140)中詳細說明了項目進度:合資項目分期建設,

其中一期計劃建設 10GWh,預計於 2019 年三季度開始動工,2020 年底量產,建成達產後預計新增年產 10GWh 產能。

二期計劃建設 10~15GWh 的動力電池,預計 2020 年中開始動工,2021 年㡳量產,建成達產後預計新增年產 20~25GWh 的動力電池產能,本次設立合資公司已有確定的訂單。


SKI 是一家迅速崛起的軟包電池巨頭,海外客戶基礎好。SKI 是韓國迅速崛起的軟包電池企業。18 年 SKI 的產能僅為 4.7GWh,根據 SKI 的規劃,19 年起,其在中國、匈牙利、美國均有新增產能,預計到 2022 年,SKI 的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 29.5GWh(不包含與億緯合作的億緯集能產能)。SKI 大幅擴產的底氣來自於豐厚的客戶資源。2011 年起,SKI就已經為現代起亞、戴姆勒供貨。2018 年底,大眾 MEB 平臺將 SKI 納入核心供應商,SKI 將為北美地區供應電池,並向大眾汽車集團在歐洲生產的純電動汽車供應部分電池。



公司有望藉助軟包三元實現彎道超車。國內由於龍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以方形路線為主而孚能、卡耐、捷威等軟包電池企業體量尚小,且大多未實現對一線乘用車客戶的大批量供應,因此國內軟包電池整體基礎偏薄弱。


國內外競爭對手

供給端來看,國內眾多動力電池廠商正加速佈局軟包電池。從全球範圍來看,軟包動力電池技術的第一梯隊主要是日韓企業,如 LG 化學、AESC、SKI 等。

從國內來看,目前佈局軟包電池的動力電池廠商數量多達 29 家,其中目前具備量產軟包電池的廠商主要有北京國能、孚能科技、萬向 A123、微宏動力、捷威動力、億緯鋰能、卡耐新能源等。




億緯鋰能,方形三元

目前方形三元仍處於客戶驗證階段,假設暫不考慮方形三元的出貨。




公司動力電池銷量以及主要客戶:2019 年 1-7 月,億緯鋰能動力電池裝機約 0.76Gwh,佔比 2.2%;

公司目前乘用車領域客戶主要是一汽、鄭州日產,出貨量約 1.16MWh;

客車領域客戶主要為:南京金龍(佔客車領域出貨量 59%)、東風、吉利商用車等,出貨量 603Mwh;

專用車領域出貨量 157.7MWh,客戶相對分散,主要以吉利、東風為主。




消費小電池聚焦兩大細分藍海市場

公司消費鋰電池主要分為小型消費電池與 18650 圓柱電池。

1)前者用於可穿戴、藍牙、電子煙等,主要是小型軟包電池。型號眾多,定製化設計,產品價格較敏感。該領域競爭相對於手機電池、平板電腦電池更為溫和,市場規模也可觀;

2)18650 圓柱電池,原計劃用於動力電池,後逐步轉為消費電池,應用場景主要以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為主,特點是高度標準化統一,產品價格比較敏感。

主要客戶:



圓柱三元電池切換至消費電池,公司具備 3.5GWh圓柱三元產能

電動自行車中圓柱電池開始替代傳統鉛酸電池,若電動自行車完全採用鋰電池,可以新增 30Gwh 規模,當前滲透率不足 7%。

以小牛電動車為例,鋰離子替代鉛酸電池,按照每輛車 1.5 度電計算,續航里程可由 40km 提升至 100km,小牛電動車 2018 年銷量 33.96 萬輛,需要 0.51GWh。電動自行車年銷量穩定在 3000萬輛以上,單車容量約為 1KWh,則 3000 萬輛電動自行車潛在 30GWh 需求。而目前國內電動自行車鋰電池需求僅不足 2GWh,滲透率低於 7%。

全球前五電動工具廠商鋰電池需求量 10GWh,鋰電池在電動工具使用上從 3 串發展到 8-10 串,應用數量成倍增加。2017 年無繩電動工具市場空間超過 150 億美元,預計 2020 年無繩電動工具市場空間將接近 200 億美元(CAGR10%)


目前公司客戶包括

TTI、格力博、小牛等大客戶。根據公司調研資料,TTI 目前每年的電池需求量為 4 億隻,而公司預計 19 年的供貨比例僅為 10%左右,因此未來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圓柱三元電池切換至電動工具、平板車等領域。公司圓柱三元此前面向市場空間受限、受補貼影響較大的物流車和部分低端乘用車客戶。18 年上半年,公司及時調整轉向盈利和現金流均較好的電動工具以及電動平板車領域。

公司的競爭對手:

目前市場上專注圓柱三元以及電動工具的可比公司是天鵬能源(澳洋順昌子公司)。天鵬能源 18 年基本轉向電動工具市場,18-19H1 毛利率分別為 24.36%,23.02%。


小型消費電池

除手機、平板電腦主流消費電子以外,其他 3C 領域鋰電池較快的增速,市場空間在50 億元以上。藍牙、可穿戴、電子煙領域難以統計,以高工鋰電 3C 消費其他數碼產品為例,不包含 3C 領域的手機、平板電腦、移動電源、筆記本電腦等,2017 年中國的“3C 其他”需求為 2.6Gwh,

由於該領域的銷售一般以“顆”計算,很少按照帶電量來計算,單價一般比較高,估計該領域銷售額和市場空間在 50 億元以上,且保持較高增速。


智能穿戴產品出貨量大,品類多,推動消費電池的需求,根據 IDC預計,至 2022 年,智能可穿戴市場出貨量將達到 1.90 億臺,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1.6%。Canalys 預測,2018 年末,全球智能音箱的用戶量突破 1 億,未來幾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 2020 年達到 2.25 億,並有望在 2022 年超過 3 億。P&S Market 預測到 2023年電子霧化器有可能達到年銷售 48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3,044.54 億元)的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速達到 25.99%。


用於 TWS 無線耳機的金豆電池將成為明年新的業績增量來源

小小一個電池,難倒全球頂級廠商。三星SDI、LG 化學、ATL等廠商目前在紐扣電池上積累較少、技術薄弱,紐扣電池的競爭主要在億緯鋰能、紫建電子、瓦爾塔、鵬輝能源四家公司之間展開。

億緯的產品性能和瓦爾塔接近,優於國內其他廠家。從產品性能來看,我們選擇了瓦爾塔、億緯鋰能、紫建電子、鵬輝能源等四家相同型號的1254產品,僅有紫建採用疊片技術路線,可以發現紫建的產品容量低於其他三家,在放電倍率下,鵬輝能源的低於瓦爾塔和億緯鋰能,億緯的產品性能和瓦爾塔全面接近。

現有競爭格局分析

1、國外高端:蘋果、三星、BOSE等頂級廠商,基本採用瓦爾塔產品,億緯已經順利拓展了三星作為自己客戶;德國瓦爾塔產能緊張,僅滿足AirPods Pro需求,三星慘遭斷貨,導致三星將訂單轉移至億緯。

2、國內中高端:華為、OPPO、VIVO等廠商,基本採用紫建的產品,JBL等採用鵬輝產品;

3、國內中低端:小米、漫步者、白牌廠家,對價格要求較低,大部分採用軟包電池。

此前國內中、高端,均採用紫建電池。主要是紫建在2018年就消除了專利風險,而同期億緯在國內、外的進行詳細、嚴格的專利評估,在專利評估未完成之前,不敢貿然投入;2019年初,億緯的專利評估通過,開始大規模投入,迅速拿下三星大部分訂單,加上億緯的卷繞產品性能比鵬輝、紫建更加優越,我們判斷後續億緯將佔據大部分高端市場。

同時,和瓦爾塔相比,公司性能接近,產能更大,成本更低,具備強大的競爭力。


紐扣電池金豆產能快速擴張:2019年以來,公司快速加大產能投入,2019年9月,已經形成100k/d的產能(年化產能為0.4億顆),2020年1月,公司產能可達380k/d(年化產能接近1.4億顆),2020年9月公司產能達到660k/d(年化產能2億顆)。

2020年,預計億緯出貨量將位居全球第一。預計2020年鵬輝出貨量為3000萬顆,瓦爾塔為5000萬顆,紫建為6000萬顆,億緯將高達到8000萬顆,位居全球第一。


2019年預計公司金豆電池銷量為800萬顆,實現利潤6000萬元以上;預計2020銷量8000萬顆,實現利潤為3.74億元,2021年銷量為2億顆,實現利潤8.4億元。

注:我們在2019年11月14日發佈的《TWS電池再造一個億緯》的報告中對金豆電池的2020年出貨量預計為5000萬顆,基於公司突破專利封鎖以及優異的產品性能,本次我們上修為8000萬顆。





鋰原電池,億緯鋰能國內龍頭地位

目前國內市場份額佔比 60%,毛利率維持在 40%,整體盈利能力較強。

國內鋰原電池國內市場規模約 20 億元,全球市場不超過 15 億美元,市場空間增長緩慢,公司鋰原電池國外主要競爭對手有三家,分別為法國 SAFT、以色列 TADIRAN 以及日本 MAXELL 公司,海外競爭對手普遍聚焦於所屬地域市場。



一次鋰原電池主要包括三種:鋰亞電池、鋰錳電池、鋰鐵電池。鋰亞電池:即鋰-亞硫酰氯,比能量最高,420Wh/kg 以上,最高可達 650kw/kg,但是電流小,用在智能儀表(電錶)、汽車 TPMS 系統、遠程監測系統電源、軍事武器和通訊設備。

鋰錳電池:即鋰-二氧化錳,比能量較高,在 200Wh/kg 以上,電流較大,煙霧報警器等安防產品(9V 鋰錳電池)、不停車收費系統等 RFID 產品(軟包裝鋰錳電池)、電腦主板、電子玩具、照相機、智能儀表等。

鋰鐵電池:即鋰-二硫化鐵,其標稱電壓為 1.5V,因此可以更換相同尺寸的鹼性電池、鎳氫電池、碳性電池、鋅銀電池,以此作為普通便攜消費電子設備的能源。


億緯鋰能:

國內競爭對手普遍規模較小,公司收購武漢孚安特,優化鋰原電池產品結構,強化鋰原電池領先地位。公司國內競爭對手除了已被收購的孚安特以外,還包括成都建中、瀚興日月。2017 年底,公司以 1.5 億元投後估值收購孚安特全部股權,2017 年併入營收 3,936 萬元。孚安特具備年產 8000 萬隻鋰原電池的生產能力,主導產品為鋰亞硫酰氯(3.6V)與鋰二氧化錳電池。主要應用於石油行業井下高溫隨鑽測斜儀、電子壓力計、流量表、智能儀表、GPS、TPMS 等民用系統。


鋰原電池的成長空間主要在於以下領域:

1)智能電錶的更新需求:智能電錶生命週期 7-8 年,智能電錶 2010 年開始普及,2016 年開始國網招標量逐步下滑。2018 年開始更新需求興起,預計未來每年招標數量增速 20%。

2)車載緊急呼叫系統 E-call:E-call 作為保證乘客安全的重要設備,需要使用獨立鋰原電池,汽車裝配 E-call 將成為趨勢,預計未來大範圍推廣。

3)以煙霧報警器為代表的安防設施:歐美多數地區通過立法要求煙霧報警器使用長壽命電池,國內針對性措施也在啟動中。

4)無線傳感器等其他 5G 物聯網場景。


公司的主要客戶



鋰原電池未來的增量點

短期ETC 電源將貢獻重要收入增量,中長期物聯網領域開拓值得期待

國內智能電錶迎來更新潮,海外市場進一步開拓,公司智能表計需求穩步增加。國內智能電錶需求增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國網在 2009-2015 年完成上一輪智能電錶改造,截至 2018 年,在運智能電錶約 4.6 億隻。智能電錶產品壽命在 6-8 年,上一代智能電錶已進入更換週期。另一方面,國網大力推進泛在建設,需要新一代智能電錶來匹配泛在建設需求。我們認為受更換潮和泛在建設需求推動,20-22 年智能電錶招標有望穩定增長。

根據國家電網電子商務平臺數據,2019 年電錶招標 7391 萬隻(同比+34.46%)。公司海外市場開拓也有新進展,根據公司 18 年報,國際大客戶的認可增加了需求。


ETC 需求短期激增,公司的“鋰亞+SPC”方案市佔率高。2019 年 5 月,《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規定:到 2019 年底,全國 ETC 用戶數突破1.8 億。根據交通部官網信息,截至到 2019 年 6 月底,國內 ETC 用戶數為 8435 萬人左右,則可以推測 19 年下半年的新增 ETC 用戶數約 9000 萬。根據公司官網信息,截至 8月 14 日,公司開發的“鋰亞+SPC”鋰電池複合電源成為國內 ETC 電源主流方案,為國內超過 70%的 ETC OBU 提供電源產品。

我們預計 19-20 年公司 ETC 用電源收入分別達到 7.2 億,6.68 億。根據公司調研信息,公司 7 月份開始批量供貨。按照 70%的市佔率,我們預計公司 19 全年 ETC 的交付量 6000萬套。假設 ETC 電源使用壽命 5 年,到期後一次性替換,公司的市佔率維持 70%不變,

我們預計 20-21 年公司的銷量將達到 6680 萬套,3014 萬套。根據公司調研信息

,公司7-8 月單套電池價值約 9-11 元,後續由於產能供不應求,產品漲價 20%-30%。因此,我們假設 19 年單套均值為 12 元,20-21 年價格迴歸正常狀態,假設為 10 元/套,則 19-21年的 ETC 電源收入分別為 7.2 億,6.68 億,3.01 億。



募投新產能投放,物聯網領域開拓帶來未來增量。根據公司調研信息,

公司投資 5 億元在湖北荊門建設的 30 萬隻/天的鋰錳電池產能 19 年下半年開始投產。從長期看,5G 的商業化將推動物聯網發展,而各種需要信號傳感的場景都有鋰原電池需求。鋰錳電池在車載TPMS、射頻識別 RFID 上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因此鋰錳電池的產能釋放有望給公司帶來業績增量




億緯持股麥克韋爾 37.55%的股權

麥克韋爾是全球電子霧化器龍頭(因為電子煙的禁止銷售會有業績影響,但是大麻不影響)




麥克韋爾是全球電子霧化器龍頭。麥克韋爾成立於 2006 年,是專業從事電子霧化器和開放式電子霧化設備 APV 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科技創新型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霧化設備研發、生產企業之一。公司目前的業務包括 ODM 和自有品牌 APV 兩大板塊。ODM 業務即為給國內外大型菸草公司以及新型品牌電子煙公司提供應用公司專利技術的電子霧化產品。公司 APV 事業部下的自有品牌 Vaporesso 2015 年創立,目前系列產品主要在海外市場銷售,並且已經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和終端客戶影響力。

下游應用領域除了霧化電子煙,公司霧化技術在加熱不燃燒產品以及醫療等其他應用領域產生諸多新的應用場景。17 年,日煙的加熱不燃燒產品 Ploom 開始使用麥克韋爾的陶瓷發熱體技術,該技術繞過 IQOS 現有的技術路線,取得較好的使用效果。公司給日煙的銷售額(包含 logic 和 ploom 兩個產品)從 17 年的 3.07 億元增加至 18 年的 4.08 億元。18 年公司第一大客戶 Jupiter Research LLC 為美國霧化器銷售商,用於霧化工業大麻,為 4.19 億元,同比增 243%,第四大客戶 KIM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為美國醫用用品公司,用於醫藥大麻霧化。


政策逐步轉暖,美國電子煙市場有望轉暖。11 月 18 日,美國多家媒體表示特朗普考慮到 選民、經濟、就業等影響,已暫時撤回調味電子菸禁令。自 9 月 11 日特朗普表示在未來 一個月內頒佈禁止調味電子煙以來,其連續兩次推遲簽署禁令,或許意味著調味電子菸禁 令將無限期擱置。我們認為禁止令的擱置,利好美國小煙銷售,小煙市場有望修復。


根據上述測算,中性預計麥克韋爾 2020 年業績為 23.8 億元,同比下滑 7%,以 37.6%的持 股比例計算,貢獻億緯鋰能 8.94 億投資收益,樂觀預測麥克韋爾 2020 年利潤為 34.9 億元, 同比增長 36%,貢獻億緯鋰能投資收益 13.09 億元。





盈利預測和評級


風險提示

1、 新能源車產銷不及預期,導致動力鋰離子電池盈利不及預期

公司的磷酸鐵鋰電池面向國內的新能源客車市場,若新能源客車出貨量不及預期,則會導致公司鐵鋰電池出貨量低於預期,同時,開工率不足時成本將提升,從而導致盈利不及預期。公司的軟包三元電池面向戴姆勒、現代-起亞等海外大客戶,雖然公司收到大客戶的定點項目通報,但是實際訂單落地存在不確定性。

2、 新建動力鋰離子電池產能調試進度不及預期,動力電池行業競爭加劇

公司未來要新建 7.5GWh 軟包三元電池以及 1.5GWh 方形三元電池產能,到 2019 年底,公司規劃軟包三元電池產能達到 9GWh,方形三元達到 3GWh。公司在軟包三元和方形三元的供貨經驗仍然偏少,因此,新建產能投放後,仍將面臨調試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