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广东云浮市,风景如画,民风淳朴


1934年,云浮的市场。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与肇庆、佛山、江门、阳江、茂名以及广西梧州接壤。先秦时期,云浮市境为百越地。秦朝统一后,云浮一部分属桂林郡,另一部分属南海郡管辖。


1937年,云浮屏风山美景。西汉初年,云浮属南越国。汉武帝元鼎五年灭南越国,于次年设临允县,为现在云浮市境内昨早的县级建制。
1936年的云浮,市场上赶集的人们。“云浮”作为地名,最早见于唐朝。唐武德四年,置勤州。天宝元年,朝廷下令将各州一律改称为郡,勤州改为云浮郡,治所在富林县,即今天的云安区富林镇。
1936年的云浮,市场上的情景。北宋开宝五年,将唐朝时设置的各州县进行裁撤和并,整合成一州两县,及新州和泷水县及新兴县。元朝至元十六年,改为新州路。
1937年,云浮,市场中的小贩。明洪武二年,撤新州,新兴县直属广东布政使司。泷水县自开宝六年至明代万历四年,共存在长达六百多年。
1936年,云浮,一名赶集回家的男子。明万历三年,明朝统治者在镇压罗定、郁南一带的农民起义后,析德庆州和新兴县新置东安县。1915年,因与湖南和四川二省的东安县重名,广东东安县改名为云浮县。
1936年,云浮,一辆运送货物到西江边的卡车。
1932年的云浮,几名男子正在展示捕获的华南豹。
笔架山蟠龙洞远眺。
1935年,云浮乡村传统的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