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古老,且民风淳朴,民俗独特的一个较大村堡,河北蔚县上苏庄

 上苏庄,位于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东南山脚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取名“上苏庄”,“上”与原来的“底”相对,取“上走”之意,“苏”取万物复苏之意,它是宋家庄镇辖区中最为古老,且民风淳朴、民俗独特的一个较大村堡。


 上苏庄的建立,已有450多年,堡墙、堡门和堡内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俯视上苏庄古堡其形状恰似打击乐器的镛锣模样。东西南北交错的街道是镛锣的框架,一幢幢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好象一只只镛锣挂于框架之上。所能,上苏庄堡也叫“镛锣堡”。堡内明代四合院建有44所,清代四合院建有22所。


这些四合院除了都有明清两代民居建筑风格处,独特的是每个四合院又有所不同,各具特色:有的是连环院,有的是里外院,有的设有过厅,有的建有前廊,有的青砖灰瓦朴实无华,有的雕梁画栋雄宏豪大……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赵家院落的二门内还建有“仪门”(迎接贵宾的门,平时不开,来人绕行两边。女眷更不能从此门经过)。这在明清时代普通居民建筑中是很少见的设置,很有保护价值。



上苏庄堡内的地形东高西低,落差很大,条条街巷又用山石铺就,泄洪十分方便。无论是大雨小雨只要一落地,很快僦顺势流出堡外。每逢雨天,街巷中的流水通过一块块山石铺就的台阶式路面,总会发出哗哗啦啦悦耳动听的响声。因此,人们又反上苏庄堡内街道叫作“响堂街”。“响堂”是这一带百姓对演奏音乐的厅堂的方言俗称。也就是说,雨天落下的流水在上苏庄堡内街道上有声有色的流淌,宛如是在演奏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故曰“响堂街”。


  这“镛锣”堡的设计,“响堂”街的形容,为上苏庄村堡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暇想。

上苏庄这一古老的村堡,留给后人诸多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和淳朴而独特的民俗,电视剧《敌后武工队》、《亮剑》、《飞》、《狼毒花》等就是看上了上苏庄古堡的古文化氛围,在这里拍摄了大量镜头,使这原生态古村堡形象展现在了全国的荧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