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最有希望的港口在哪里?东港?还是沈家门?


NO.1


毫无疑问,舟山的旅游业向来是重量级产业,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舟山旅游业有多发达。

2017年,舟山的境内外游客总人次在5500万左右!而全舟山2017年的常住人口仅116万,比例为47:1,等于一个舟山人一年要接待47个游客。而同期的上海呢?2018年上海接待游客总人次为3.34亿,常住人口2415万,比例为13.8:1,也就是一个上海人一年接待游客13.8人,仅为舟山的1/4左右

然而另一组数字也很值得关注,也是2018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人次超890万!而舟山2017年仅有入境游客34.43万,前者境外游客占比达2.3%左右,而舟山仅为0.6%。这是一组存在较大反差的数字,说明舟山的旅游市场依然是一个偏向境内游的市场。


去年舟山曾发布一组报道,一个俄罗斯游客在舟山旅游,发现沿途英文标识极少,很多接待点也缺乏懂英语的工作人员,这属于软件方面的缺失。而硬件上,人们熟悉的国际休闲港口大多有

帆船、游艇、飘着音乐的漫吧、无尽的美食、漂亮的建筑、各种休闲娱乐设施,以及繁华的商业街路边喝着咖啡轻声交谈的人们

像那些著名的国际休闲码头,加利福尼亚Santa Monica Pier(圣莫妮卡码头)、旧金山Fisherman's Wharf(渔人码头)、英国Canary Wharf(金丝雀码头)、百慕大Kings Wharf(国王码头)、新加坡克拉码头、澳大利亚Sorrento Quay(索伦多码头),都有类似这样的场景,然而舟山哪座码头拥有类似的设施呢?

这似乎也与舟山世界级港口的地位不符。而哪里又能肩负起舟山成为世界级休闲码头,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任?或许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码头拥有这样的可能。

沈家门。


NO.2


舟山著名学者王文洪曾在两年前的一篇论文中表示:沈家门凭借渔港优势、避风港优势、自然风光优势、渔场文化优势,完全可以建成为国际级休闲渔港,因此强烈建议沈家门能从传统渔港向休闲渔港转型。

这个说法不无道理。沈家门确实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

首先是区位上,处于沈家门-朱家尖-普陀山,长三角顶级旅游组团。

三大景点全部属于普陀区,而普陀区2017年接待游客总人次达3281.29万,也就是说,2017年60%来到舟山的游客都去过普陀区,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比例。其中的沈家门半升洞码头历来是去往朱家尖和普陀山的不二之选,常年热闹非凡,游客穿梭不绝。


其次,沈家门拥有一个无比荣耀的光环——世界三大渔港之一!与秘鲁的Callao和挪威的Bergen两大世界闻名的国际渔港齐名,绝对是舟山不可多得的国际名片


再有,沈家门的半升洞码头历来是携程和马蜂窝上的网红景区。尤其是半升洞67铺,几乎就是海鲜的代名词,去舟山吃海鲜的必达之地!

据说最旺季节,等着吃半升洞夜排挡的队可以蜿蜿蜒蜒长达好几百米。

凭借这些无与伦比的旅游优势,在2016年召开的浙江省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现场会上,沈家门渔港小镇成为唯一入选浙江省首批20个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的示范点。

可见沈家门在舟山诸港口中的显赫地位,因此也成为当下舟山的重点升级改造区域!


NO.3

为建设好沈家门,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潘晓辉也曾在2017年做出"打造普陀湾、辉煌沈家门"的指示——重点支持扩建沈家门中心渔港、普陀虾峙一级渔港、台门一级渔港,推动形成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海上游乐、休闲度假等为特色的渔港经济区,全力打造"时尚全景渔港、魅力东方渔都"。

总体规划为"一港五区"。"一港"即沈家门渔港,依托沈家门渔港资源条件,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交融的一港两岸蓝色景观带;"五区"指渔业服务区、渔贸休闲区、渔都生活区、渔港度假区、渔文化体验区。

此外还有渔港特色街区、普陀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园、青龙山城市公园、灯塔渔港文化公园、半升洞渔人码头、渔港印象等22个重点打造项目。投资10亿余元打造渔港美食休闲、旅游度假、商务办公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区;投资4亿元建设渔港风情街、海鲜美食街、渔港购物街、渔文化历史街。最终建成一个集商住、办公、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海湾地标!和以沈家门十里渔港为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滨海生活区。

为实现沈家门的国际渔港形象,蒲湾村、教场村、墩头区块已于2017年被拆建改造。位于半升洞片区的鲁家峙至东港公路建设、67铺夜排档改造提升、半升洞客运站改造、智能立体停车库建设等项目已同步启动。·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沈家门将会实现一次涅槃式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