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地球深部進軍!中國鈾資源科學探測最深孔開鑽

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創新大會上講話指出:地球內部可利用的成礦空間分佈從地表到地下1萬米,向地球深部進軍是我們必須解決的戰略科技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為深部鈾礦探測指明瞭方向。對於中國核地質科研工作者而言,發現和突破更多的鈾資源是現階段面臨的重大而艱鉅的任務。

深部科學鑽探是探索深部鈾資源的望遠鏡。12月15日,我國鈾資源探測領域設計施工的最深孔——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開鑽儀式在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相山鈾礦田順利舉行。

“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項目是核地質系統向深部找礦進軍的一大戰略舉措。”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項目總負責人李子穎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的實施對獲取深部地質結構和鈾多金屬成礦信息,全面提升核地質深部探測技術和鑽探工藝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相山礦田作為我國最大的火山岩型鈾礦田,對我國鈾資源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山礦田目前勘探主要限於淺表,對深部成礦環境和成礦條件研究涉及較少。深部科學鑽探是探索深部鈾資源的望遠鏡,對大型熱液型鈾多金屬礦深部成礦理論研究,鈾成礦的極限深度、深部構造和地質體及重要成礦要素界面識別,深部鈾礦化示蹤,深部找礦模式和綜合預測模型構建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的推動作用。

項目團隊將通過開展相山鈾礦田深部成礦環境三維立體探測,揭示深部鈾多金屬資源成礦條件,構建3000米深度成礦信息識別技術,為大深度鈾多金屬找礦提供技術示範,進而推動和指導我國鈾及多金屬礦深部找礦勘查工作。通過項目實施將全面提升和突破鑽探工藝技術、高精準深部探測技術、高溫高壓環境下井中地球物理測井技術等成套技術水平。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中核地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核大地礦業勘查開發有限公司、中國鈾業有限公司資源勘查部、江西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核工業261大隊、核工業270研究所以及中核撫州金安鈾業有限公司等各單位領導和項目組人員40餘人參加開鑽儀式,共同見證了鈾礦領域深地探測研究的重要時刻。

攝影:王勇劍 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