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拿這個獎,沒人敢不服

今日,金球獎頒獎禮舉行。

湯姆·漢克斯獲得終身成就獎。

1956 年出生的他,如今已經 63 歲了。

在好萊塢的名利場混跡幾十年,卻始終保持著超高的人緣與口碑。

被公認是「美國人最喜愛的電影明星」,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與號召力。

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

其早年代表作《阿甘正傳》是很多國人心目中的經典,慰藉了很多陷入低谷的靈魂。

來,放個片頭曲回味一下。

Forrest Gump SuiteAlan Silvestri - Forrest Gump - The Soundtrack

更可貴的是。

老當益壯的漢克斯,近年來也依然活躍在電影圈。

他是《玩具總動員》裡的胡迪,是《華盛頓郵報》裡堅持新聞自由與正義的主編,也是《薩利機長》裡冷靜睿智的美國英雄。

今年,他再次帶來了一部優秀作品——

《鄰里美好的一天》

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rhood

最近,湯姆·漢克斯頻繁被媒體稱呼為「美國老爹」。

因為他包容慈愛又搞怪頑皮(還忒能掙錢),是很多人理想的父親形象。

當眾偷 ipad 可還得了

而他在此次影片中的角色,也有著「美國老爹」之稱——

羅傑斯先生。

其原型人物,是在美國風靡 30 多年的兒童電視主持人。

咱們國人或許不熟悉他。

但對美國人而言,羅傑斯先生的影響堪稱是基因式的。

美國人那種骨子裡的樂觀,不管你怎麼嗶嗶老子就是賊牛逼的勁兒頭

,有他獨一份的功勞。

更有意思的是。

湯姆·漢克斯和羅傑斯先生,是六代表親

我們來看一下造型對比圖。

再逼真沒有了。

動態圖更是不得了。

上圖是原型人物,下圖是湯姆·漢克斯。

雖然生物學上的面孔完全不一樣,但那種溫潤如玉的氣質簡直太貼近。

每個細微的動作都仔細研究過。

2 屆奧斯卡影帝就是靠著處女座的精神摳出來的。

而且。

湯姆·漢克斯曾經演過一部叫做《地獄來的芳鄰》的喜劇恐怖片。

他就在裡面躺著看羅傑斯先生的節目。

這檔節目名叫《羅傑斯先生的街坊四鄰》(MisterRogers' Neighborhood) 。

從 1968 年開始,由羅傑斯製作並主持。

在美國公共電視網 PBS 播出,30 多年間共播放了 895 集,成為了當代美國青年的集體成長回憶。

這檔《四鄰》,帶有羅傑斯先生強烈的個人風格。

他不僅負責主持、寫臺本、扮演木偶,更是包攬了節目的詞曲和演唱。

一人就是一支團隊。

我們熟知的少兒節目,大多愛熱鬧。

成年的主持人常常捏著嗓子說話,打扮得可愛花哨,永遠處於喜氣洋洋、活力無限的狀態。

但這種「強行嗨」其實非常消耗情緒。

所以如今我們長大才知道,年少時曾經熱愛的兒童節目主持人們,私下並不像電視上那麼活潑陽光。

甚至不見得本人有多麼喜歡小朋友。

對比之下,羅傑斯風格完全不一樣。

他的節目不吵不鬧,玩玩積木,聽聽雨聲,表演搭帳篷。

用手套玩偶扮演各種小動物,說最簡單的故事。

本來吵鬧的孩子也看得安靜下來了。

他想告訴小朋友「一分鐘」是多長時間。

便拿出煮蛋器,定時 1 分鐘,看著秒針轉一圈。

最特別的是,他會跟小朋友探討一些嚴肅的話題。

死亡,離婚和失蹤的孩子。

太有勇氣了。

正是這樣不忌諱的放開談論的風格,讓他收穫了全美小朋友的信任。

很多小孩不遠千里過來攝影基地,就是為了跟他見面,說一句「我喜歡你」。

在相關紀錄片裡,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表示,第一次見到羅傑斯的時候,嚇個半死。

他離我的臉三英寸近(約 7.6 釐米)

說「很高興見到你,和你在一起」

把我嚇死了!

後來我意識到

就是孩子會對大人做的事

羅傑斯身上,有一種罕見的純真,這是成年人群體裡近乎消失殆盡的。

電影裡,湯姆·漢克斯所扮演的羅傑斯,因為趕時間要搭地鐵。

他一進入車廂就立馬被人認出來。

可大家也不上來搭話,也不騷動,所有人都開始唱起了《四鄰》的主題曲

那麼多人,都在他的陪伴下度過童年。

但人越長大越是變得複雜。

尤其熱衷於解構自己的過去。

經過了社會的蹂躪,被生活狠狠摩擦後,猛然發現小時候的信以為真不過是大人們精心編織的謊言

很多人回看曾經痴迷的兒童節目,會大概率不屑地來一句:

好傻X。

羅傑斯先生也是這樣嗎?

他對小朋友展現的關心,說不定只是他掙飯吃的活計?

所謂的純真會不會也只是算計與人設?

所以,影片還把一大重點放在了探究「羅傑斯與成年人」的關係上。

勞埃德是一名深度調查記者,一個懷疑論者。

帶著不信任的目光審視身邊的一切。

善於挖掘偉光正人物最隱秘的脆弱和不堪。

其原型人物是就職於《時尚先生》雜誌(Esquire)的湯姆·朱諾

他曾在 1997 年採訪凱文·史派西,文章標題是《凱文·史派西有一個秘密》。

裡面披露了在游泳池聽來的一個傳聞:

凱文·史派西是個 Gay。

當時凱文·史派西看完這篇文章後非常氣憤,發表聲明斥責雜誌,並否認自己是 Gay。

結果呢?

20 多年後,凱文·史派西被超過 10 位男性公開指控性侵和猥褻,丟掉了在好萊塢裡受人尊崇的地位。

湯姆·朱諾就像一個眼光毒辣的鷹犬。

一擊即中。

他採訪羅傑斯,也是帶著武器去的。

於是在電影裡,我們看到勞埃德率先提出的問題就非常犀利——

你所扮演的羅傑斯先生,他是個英雄嗎?

什麼意思?

勞埃德已經挖好坑,直指那個溫和平靜有無限愛心的羅傑斯先生,只不過是被扮演出來的。

在那張溫和的皮囊之下,必定藏著另一張面孔。

羅傑斯察覺出了。

他身體往後仰了一下,眯著眼睛問:

你臉上的傷,到底是怎麼來的?

答:跟我父親打架搞的。

本來是勞埃德採訪羅傑斯的,一下子角色互換了。

原來,勞埃德是個有著嚴重心靈創傷的人。

他童年時期母親病重,父親拋棄他們母子,一個人去外面花天酒地。

如今父親癌症晚期,前來兒子面前,以期得到原諒。

哎呀,又是老套的「美式父子和解」戲碼。

說實話,當魚叔看到這個橋段時,也是感到厭倦的。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羅傑斯並沒有大段大段地去灌輸雞湯,「訓誡」晚輩。

而只是單手撐著下巴,聚精會神地與勞埃德交談。

詢問他的工作和生活,好奇他小時候喜歡什麼玩具,直至問出來他曾經跟母親度過的美好歲月。

當母愛環繞的記憶在體內復甦時,憤怒也就漸漸散去了。

與其說羅傑斯是在引導勞埃德化解心中對父親的恨,毋寧說是在鼓勵他重新擁抱母親的愛。

魚叔並不鼓勵大家「聖母」。

只是當我們深陷不幸找不到出口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去試著去抓去那些稀有的美好事物。

「幸福」這個事情,很玄乎。

有時候,它純粹是主觀的,所有的一切不過就在一念之間。

羅傑斯先生被稱為「美國英雄」,但他做的事情非常簡單。

不過是 30 多年來反覆對美國兒童說:

你很特別。

你不需要做任何驚天動地的事情,就值得被愛。

很反直覺是不是?

我們慣常的思維是,勞有所得。

如果你想要別人來愛你,必須要優秀,要強大,要懂得付出,這樣才有資格談「被愛」。

可羅傑斯卻說:

不需要。

你什麼都不做我也愛你。

I Like you as you are(我喜歡原本的你)。

他遵循的邏輯非常簡單:

他人朝你微笑,你才學會微笑

他人與你說話,你才學會說話

他人對你唱歌,你才學會唱歌

他人愛著你,你才學會如何去愛人

一個人對待周遭的方式,往往放映了 TA 曾經是如何被對待的。

冷暴力孩子的家長,自己小時候也遭受過父母的嚴重暴力;

妥善處理人際關係的成年人,必定曾經被家人或朋友溫柔相待過。

楊爍從小被打到大

小孩子新新鮮鮮來到人間,在要求他們做出什麼貢獻之前,應該無條件給予他們充足的養料。

就像汽車有了燃油才能跑起來,燈泡有了電力才能發出光亮。

只有曾經被愛過的人,才會懂得如何愛這個世界。

另外。

本片已經確定內地會引進,尚未定檔。

安心坐等官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