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县:200余户人家过年不贴春联,600多年家家门口只挂灯笼


河南省滑县,中原一村庄从山西迁来,200余户人家过年不贴春联,家家门口只挂灯笼。(王天喜 摄影)


河南省滑县留固镇东信都村,全村200余户人家,900多口人,有王、渠、李、崔共四个姓氏,村民以王姓居多。东信都村有一个怪现象,600多年来,每年过春节时家家不贴春联,只在大门口挂灯笼。
大年三十这天,我国城乡的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敬门神、挂年画,以此增加过年的气氛。而东信都村非常奇怪,村里不贴春联,不是一家一姓不贴春联,而是全村四个姓氏的所有人家都不贴春联。
有关这个村子过年不贴春联的习俗,有多个版本的说法。其中一个说法与明朝天启年间大爆炸有关,天启大爆炸是明朝时天启六年发生的一场神秘大爆炸事件。传说,明朝天启年间大爆炸后有人造反,反兵杀人五百万可得天下。
南下逃难的人群路过东信都村,时值年关将近,天寒地冻,听闻传言村民惊慌失措,年轻人外出逃命。村民商议对策时,屋内脊檩上有蛇爬行,撞落一个燕窝,燕子蛋被打破,蛋内藏一纸条,上有四句话:不见经传村无名,贴补乡邻放冬虫。春又到节无一报,联翩止翅安已平。

有聪明村民看出是藏头诗“不贴春联”,村民决定过年不贴春联,年轻人也不再外出逃命,反兵过后,除该村躲过兵灾外,附近村庄无一幸免。此后,村里就不贴春联。
也有人说,以前村子里的人穷,贴不起,慢慢就不贴了。也有说法是贴春联遭灾,有户人家贴春联,不出三年,家里就遭了灾难。没有贴的人家平安无事,慢慢地就没有人再贴了。
另有一个说法,是为了表达对先祖的纪念,自明朝开始东信都村王姓人家守孝三年期满仍不贴春联,只在大门口挂灯笼。据东信都村王姓家谱记载,东信都村王姓始祖王文祯自明朝初期携家带口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来此,移民时恰逢王文祯的先辈去世,王姓家族在三年守孝期。中国人重孝,家有亲丧,三年不贴春联。

为什么东信都村的王、渠、李、崔四个姓氏过年都不贴春联,民俗学者解释,这就是科学上说的“同化”现象。王姓人口占东信都村的绝大多数,村里绝大多数人家过年不贴春联,大家习以为常,在一个相同的环境里生活,慢慢地村里渠姓、李姓等人家与村里的环境同化,全村的人都不再贴春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