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忆」浙江路的风情

【编者按】本文为青岛新闻网社区网友“池清”继《广西路的传奇》、《走进湖南路》等文章之后的最新作品。池清,本名迟守卫,作家及文史爱好者,经过五年的创作和网络连载,反映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战士爱情生活的长篇小说《兵团缘》,200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浙江路平面图

浙江路与其周边的太平路、兰山路、广西路、中山路等一样,也是德占青岛早期修建的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老街,它南起太平路,北到德县路,中间串起了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曲阜路、肥城路等马路,德国占领时期名为芦伊特波尔德街,日本占领时期改名为高濑町,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后定名为浙江路。

浙江路不长,地势很特别,湖南路以南平坦,湖南路以北坡陡,所以这条马路很少有车辆经过,是一条宁静幽雅的街道。站在浙江路的坡道上,北可看天主教堂高耸入云的塔楼,南可望剑伸海面的栈桥,可以说是具有独特风情的一条马路。

现在的浙江路(湖南路以北)街景

据记载,早年青岛现今太平路一带曾是青岛湾一片沙滩,海水涨潮时可达今广西路。青石山(今观海山)西有一条大沟,即安徽路上的“大花沟”,雨季时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在沟里形成河,然后流入青岛湾。明朝初年建浮山所时,有贾氏从山西迁徙过来住在青岛村(今龙口路黄县路一带),属军户。

德占时期青岛村远眺(摄于1897年)

清朝逐渐取消了军垦制度,所有的军户或转变成了农民或当起了渔民。清朝后期,青岛村成为比较繁荣的青岛口,逐步向小市镇过渡,工业作坊主和商店老板纷纷在此购地,青岛村有的村民乘机卖地干起了买卖。贾家就在今浙江路、湖北路交叉路口的山坡上买地建房将全家搬了过来,逐渐形成一个小村落,因其在“大花沟”的西崖,便取名叫“沟崖村”。 1897年11月德国军队占领了青岛,将周边的村民迁走开始建设“欧人区”,于是浙江路便应时而建。

浙江路南端远眺(摄于1945年)

浙江路在南端与太平路、兰山路形成三路口交汇,东侧自南向北依次是:原太平路37号青岛市委机关办公楼(建设年代不详,下图右)、广西路42号市商业局和市供销社办公楼(下图左)。1993年,拆除了周边老建筑,原址建了华能大厦。

浙江路南端东侧建筑旧影(拼图)

浙江路南端旧影鸟瞰(图左是现青岛市音乐厅,图右自前向后为原青岛市委机关办公楼、原青岛市商业局办公楼)

华能大厦

浙江路南端东侧建筑现貌(圆弧形的建筑是华能大厦在浙江路与广西路东南角的出入口)

浙江路南端西侧是兰山路1号原青岛市礼堂,是市政当局用第四公园(今中山路中国银行以西)的土地置换,在原港务局检疫所旧址上于1935年建起来的,俗称“兰山路礼堂”,现在是青岛音乐厅。原港务局检疫所大约修建于1900年,这应该是浙江路的形成时间。

港务局检疫所旧影

浙江路南端远眺(摄于1935年夏,该照片的左侧仍可见港务局检疫所)

20世纪40年代浙江路南端旧影

浙江路2号楼现貌

浙江路2号楼位于兰山路礼堂的北面、浙江路广西路西南拐角,建于1912年。据史料记载,从1920年到1936年有一位名叫马克斯·克瑞博斯的德国人住在这座房子里,并经营着一家咖啡餐馆,人们习惯称这座楼为“马克西姆大楼”。

马克西姆咖啡餐馆旧影

马克斯·克瑞博斯在1927年出版的《青岛指南手册(TSINGTAO GUIDE BOOK)》上刊登的广告:本餐厅经营特色是提供“纯正的慕尼黑和比尔森窑藏生啤;各种时令茶点;绝妙的菜肴”,还有“自动风琴娱乐”。

兰山路礼堂与2号楼之间有一个篮球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这个篮球场经常在晚上举办篮球赛,我和我的高中同学也经常到这里来打篮球。现在是一处停车场。

浙江路2号楼南侧的停车场

现在的浙江路2号楼与上面那张“马克西姆咖啡餐馆旧影”对比,能看出这栋建筑外立面的一些变化。

走过广西路,成L型坐落在浙江路广西路东北角且带有一个别样塔楼的德国建筑惹人眼球,这是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正门是广西路37号,浙江路上的门牌是1号。该建筑建于1910至1911年间,时称弗尔斯滕霍夫饭店,亦称侯爵庭院饭店。

侯爵庭院饭店旧影

这处塔楼的尖顶不知何时被拆除了,现在我们见到的,是在2005年修缮时根据旧照片复原的。

该建筑在1914年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曾为一家名为“乙卯”的俱乐部所用,这是日本守备军为参加过青岛战役的陆军军官设立的一个娱乐场所,后又作为日本宪兵队驻地。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该建筑改为胶澳警察厅第一区警察署办公地。抗战胜利后,仍作为警察分局驻地。现在,这栋建筑成为了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市南公安分局相对称的浙江路湖南路东南角,是一栋三层楼的老建筑,不知其建于何年何月。

有资料说,位于这栋楼湖南路一侧的36号是青岛葡萄酒的发源地。据考证,1912年德国人在这座楼内建造了青岛地区第一家葡萄酒作坊。按照德国工艺配制葡萄酒,上世纪30年代,又与另外一家小葡萄酒厂合并成立了“美最时洋行美口酒厂”。青岛解放后,大约是在1959年,葡萄酒厂搬到了水清沟,就是青岛葡萄酒厂。

现在的浙江路(广西路至湖南路段)西侧,门牌号是4号-14号,基本上是现代的建筑。从下面这张拍摄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照片看,除了浙江路广西路西北角也就是路口的这栋建筑外,这一段已经明显地有了很大的变化。

20世纪40年代浙江路(广西路-湖北路段)及周边建筑鸟瞰

据记载,上个世纪20-40年代,这一侧有好几家德国人开办的洋行(公司):浙江路4号是“史丹林洋行”,也有称其为“斯坦利公司”的,经营汽车、收音机和电冰箱;它的隔壁浙江路6号,是经营进出口业务的美最时洋行,同时经营崂山汽水厂和上文提到的“美口酒厂”,北德轮船公司与它在同一座楼内。美最时洋行的隔壁,有一个大仓库。14号是一家私人开办的“宏济医院”,现在,这些都已经找不到一点儿踪迹了。

现在来看位于浙江路湖南路口的浙江路14号这一片门头房,原先整个是海信光学眼镜店,现在辟出了拐角的这部分做了市南公安洗衣服务部。这个位置早年是一家“大美汽车行”(见下图),其业务挺广,既销售汽车、汽车零件,也修理汽车,还经营出租汽车。这家汽车行当年在青岛算是规模较大的了。

马路对面的湖南路31号楼,原是青岛市财政局、市税务局的办公楼,建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

装修一新的湖南路31号楼(摄于2018年2月24日)

从上面这张摄于20世纪40年代的照片中,隐约可以看出这个位置是一栋德式建筑,周边还有些树木,但该建筑建于何年作何用途没见文字记载。1935年青岛市政府在该栋建筑里开设旅客招待处, 1937年抗战爆发后机构消失。青岛解放后,该建筑曾为青岛市市南区教育局和市南少年宫。后来该建筑被拆除盖了市财政局大楼,财政局在这里办公的时间不长,大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搬到了金口一路。

与湖南路31号隔着浙江路相对的是门牌“湖南路29号”的青岛铁路子弟第一小学。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胶澳租借地及胶济铁路,在青岛成立了胶济铁路局,为了铁路职工子弟读书,大约在1924年先后开办了两所胶济铁路小学。

德占时期浙江路湖南路交口周边旧影(摄于1914年)

有文字记载,上图所示浙江路湖南路东北角的这三幢样式相同的公寓楼,建于1900年,这里曾是一位名叫摩尔施特太太的公寓和德人创办的《青岛新报》编辑部,这正是青岛铁一小的前身。

改革开放年代,小学教育资源整合,这所学校现在变成了江苏路小学分校。

沿着铁路小学的西围墙继续上行,眼前的这所由南北独立的两栋建筑构成的院落是浙江路9号张勋公馆旧址,传说该建筑是张勋为其三姨太、前京剧名伶王克琴所购置。该建筑建于1914年,之前该地块属于一位叫习慈源的华人。张勋1913年、1917年先后两次预谋和策动复辟遭到失败,这些史料格外地加深了这栋“张勋公馆”的色彩。张勋病故后的1932年,该建筑作了青岛基督教青年会的会址。

孙中山1912年访问青岛,9月30日下午参观了青岛(北京路)基督教青年会,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青岛基督教青年会是1908年由在青岛的英国人和中国人在原北京路的耶稣教堂发起创办的。该会不局限基督教徒,更是青年人的集会场所,同时该会也吸引了老舍、马寅初等很多学者专家来此演讲。1916年后,因青年会的不断发展,该会先后迁址到德县路、冠县路开展活动。中国收回青岛的鲁案善后委员会督办王正廷是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总干事,青岛青年会的工作一直受到王正廷的支持,1935年8月,全国体育讲习会就在青岛青年会举行。此处还先后被用于开办教会学校、青年中学、扫盲夜校、青岛五中、青岛教师进修学院、青岛教育学院等,近几年被改建为一家老年公寓和医院。该址现在被列入省优秀历史建筑。

以上两张照片为浙江路9号“张勋公馆”院内老建筑的现状

上图浙江路湖北路东北角的这个位置,就是前述的“沟崖村”原址。德占青岛后,德国商人阿尔弗莱德·希姆森于1905年为自己建造了这栋住宅,当时一共建了三栋楼(见下图)。该楼初建时只盖了两层,1949年之后被加了一层,破坏了这栋楼的立面,失去了原来的美感。

阿尔弗莱德·希姆森住宅

阿尔弗莱德·希姆森于1898年来到青岛,次年创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姆森公司(中文名叫“祥福洋行”),成为当时青岛最大的私营建筑承包商,主要从事公寓住宅的设计和建造,他所建造的公寓住宅成为青岛早期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他独创了“里院”这一建筑形式,又被称为“青岛里院建筑形态的开创者”。据不完全统计,阿尔弗莱德·希姆森在青岛共设计建造楼房有70多栋,现在的广西路、湖南路、中山路等主要街道都留下了他的建筑作品。

图左是希姆森当年建造的位于中山路德县路口的里院之一(摄于1910年)


与阿尔弗莱德·希姆森原住宅隔浙江路相望的这栋大楼,大约建于20世纪的70年代,当时是市外贸局办公楼,是为了适应外贸体制的改革而设立了青岛市外贸局。前后两幅照片对比,就会感觉经过修整后的大楼带有了一些欧式建筑的风格。

继续上坡,浙江路曲阜路东南拐角,有一个在青岛市也是很有名气的“消防队”。据《青岛市公安志》记载,1905年7月31日,德国胶澳(青岛)总督府颁布《义勇消防队规则》,在柏林街(今曲阜路4号)设消防队,隶属于青岛巡捕局,队员约50名。青岛解放后,此处成为了青岛市市南消防队,门牌号改为浙江路13号。

位于浙江路曲阜路东南拐角的消防队瞭望塔(摄于1904-1918)

浙江路26号原“安娜别墅”现貌

浙江路26号是一栋别致的建筑,位于浙江路曲阜路的西南拐角,这就是著名的“安娜别墅”,建造于1901年,现在是“青岛书房”。

据青岛媒体报道:德国租借时期,青岛大规模的建设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其中包括砖瓦的大量需求,于是,这片远在东亚的“处女地”吸引了大批德国人前来“掘金”。1899年48岁的罗伯特•卡普勒和他19岁的大儿子汉斯·卡普勒来到青岛不久,就在大窑沟海滩上建起并经营着卡普勒砖瓦厂(即“德远洋行”)。1901年,罗伯特•卡普勒通过拍卖获得了浙江路曲阜路西南拐角的这块地皮,建造了一栋他们在青岛的家,为纪念他的母亲安娜•玛丽亚,于是给别墅起名“安娜别墅”。1914年前该别墅转售给朝鲜驻法国前公使闵永瓒,改称李王府。1918年闵氏又将别墅售给了本地富商刘子山,刘子山于1914年也曾投资建立了一个复合砖窑厂,直接参与了本地砖瓦业的市场竞争,成为了在罗伯特•卡普勒之后的新一代砖瓦商。这两代砖瓦商先后都拥有过“安娜别墅”,或许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正是这种“巧合”,却给这栋老建筑增添了一些传奇色彩,更加丰富了它的历史内涵。

从“安娜别墅”到“青岛书房”,这种转换不仅仅是一栋建筑称谓的变化,它也代表了青岛这座城市的品味。如果说“安娜别墅”寄托的是一种亲情,那么,“青岛书房”则蕴涵着青岛这座城市的一种文化追求和人文情怀。

1905年时浙江路曲阜路交口的建筑布局,此时仅能看到安娜别墅的身影,消防队的地块上是一片空白。

安娜别墅旧影

“安娜别墅”变身为“青岛书房”

整修一新的青岛书房(拼图)



安娜别墅的围墙变化

青岛书房内景

青岛书房一窗景

现在浙江路(湖南路-曲阜路)这一段的斜坡上,保留下来了几栋不同风格的老建筑。

浙江路18号-20号老楼远眺

浙江路18号楼院(拼图)

浙江路22-24号老楼远眺

浙江路22号院门

日占时期的浙江路22号楼旧影(图左)

现在的浙江路22号楼及街景

浙江路24号楼院(拼图)

1948年时的浙江路街景

20世纪50年代的浙江路街景

浙江路13号院门

浙江路(湖北路曲阜路段)旧影(摄于1914-1918)

这几处老楼,有的看似日本建筑风格,也有的像德国建筑,可都不是很典型。在我的印象中,浙江路18号、20号、22号和24号,在青岛解放后是青岛市委宿舍,至于具体是哪一栋或是哪几栋,我也说不清。在22号院的深处,有一个篮球场,我们同学曾经在那里打过篮球。

在浙江路20号院的北边(上图右的位置),我记得有一个挺大的院落,大门口对着的是一栋楼,几层楼我记不清了,楼和门口的那块地方是“浙江路煤店”。绕过楼从左边进院,一楼朝南的那边有几间房子,我的一位球友家住在其中的一间房子里,他有个妹妹叫张秀兰,1970年6月我们一起到了山东建设兵团二师十团。楼的对面有一排平房,是泰安路街道办事处服务站办的手套加工组,为劳保公司加工线手套。我母亲在服务站负责,服务站办了好多的业务项目:湖北路上的修补春秋衫组,河南路曲阜路拐角的竹器组,中山路谷香村饭店旁边的服装裁缝组等等。浙江路手套组的一位史师傅是保全师傅,因为这个车间使用的机器都是我母亲通过社会关系买人家厂子里替换下来的旧机器,性能很不稳定,这位史师傅的技术挺好,他总能及时地排除机器故障,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现在这个院的位置盖起了一座大楼。

浙江路11号院老建筑

手套组这个院对面的浙江路11号院,有一个童装加工组,这也是我母亲想办法从震泰公司揽来的活儿,一位张大姨在这里负责,她是跟着丈夫从胶东老解放区入城的老共产党员,一直做街道的群众工作,她丈夫是青岛市电影公司的党委书记,我叫他王叔叔,她的一个女儿叫王岩,后来是青岛电视台的副台长,现在肯定也已经退休了。我记得,那时张大姨还有其他组的几位组长大姨,经常晚上到我家,与我母亲一起商量着如何扩大生产业务,保证生产和服务质量。当年街道服务站开办的这些业务,不仅为居民老百姓提供了诸多生活服务,也解决了社会很多闲散居民的就业问题,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民生问题。

还有文字记载,浙江路22号曾有一家“如心”医院,这家如心医院是一位名叫姜如心的医生开办的,专理内科,没有记载他何时在此开办了这家医院,可文字记载说,1932年位于湖南路11号的黑氏饭店因经营不善而倒闭,这位姜如心医生便买下这栋建筑,将他的医院迁至此继续营业,该医院当时在青岛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

不管怎么说,这一段能够保存下来的这几栋老建筑,像一朵朵美丽的不同风格的花朵,开放在浙江路的这个斜坡上,为浙江路的风情增加了不少的姿色。

2013年前后,青岛市市南区政府投巨资将浙江路设计打造成欧陆风情街,在两侧人行道铺装具有岛城特色象征元素的马牙石,沿街老楼按“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将街上商家的门头统一装修,在门头设计、颜色等方面体现出了欧式风格,对于一些与整条马路建筑风格格格不入的新式建筑进行外立面的改造,力争使其与道路两侧的西式建筑风格保持协调,同时在马路两侧安装充满欧洲风情的路灯,使浙江路呈现出了一种异域风情,在此基础上,也为浙江路改造成步行街做好准备。

浙江路整修时的场面

整修后的浙江路街景

过曲阜路,就进入了天主教堂的广场,这里是浙江路的最高点。伴随着德国在胶澳殖民统治的开始,1898年,天主教会胶澳地区的主教安治泰(德文名字叫约翰·巴普提斯特·安泽尔)和受安治泰指派前往胶澳负责斯泰尔修会圣言会传教工作的神甫白明德(德文名字叫巴尔•泰尔斯),最终获得了由胶澳总督政府拨付的200亩土地,这片地分布在现曲阜路、安徽路、德县路、浙江路之间。这位安治泰,就是利用1897年“曹州教案”事件,积极向德国政府建议借机占领胶州湾,逼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使胶澳沦为德国殖民地的德国传教士。他们在得到了这片拨付的土地之后,白明德负责于1899年至1902年在此周边建起了一系列的教会建筑,包括圣言会会馆、圣心修道院、最早的(平房)天主教堂,还有明德学校(现德县路小学)、天主堂医院(现博山路3号民居)和天主教堂对面的天主教印刷所(解放后曾是青岛日报印刷厂,现改建为宾馆),后期由天主教圣方济教会又建筑的圣功女子中学(现青岛七中)。(分别见下面的示意图和老照片)

天主教堂周边建设的教会建筑示意图

1945年天主教堂周边教会建筑分布鸟瞰

圣言会会馆现貌

正在建设中的圣言会会馆(摄于1902年)

建成后的圣言会会馆

位于浙江路和曲阜路交汇处的天主教传教机构圣言会会馆,建造于1899-1902年,门牌号是浙江路15号甲。该建筑为中西合璧式样,吸纳了很多中国建筑风格,外观的上下两层可谓泾渭分明(见下图)。会馆的两入口分设在建筑的南侧和西侧,南入口外设石台阶,这是会馆的主入口。青岛解放后,这里曾先后作为市宗教局、市知青上山下乡办公室,现在是公安局市南交警大队。

圣言会会馆西立面现貌

圣言会会馆西立面旧影

圣言会会馆西入口,标示门牌号是“浙江路15号甲”

这个入口,曾经是上个世纪60年代成立的“青岛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的大门,牌子就挂在右边的墙上。那个年代,青岛市无数的家庭都对这个地方有一种“顶礼膜拜”的神圣感,因为,这个地方掌握着被称作“知识青年”的中学生们的命运。这个地方,每天可谓“门庭若市”,进出的知青或家长很多,不外乎是为自己或为自己的孩子能留城或返城而索求一纸“证明”。我听我母亲说过,当年我从山东建设兵团返回青岛的手续就是在这里办理的。据档案记载,青岛历史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间是从1962年到1980年,全市共有近12万名知青上山下乡、回乡或安置在生产建设兵团、农林牧渔场等。1981年4月,青岛市各级知青办停止对外办公,具体业务工作并到市各级劳动部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全部结束,这处“知青上山下乡办公室”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留城证明

圣言会会馆曾经被改造过的样子

浙江路15号圣弥爱尔大教堂,俗称天主教堂,建于1934年,是青岛市区最大的罗马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这个砖石双塔建筑,是当时青岛最高的建筑物,因教堂坐落于观海山麓,来往青岛的船只,驶进青岛第一眼看见的建筑就是这座教堂。

德占青岛时期的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旧影

天主教堂现貌

教堂的设计平面呈“十”字形,56米高的两座钟塔对称而又高耸地分列于教堂建筑两侧,高4.5米的两个巨大的十字架分别耸立于锥形塔尖上。教堂内曾有一架从捷克斯洛伐克引进的亚洲最大的管风琴,有 2400多个音调,钟塔上的这两个十字架和这架管风琴均被毁于“文革”。“文革”过后,钟塔上的两个十字架又被重新制作安装了上去。2008年4月,在国际友人的牵线下,天主教堂又从德国引进了一台高达8米、有2666个哨管的巨型管风琴,那曼妙柔和、空灵深邃的琴音又大教堂内响起。

1954年拍摄的故事片《斩断魔爪》中的天主教堂影像

教堂广场的西北出口坐落着圣心修道院旧址,建于1901年。该建筑立面两个对称的角楼使得这栋建筑有了它的特色,也使人忍不住要多看上一眼。

这里也是德占青岛时期一座欧人的寄宿学院,初期只招收德国女孩,1914年以后招收来自英美等世界各地的学生,1922年以后也招收中国的富家女生。课程设宗教、德语、法语、英语、汉语言文学、算术、地理、历史、自然科学、制图、绘画、家政、女子手工艺、音乐、雕塑等,用德语教学,注重宗教知识和语言教育以及上层社会女子应有的知识技能的培养。1950年停办。

圣心修道院与教会学校的女学生

从这张老照片上看,在修道院楼前留影的应该是学院的师生,仔细看,还有手扶自行车的人,地面也是土路,建筑是地面两层,立面有对称的塔楼,显得这栋建筑端庄典雅。

1928年在原楼的基础上加建成三层,并拆除了塔楼尖顶。现在见到的塔楼是2009年以后加上去的。

从这张圣心修道院旧址内景可以看出临街的那面(图左)增加了一层

当年一位在此居住过的修女曾经这样描述这栋建筑:“当初,我们想像中的住处是中国式的。与此相反,我们看到的却是很漂亮的一座地道的欧式楼房。所有设施都十分完美:修道院、大小厅堂、餐厅、厨房,还有二层楼那条开有20扇窗户的走廊,既宽敞又明亮。这是毫无缺少空间和光线的感觉。优质的壁炉将温暖送向每个角落……楼上是我们的住房,而城市在我们的脚下。从这里,可以望到一幅秀丽的海景……”

从这张圣心修道院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出院内的景致

从左上的图片中能看出当时圣心修道院周边的环境

圣心修道院与天主教堂还有广场南边的圣言会会馆,是截然不同风格的建筑,但这三个建筑布局在这个广场,就使得这里有了许多诱人的韵致,要不这里会成为当下青年人拍摄婚纱照的一个选景地。


现在这里是省科学院海洋仪器研究所,门牌浙江路28号,这也是浙江路最北端的一个门牌号了。有文字记载,安治泰委派的神甫白明德在进入胶澳初期,曾修建了一座石基砖瓦平房的教堂,这成为青岛最早的天主教堂,并成为当时青岛天主教会活动的中心,新(双塔)天主教堂盖好后,这个教堂就停用了。从下面这张老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个位于浙江路与德县路交口的平房教堂——


从这张拍摄于1910年的照片中,依稀可以看到平房教堂屋顶上的十字架(图右)

从这张拍摄于1930年-1932年间的照片中,还是可以看到平房教堂的存在,可新(双塔)天主教堂还没有踪影,这说明拍摄这张照片时,天主教堂还没有动工。

浙江路北头路口正对着的是位于德县路上的青岛七中,原是由天主教美国俄亥俄州圣方济教会于1930年创建的圣功女子中学。

浙江路北头路口对面的青岛圣功女子中学旧影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为了伺机占领青岛这个重要的港口和军事基地,便派遣几名日本浪人化装成中国士兵,在德县路圣功女子中学对面击毙日本水兵一名,击伤两名,制造了德县路事件”。随后,日本军方大放厥词,企图借机为登陆青岛制造口实。但因为日本当时正在攻打上海,所以未攻击青岛,但在浙江路圣心修道院门口建了一座坟墓和墓碑,公然向中国人民挑衅。日本投降后,坟墓立即被中国人铲平。

离圣心修道院不远的博山路3号的天主堂医院,建于1905至1907年间,这是当时继总督府野战医院(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督署医院(原在青大附院对面,已拆除)和同善会福柏医院(现青岛皮肤病医院)之后,在市区出现的第四家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医疗机构,设有内、外科及妇产、小儿科等。

在这个临近鲍岛华人区的地段建设这么一个“对一般贫苦市民多免费施诊”的医院,这既是白明德创建的若干天主教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岛天主教会得以获得当地华人支持的重要保证。青岛解放后,青岛市立中医院最初也设在这里。现在这里是民居。

伫立在浙江路德县路交口,心无旁骛地回望着浙江路北端的这段路。夕阳下,马牙石的路面泛着白光,在周边那古老的和现代的建筑映衬下,浙江路显得是那样的宁静、典雅,而且还透出了一种历史的沧桑,这就是浙江路的风情。我望着眼前的这片美景,心中也不由得惬意了起来……

2018年3月16日于青岛

(本文所使用照片,除部分为池清本人拍摄或制作拼图,大部分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