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為青島新聞網社區網友“池清”繼《廣西路的傳奇》、《走進湖南路》等文章之後的最新作品。池清,本名遲守衛,作家及文史愛好者,經過五年的創作和網絡連載,反映山東生產建設兵團戰士愛情生活的長篇小說《兵團緣》,200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浙江路平面圖
浙江路與其周邊的太平路、蘭山路、廣西路、中山路等一樣,也是德佔青島早期修建的一條具有百年曆史的老街,它南起太平路,北到德縣路,中間串起了廣西路、湖南路、湖北路、曲阜路、肥城路等馬路,德國佔領時期名為蘆伊特波爾德街,日本佔領時期改名為高瀨町,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後定名為浙江路。
浙江路不長,地勢很特別,湖南路以南平坦,湖南路以北坡陡,所以這條馬路很少有車輛經過,是一條寧靜幽雅的街道。站在浙江路的坡道上,北可看天主教堂高聳入雲的塔樓,南可望劍伸海面的棧橋,可以說是具有獨特風情的一條馬路。
現在的浙江路(湖南路以北)街景
據記載,早年青島現今太平路一帶曾是青島灣一片沙灘,海水漲潮時可達今廣西路。青石山(今觀海山)西有一條大溝,即安徽路上的“大花溝”,雨季時從山上流下來的雨水在溝裡形成河,然後流入青島灣。明朝初年建浮山所時,有賈氏從山西遷徙過來住在青島村(今龍口路黃縣路一帶),屬軍戶。
德佔時期青島村遠眺(攝於1897年)
清朝逐漸取消了軍墾制度,所有的軍戶或轉變成了農民或當起了漁民。清朝後期,青島村成為比較繁榮的青島口,逐步向小市鎮過渡,工業作坊主和商店老闆紛紛在此購地,青島村有的村民乘機賣地幹起了買賣。賈家就在今浙江路、湖北路交叉路口的山坡上買地建房將全家搬了過來,逐漸形成一個小村落,因其在“大花溝”的西崖,便取名叫“溝崖村”。 1897年11月德國軍隊佔領了青島,將周邊的村民遷走開始建設“歐人區”,於是浙江路便應時而建。
浙江路南端遠眺(攝於1945年)
浙江路在南端與太平路、蘭山路形成三路口交匯,東側自南向北依次是:原太平路37號青島市委機關辦公樓(建設年代不詳,下圖右)、廣西路42號市商業局和市供銷社辦公樓(下圖左)。1993年,拆除了周邊老建築,原址建了華能大廈。
浙江路南端東側建築舊影(拼圖)
浙江路南端舊影鳥瞰(圖左是現青島市音樂廳,圖右自前向後為原青島市委機關辦公樓、原青島市商業局辦公樓)
華能大廈
浙江路南端東側建築現貌(圓弧形的建築是華能大廈在浙江路與廣西路東南角的出入口)
浙江路南端西側是蘭山路1號原青島市禮堂,是市政當局用第四公園(今中山路中國銀行以西)的土地置換,在原港務局檢疫所舊址上於1935年建起來的,俗稱“蘭山路禮堂”,現在是青島音樂廳。原港務局檢疫所大約修建於1900年,這應該是浙江路的形成時間。
港務局檢疫所舊影
浙江路南端遠眺(攝於1935年夏,該照片的左側仍可見港務局檢疫所)
20世紀40年代浙江路南端舊影
浙江路2號樓現貌
浙江路2號樓位於蘭山路禮堂的北面、浙江路廣西路西南拐角,建於1912年。據史料記載,從1920年到1936年有一位名叫馬克斯·克瑞博斯的德國人住在這座房子裡,並經營著一家咖啡餐館,人們習慣稱這座樓為“馬克西姆大樓”。
馬克西姆咖啡餐館舊影
馬克斯·克瑞博斯在1927年出版的《青島指南手冊(TSINGTAO GUIDE BOOK)》上刊登的廣告:本餐廳經營特色是提供“純正的慕尼黑和比爾森窯藏生啤;各種時令茶點;絕妙的菜餚”,還有“自動風琴娛樂”。
蘭山路禮堂與2號樓之間有一個籃球場。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這個籃球場經常在晚上舉辦籃球賽,我和我的高中同學也經常到這裡來打籃球。現在是一處停車場。
浙江路2號樓南側的停車場
現在的浙江路2號樓與上面那張“馬克西姆咖啡餐館舊影”對比,能看出這棟建築外立面的一些變化。
走過廣西路,成L型坐落在浙江路廣西路東北角且帶有一個別樣塔樓的德國建築惹人眼球,這是青島市公安局市南分局,正門是廣西路37號,浙江路上的門牌是1號。該建築建於1910至1911年間,時稱弗爾斯滕霍夫飯店,亦稱侯爵庭院飯店。
侯爵庭院飯店舊影
這處塔樓的尖頂不知何時被拆除了,現在我們見到的,是在2005年修繕時根據舊照片復原的。
該建築在1914年日本第一次佔領青島時,曾為一家名為“乙卯”的俱樂部所用,這是日本守備軍為參加過青島戰役的陸軍軍官設立的一個娛樂場所,後又作為日本憲兵隊駐地。1922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該建築改為膠澳警察廳第一區警察署辦公地。抗戰勝利後,仍作為警察分局駐地。現在,這棟建築成為了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與市南公安分局相對稱的浙江路湖南路東南角,是一棟三層樓的老建築,不知其建於何年何月。
有資料說,位於這棟樓湖南路一側的36號是青島葡萄酒的發源地。據考證,1912年德國人在這座樓內建造了青島地區第一家葡萄酒作坊。按照德國工藝配製葡萄酒,上世紀30年代,又與另外一家小葡萄酒廠合併成立了“美最時洋行美口酒廠”。青島解放後,大約是在1959年,葡萄酒廠搬到了水清溝,就是青島葡萄酒廠。
現在的浙江路(廣西路至湖南路段)西側,門牌號是4號-14號,基本上是現代的建築。從下面這張拍攝於上個世紀40年代的照片看,除了浙江路廣西路西北角也就是路口的這棟建築外,這一段已經明顯地有了很大的變化。
20世紀40年代浙江路(廣西路-湖北路段)及周邊建築鳥瞰
據記載,上個世紀20-40年代,這一側有好幾家德國人開辦的洋行(公司):浙江路4號是“史丹林洋行”,也有稱其為“斯坦利公司”的,經營汽車、收音機和電冰箱;它的隔壁浙江路6號,是經營進出口業務的美最時洋行,同時經營嶗山汽水廠和上文提到的“美口酒廠”,北德輪船公司與它在同一座樓內。美最時洋行的隔壁,有一個大倉庫。14號是一傢俬人開辦的“宏濟醫院”,現在,這些都已經找不到一點兒蹤跡了。
現在來看位於浙江路湖南路口的浙江路14號這一片門頭房,原先整個是海信光學眼鏡店,現在闢出了拐角的這部分做了市南公安洗衣服務部。這個位置早年是一家“大美汽車行”(見下圖),其業務挺廣,既銷售汽車、汽車零件,也修理汽車,還經營出租汽車。這家汽車行當年在青島算是規模較大的了。
馬路對面的湖南路31號樓,原是青島市財政局、市稅務局的辦公樓,建於上個世紀的80年代中期。
裝修一新的湖南路31號樓(攝於2018年2月24日)
從上面這張攝於20世紀40年代的照片中,隱約可以看出這個位置是一棟德式建築,周邊還有些樹木,但該建築建於何年作何用途沒見文字記載。1935年青島市政府在該棟建築裡開設旅客招待處, 1937年抗戰爆發後機構消失。青島解放後,該建築曾為青島市市南區教育局和市南少年宮。後來該建築被拆除蓋了市財政局大樓,財政局在這裡辦公的時間不長,大約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搬到了金口一路。
與湖南路31號隔著浙江路相對的是門牌“湖南路29號”的青島鐵路子弟第一小學。1922年,中國政府收回膠澳租借地及膠濟鐵路,在青島成立了膠濟鐵路局,為了鐵路職工子弟讀書,大約在1924年先後開辦了兩所膠濟鐵路小學。
德佔時期浙江路湖南路交口周邊舊影(攝於1914年)
有文字記載,上圖所示浙江路湖南路東北角的這三幢樣式相同的公寓樓,建於1900年,這裡曾是一位名叫摩爾施特太太的公寓和德人創辦的《青島新報》編輯部,這正是青島鐵一小的前身。
改革開放年代,小學教育資源整合,這所學校現在變成了江蘇路小學分校。
沿著鐵路小學的西圍牆繼續上行,眼前的這所由南北獨立的兩棟建築構成的院落是浙江路9號張勳公館舊址,傳說該建築是張勳為其三姨太、前京劇名伶王克琴所購置。該建築建於1914年,之前該地塊屬於一位叫習慈源的華人。張勳1913年、1917年先後兩次預謀和策動復辟遭到失敗,這些史料格外地加深了這棟“張勳公館”的色彩。張勳病故後的1932年,該建築作了青島基督教青年會的會址。
孫中山1912年訪問青島,9月30日下午參觀了青島(北京路)基督教青年會,並留下了珍貴的合影。
青島基督教青年會是1908年由在青島的英國人和中國人在原北京路的耶穌教堂發起創辦的。該會不侷限基督教徒,更是青年人的集會場所,同時該會也吸引了老舍、馬寅初等很多學者專家來此演講。1916年後,因青年會的不斷髮展,該會先後遷址到德縣路、冠縣路開展活動。中國收回青島的魯案善後委員會督辦王正廷是中國基督教青年會的總幹事,青島青年會的工作一直受到王正廷的支持,1935年8月,全國體育講習會就在青島青年會舉行。此處還先後被用於開辦教會學校、青年中學、掃盲夜校、青島五中、青島教師進修學院、青島教育學院等,近幾年被改建為一家老年公寓和醫院。該址現在被列入省優秀歷史建築。
以上兩張照片為浙江路9號“張勳公館”院內老建築的現狀
上圖浙江路湖北路東北角的這個位置,就是前述的“溝崖村”原址。德佔青島後,德國商人阿爾弗萊德·希姆森於1905年為自己建造了這棟住宅,當時一共建了三棟樓(見下圖)。該樓初建時只蓋了兩層,1949年之後被加了一層,破壞了這棟樓的立面,失去了原來的美感。
阿爾弗萊德·希姆森住宅
阿爾弗萊德·希姆森於1898年來到青島,次年創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姆森公司(中文名叫“祥福洋行”),成為當時青島最大的私營建築承包商,主要從事公寓住宅的設計和建造,他所建造的公寓住宅成為青島早期城市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因他獨創了“裡院”這一建築形式,又被稱為“青島裡院建築形態的開創者”。據不完全統計,阿爾弗萊德·希姆森在青島共設計建造樓房有70多棟,現在的廣西路、湖南路、中山路等主要街道都留下了他的建築作品。
圖左是希姆森當年建造的位於中山路德縣路口的裡院之一(攝於1910年)
與阿爾弗萊德·希姆森原住宅隔浙江路相望的這棟大樓,大約建於20世紀的70年代,當時是市外貿局辦公樓,是為了適應外貿體制的改革而設立了青島市外貿局。前後兩幅照片對比,就會感覺經過修整後的大樓帶有了一些歐式建築的風格。
繼續上坡,浙江路曲阜路東南拐角,有一個在青島市也是很有名氣的“消防隊”。據《青島市公安志》記載,1905年7月31日,德國膠澳(青島)總督府頒佈《義勇消防隊規則》,在柏林街(今曲阜路4號)設消防隊,隸屬於青島巡捕局,隊員約50名。青島解放後,此處成為了青島市市南消防隊,門牌號改為浙江路13號。
位於浙江路曲阜路東南拐角的消防隊瞭望塔(攝於1904-1918)
浙江路26號原“安娜別墅”現貌
浙江路26號是一棟別緻的建築,位於浙江路曲阜路的西南拐角,這就是著名的“安娜別墅”,建造於1901年,現在是“青島書房”。
據青島媒體報道:德國租借時期,青島大規模的建設孕育著巨大的商機,其中包括磚瓦的大量需求,於是,這片遠在東亞的“處女地”吸引了大批德國人前來“掘金”。1899年48歲的羅伯特•卡普勒和他19歲的大兒子漢斯·卡普勒來到青島不久,就在大窯溝海灘上建起並經營著卡普勒磚瓦廠(即“德遠洋行”)。1901年,羅伯特•卡普勒通過拍賣獲得了浙江路曲阜路西南拐角的這塊地皮,建造了一棟他們在青島的家,為紀念他的母親安娜•瑪麗亞,於是給別墅起名“安娜別墅”。1914年前該別墅轉售給朝鮮駐法國前公使閔永瓚,改稱李王府。1918年閔氏又將別墅售給了本地富商劉子山,劉子山於1914年也曾投資建立了一個複合磚窯廠,直接參與了本地磚瓦業的市場競爭,成為了在羅伯特•卡普勒之後的新一代磚瓦商。這兩代磚瓦商先後都擁有過“安娜別墅”,或許這是一種歷史的巧合,正是這種“巧合”,卻給這棟老建築增添了一些傳奇色彩,更加豐富了它的歷史內涵。
從“安娜別墅”到“青島書房”,這種轉換不僅僅是一棟建築稱謂的變化,它也代表了青島這座城市的品味。如果說“安娜別墅”寄託的是一種親情,那麼,“青島書房”則蘊涵著青島這座城市的一種文化追求和人文情懷。
1905年時浙江路曲阜路交口的建築佈局,此時僅能看到安娜別墅的身影,消防隊的地塊上是一片空白。
安娜別墅舊影
“安娜別墅”變身為“青島書房”
整修一新的青島書房(拼圖)
安娜別墅的圍牆變化
青島書房內景
青島書房一窗景
現在浙江路(湖南路-曲阜路)這一段的斜坡上,保留下來了幾棟不同風格的老建築。
浙江路18號-20號老樓遠眺
浙江路18號樓院(拼圖)
浙江路22-24號老樓遠眺
浙江路22號院門
日佔時期的浙江路22號樓舊影(圖左)
現在的浙江路22號樓及街景
浙江路24號樓院(拼圖)
1948年時的浙江路街景
20世紀50年代的浙江路街景
浙江路13號院門
浙江路(湖北路曲阜路段)舊影(攝於1914-1918)
這幾處老樓,有的看似日本建築風格,也有的像德國建築,可都不是很典型。在我的印象中,浙江路18號、20號、22號和24號,在青島解放後是青島市委宿舍,至於具體是哪一棟或是哪幾棟,我也說不清。在22號院的深處,有一個籃球場,我們同學曾經在那裡打過籃球。
在浙江路20號院的北邊(上圖右的位置),我記得有一個挺大的院落,大門口對著的是一棟樓,幾層樓我記不清了,樓和門口的那塊地方是“浙江路煤店”。繞過樓從左邊進院,一樓朝南的那邊有幾間房子,我的一位球友家住在其中的一間房子裡,他有個妹妹叫張秀蘭,1970年6月我們一起到了山東建設兵團二師十團。樓的對面有一排平房,是泰安路街道辦事處服務站辦的手套加工組,為勞保公司加工線手套。我母親在服務站負責,服務站辦了好多的業務項目:湖北路上的修補春秋衫組,河南路曲阜路拐角的竹器組,中山路谷香村飯店旁邊的服裝裁縫組等等。浙江路手套組的一位史師傅是保全師傅,因為這個車間使用的機器都是我母親通過社會關係買人家廠子裡替換下來的舊機器,性能很不穩定,這位史師傅的技術挺好,他總能及時地排除機器故障,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現在這個院的位置蓋起了一座大樓。
浙江路11號院老建築
手套組這個院對面的浙江路11號院,有一個童裝加工組,這也是我母親想辦法從震泰公司攬來的活兒,一位張大姨在這裡負責,她是跟著丈夫從膠東老解放區入城的老共產黨員,一直做街道的群眾工作,她丈夫是青島市電影公司的黨委書記,我叫他王叔叔,她的一個女兒叫王巖,後來是青島電視臺的副臺長,現在肯定也已經退休了。我記得,那時張大姨還有其他組的幾位組長大姨,經常晚上到我家,與我母親一起商量著如何擴大生產業務,保證生產和服務質量。當年街道服務站開辦的這些業務,不僅為居民老百姓提供了諸多生活服務,也解決了社會很多閒散居民的就業問題,用現在的話說,這就是民生問題。
還有文字記載,浙江路22號曾有一家“如心”醫院,這家如心醫院是一位名叫姜如心的醫生開辦的,專理內科,沒有記載他何時在此開辦了這家醫院,可文字記載說,1932年位於湖南路11號的黑氏飯店因經營不善而倒閉,這位姜如心醫生便買下這棟建築,將他的醫院遷至此繼續營業,該醫院當時在青島有一定的影響和知名度。
不管怎麼說,這一段能夠保存下來的這幾棟老建築,像一朵朵美麗的不同風格的花朵,開放在浙江路的這個斜坡上,為浙江路的風情增加了不少的姿色。
2013年前後,青島市市南區政府投巨資將浙江路設計打造成歐陸風情街,在兩側人行道鋪裝具有島城特色象徵元素的馬牙石,沿街老樓按“修舊如舊”原則進行修繕,將街上商家的門頭統一裝修,在門頭設計、顏色等方面體現出了歐式風格,對於一些與整條馬路建築風格格格不入的新式建築進行外立面的改造,力爭使其與道路兩側的西式建築風格保持協調,同時在馬路兩側安裝充滿歐洲風情的路燈,使浙江路呈現出了一種異域風情,在此基礎上,也為浙江路改造成步行街做好準備。
浙江路整修時的場面
整修後的浙江路街景
過曲阜路,就進入了天主教堂的廣場,這裡是浙江路的最高點。伴隨著德國在膠澳殖民統治的開始,1898年,天主教會膠澳地區的主教安治泰(德文名字叫約翰·巴普提斯特·安澤爾)和受安治泰指派前往膠澳負責斯泰爾修會聖言會傳教工作的神甫白明德(德文名字叫巴爾•泰爾斯),最終獲得了由膠澳總督政府撥付的200畝土地,這片地分佈在現曲阜路、安徽路、德縣路、浙江路之間。這位安治泰,就是利用1897年“曹州教案”事件,積極向德國政府建議藉機佔領膠州灣,逼迫清政府簽訂《膠澳租借條約》,使膠澳淪為德國殖民地的德國傳教士。他們在得到了這片撥付的土地之後,白明德負責於1899年至1902年在此周邊建起了一系列的教會建築,包括聖言會會館、聖心修道院、最早的(平房)天主教堂,還有明德學校(現德縣路小學)、天主堂醫院(現博山路3號民居)和天主教堂對面的天主教印刷所(解放後曾是青島日報印刷廠,現改建為賓館),後期由天主教聖方濟教會又建築的聖功女子中學(現青島七中)。(分別見下面的示意圖和老照片)
天主教堂周邊建設的教會建築示意圖
1945年天主教堂周邊教會建築分佈鳥瞰
聖言會會館現貌
正在建設中的聖言會會館(攝於1902年)
建成後的聖言會會館
位於浙江路和曲阜路交匯處的天主教傳教機構聖言會會館,建造於1899-1902年,門牌號是浙江路15號甲。該建築為中西合璧式樣,吸納了很多中國建築風格,外觀的上下兩層可謂涇渭分明(見下圖)。會館的兩入口分設在建築的南側和西側,南入口外設石臺階,這是會館的主入口。青島解放後,這裡曾先後作為市宗教局、市知青上山下鄉辦公室,現在是公安局市南交警大隊。
聖言會會館西立面現貌
聖言會會館西立面舊影
聖言會會館西入口,標示門牌號是“浙江路15號甲”
這個入口,曾經是上個世紀60年代成立的“青島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辦公室”的大門,牌子就掛在右邊的牆上。那個年代,青島市無數的家庭都對這個地方有一種“頂禮膜拜”的神聖感,因為,這個地方掌握著被稱作“知識青年”的中學生們的命運。這個地方,每天可謂“門庭若市”,進出的知青或家長很多,不外乎是為自己或為自己的孩子能留城或返城而索求一紙“證明”。我聽我母親說過,當年我從山東建設兵團返回青島的手續就是在這裡辦理的。據檔案記載,青島歷史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時間是從1962年到1980年,全市共有近12萬名知青上山下鄉、回鄉或安置在生產建設兵團、農林牧漁場等。1981年4月,青島市各級知青辦停止對外辦公,具體業務工作併到市各級勞動部門,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全部結束,這處“知青上山下鄉辦公室”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留城證明
聖言會會館曾經被改造過的樣子
浙江路15號聖彌愛爾大教堂,俗稱天主教堂,建於1934年,是青島市區最大的羅馬式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這個磚石雙塔建築,是當時青島最高的建築物,因教堂坐落於觀海山麓,來往青島的船隻,駛進青島第一眼看見的建築就是這座教堂。
德佔青島時期的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舊影
天主教堂現貌
教堂的設計平面呈“十”字形,56米高的兩座鐘塔對稱而又高聳地分列於教堂建築兩側,高4.5米的兩個巨大的十字架分別聳立於錐形塔尖上。教堂內曾有一架從捷克斯洛伐克引進的亞洲最大的管風琴,有 2400多個音調,鐘塔上的這兩個十字架和這架管風琴均被毀於“文革”。“文革”過後,鐘塔上的兩個十字架又被重新制作安裝了上去。2008年4月,在國際友人的牽線下,天主教堂又從德國引進了一臺高達8米、有2666個哨管的巨型管風琴,那曼妙柔和、空靈深邃的琴音又大教堂內響起。
1954年拍攝的故事片《斬斷魔爪》中的天主教堂影像
教堂廣場的西北出口坐落著聖心修道院舊址,建於1901年。該建築立面兩個對稱的角樓使得這棟建築有了它的特色,也使人忍不住要多看上一眼。
這裡也是德佔青島時期一座歐人的寄宿學院,初期只招收德國女孩,1914年以後招收來自英美等世界各地的學生,1922年以後也招收中國的富家女生。課程設宗教、德語、法語、英語、漢語言文學、算術、地理、歷史、自然科學、製圖、繪畫、家政、女子手工藝、音樂、雕塑等,用德語教學,注重宗教知識和語言教育以及上層社會女子應有的知識技能的培養。1950年停辦。
聖心修道院與教會學校的女學生
從這張老照片上看,在修道院樓前留影的應該是學院的師生,仔細看,還有手扶自行車的人,地面也是土路,建築是地面兩層,立面有對稱的塔樓,顯得這棟建築端莊典雅。
1928年在原樓的基礎上加建成三層,並拆除了塔樓尖頂。現在見到的塔樓是2009年以後加上去的。
從這張聖心修道院舊址內景可以看出臨街的那面(圖左)增加了一層
當年一位在此居住過的修女曾經這樣描述這棟建築:“當初,我們想像中的住處是中國式的。與此相反,我們看到的卻是很漂亮的一座地道的歐式樓房。所有設施都十分完美:修道院、大小廳堂、餐廳、廚房,還有二層樓那條開有20扇窗戶的走廊,既寬敞又明亮。這是毫無缺少空間和光線的感覺。優質的壁爐將溫暖送向每個角落……樓上是我們的住房,而城市在我們的腳下。從這裡,可以望到一幅秀麗的海景……”
從這張聖心修道院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出院內的景緻
從左上的圖片中能看出當時聖心修道院周邊的環境
聖心修道院與天主教堂還有廣場南邊的聖言會會館,是截然不同風格的建築,但這三個建築佈局在這個廣場,就使得這裡有了許多誘人的韻致,要不這裡會成為當下青年人拍攝婚紗照的一個選景地。
現在這裡是省科學院海洋儀器研究所,門牌浙江路28號,這也是浙江路最北端的一個門牌號了。有文字記載,安治泰委派的神甫白明德在進入膠澳初期,曾修建了一座石基磚瓦平房的教堂,這成為青島最早的天主教堂,併成為當時青島天主教會活動的中心,新(雙塔)天主教堂蓋好後,這個教堂就停用了。從下面這張老照片中,可以看到這個位於浙江路與德縣路交口的平房教堂——
從這張拍攝於1910年的照片中,依稀可以看到平房教堂屋頂上的十字架(圖右)
從這張拍攝於1930年-1932年間的照片中,還是可以看到平房教堂的存在,可新(雙塔)天主教堂還沒有蹤影,這說明拍攝這張照片時,天主教堂還沒有動工。
浙江路北頭路口正對著的是位於德縣路上的青島七中,原是由天主教美國俄亥俄州聖方濟教會於1930年創建的聖功女子中學。
浙江路北頭路口對面的青島聖功女子中學舊影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發動了盧溝橋事變,為了伺機佔領青島這個重要的港口和軍事基地,便派遣幾名日本浪人化裝成中國士兵,在德縣路聖功女子中學對面擊斃日本水兵一名,擊傷兩名,製造了德縣路事件”。隨後,日本軍方大放厥詞,企圖藉機為登陸青島製造口實。但因為日本當時正在攻打上海,所以未攻擊青島,但在浙江路聖心修道院門口建了一座墳墓和墓碑,公然向中國人民挑釁。日本投降後,墳墓立即被中國人剷平。
離聖心修道院不遠的博山路3號的天主堂醫院,建於1905至1907年間,這是當時繼總督府野戰醫院(現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督署醫院(原在青大附院對面,已拆除)和同善會福柏醫院(現青島皮膚病醫院)之後,在市區出現的第四家比較完備的現代化醫療機構,設有內、外科及婦產、小兒科等。
在這個臨近鮑島華人區的地段建設這麼一個“對一般貧苦市民多免費施診”的醫院,這既是白明德創建的若干天主教慈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青島天主教會得以獲得當地華人支持的重要保證。青島解放後,青島市立中醫院最初也設在這裡。現在這裡是民居。
佇立在浙江路德縣路交口,心無旁騖地回望著浙江路北端的這段路。夕陽下,馬牙石的路面泛著白光,在周邊那古老的和現代的建築映襯下,浙江路顯得是那樣的寧靜、典雅,而且還透出了一種歷史的滄桑,這就是浙江路的風情。我望著眼前的這片美景,心中也不由得愜意了起來……
2018年3月16日於青島
(本文所使用照片,除部分為池清本人拍攝或製作拼圖,大部分選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