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英》夹带“私货”不是孤例,总是有人试图越界挑战我们的底线

最近,日本漫画家堀越耕平创作的人气漫画《我的英雄学院》(以下简称“我英”)因某角色命名涉及到了历史敏感内容,遭到了中韩两国读者的集体抵制和谴责。对此,作者本人和责编都做出了申明,双方口径几乎一致,表示作品无意影射任何实际团体或个人,将会对角色名字进行更改,但均未表示任何歉意。

对这份申明,大多数人是表示不接受的,熟悉作者堀越耕平和“我英”的读者是最清楚不过的,该作中的角色命名都是极为考究的,和能力、性格等都是息息相关的,而涉事角色形象和真实历史事件中的相关人物又极为相近,再加上专有名词的命名,作者说是无意为之,是绝难有人相信的。

退一步说,就算作者确实是没有冒犯的意思,但难道他对中韩两国的读者造成的伤害难道不是事实吗?从这一层面来讲,作者主动认个错,道个歉不为过吧?显然,作者并不打算这么做,这到底是说明他自己确实有“左”的思想,还是说他在内心里就没有把这件事情和两国读者当回事呢?无论是哪一个,都说明了此人的不良居心。

事实上,“我英”这次出现的“夹私”事件不是孤例,近些年类似事件频频出现。2018年5月,日本轻改动画《在异世界开拓第二人生》在引入国内时,就被发现了存在大量辱华内容,整个故事架构就是建立在二战时期日军侵华的基础之上,主角甚至还是以侵华士兵为原型,作者被人也被发现在网络上发布有辱华言论,证据凿凿。

在被读者揭发出了此事后,该小说很快就被停止出版,动画制作也宣布中止,负责配音的声优也联合发起了抵制,此事算是就此尘埃落定。可是,这件事的出现也是值得让我们揣摩的,要知道小说中一早就有这样的设定,但该作品不仅没有在第一时间被日方封杀,还经由我国的网站被引入了国内,最后居然还被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选中,准备予以动画化。

我们都知道要制作一部动画的成本是很高的,少则数百万,多则数千万,甚至更多,动画制作方挑选之时,可能没有发现作品中出格的地方吗?再往前导,该作者的编辑和出版方也没有一点职业素养?

这是不可能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确实是有部分人罔顾历史真相,无视道德、法律约束,故意做出这种行为,在日本本国或许有它存活的土壤,那是他们自己法律荒疏和德行有失,才会导致这种别有用心之人时有出现,并且妄图通过文学作品来扭曲和美化他们的罪恶历史,这是决不能允许的,我们要坚决抵制。

同时,这类事情的出现也值得引起国内引进国外文学作品的平台的警戒,因为ACGF的大多受众都是处在低年龄层的人群,他们阅历有限,且价值观还在成形之中,难说不会受到其影响,因此,甄选之时也应更加仔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