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杨琳 | 北京报道
这个冬天对中国足球似乎格外寒冷。
受疫情影响,足协1月30日宣布2020赛季国内足球赛事延期开赛。5天后,2月4日,足协公布《2019年俱乐部全额支付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工资奖金确认表》,9家俱乐部未按时提交,这意味着他们无法获得新赛季联赛参赛资格。甚至,有的球队彻底解散。
这9支球队中,包括四川隆发、广州华南虎、上海申鑫3支中甲俱乐部,以及南京沙叶、福建天信、大连千兆、银川贺兰山、延边北国、吉林百嘉6家中乙俱乐部。
本次交表的截止日期,足协已经一拖再拖。按规定,各球队需在2020赛季前提交全额支付2019赛季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工资奖金的确认表。1月15日,足协将中甲和中乙俱乐部的交表日期宽限到1月31日,随后再次延期到2月3日。有些球队是在最后一刻才“压哨上交”。
已经提交的俱乐部,也不代表“安全上岸”。4日当晚,辽宁宏运和保定容大被质疑工资奖金确认表上的球员签字造假。
辽足工资奖金确认表,队员徐友刚被签成“徐有刚”
保定容大工资奖金确认表
保定容大董事长孟永强微博
2月4日,四川隆发在微博晒出队徽变黑的照片,并发文告别球迷:愿君多珍重,山水有相逢。广东华南虎也在同日正式解散。这一波“解散潮”和“欠薪潮”,已不是第一次上演,并不让人意外。
9家俱乐部的出局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低级别联赛的经营困难上。事实上,这早已不是秘密。
2019年2月,曾征战中超的中甲球队延边富德宣布解散。据报道,延边富德累计欠税和罚金2.4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今年1月,延边北国也因严重的资金问题而传出解散的消息;江苏盐城因因运营困难,为保住联赛资格,今年1月初发布公告,寻找战略合作伙伴。
福建天信、大连千兆、辽宁宏运、内蒙古中优、北京北体大...都曾被曝出欠薪,上个赛季,合肥桂冠和沈阳东进就因欠薪欠薪被足协取消联赛注册资格,深圳雷曼、上海申梵、银川贺兰山等中乙球队纷纷因为资金问题而解散,甚至有中冠球队在获得中乙资格后主动放弃,原因同样是没钱。
欠薪球队甚至包括一度淘汰中超球队江苏苏宁闯入足协杯四强的上海申鑫。今年1月,外援比罗比罗单方面宣布解约,按照他的说法,球队已经拖欠其5个月的工资,彻底曝光了这支队伍的困境。
因投资方衡源集团陷入资金困局,申鑫不得不转卖球员。人才流失、军心涣散、连遭败局、几度濒临解散...幸得有关部门的“出手相救”,足协提前发放足协杯奖金,否则,申鑫的赛季征程会更早结束。
大批球队欠薪、退出职业联赛的现实或让足协的扩军计划搁浅。按照足协此前计划,2025年之前,中超将扩军至18支,中甲扩军至20支,中乙球队则将达到48支。据《足球报》透露,足协正在讨论是否取消今年中甲联赛的扩军。
毕竟,很多俱乐部连自身的生存都难以维系,谈何扩军和发展?一向“财大气粗”的中国足球为什么没钱了?为何众多低级别联赛的球队生存不下去了?
业内人士认为,低级别联赛关注度不够,媒体曝光少,球队名称中性化的规定出台后,宣传效果降低,更难获得投资者青睐。
而且,恒大王朝的缔造和房地产商的鱼贯而入一度营造了中国足球的“盛世”,随着房地产市场行情看衰,中小型房地产商无力继续烧钱。金元足球影响仍在持续,参加中甲、中乙的球队大多是小俱乐部,球队大把烧钱,回报率低,禁不住“折腾”。
足协曾不止一次提出有关职业联赛“金字塔模式”的形成,自足协要求参加中超、中甲俱乐部须下设不少于五支不同年龄层次的梯队、中乙俱乐部至少拥有4支青训梯队后,这对俱乐部又是一比巨大的投入。
数据显示,2018赛季,中乙俱乐部平均收入仅为900万元,除去球员薪资和其他开支,亏损达2000万元。中甲俱乐部的情况同样糟糕,平均亏损也是2000万元。
足协主席陈戌源也提到过中甲、中乙严峻的生存现状,他曾表示,中国足球俱乐部投资巨大,回报却凤毛麟角。如果球队财政不能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俱乐部是空话。“如果联赛不能可持续健康地发展联赛,中国足球的根基就可能发生地震塌方般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