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離在家自我解壓,書法茶道美食大拼盤,生活充實有趣很快樂

原本籌劃個把月的歡度春節計劃,就這樣被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病毒衝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曾經火爆的飯店,門前冷落驢空望

隨遇而安吧,我和家人立即調整計劃,跟全國人民一樣,與時俱進地把“過大年”按扭轉到“防疫情”頻道。

防疫情,得有物資保障,吃喝不用愁,冰箱裡已塞滿了各種雞鴨魚肉,唯獨沒有想到沒有儲備的,就是口罩。初一走了一圈,藥店都不開門,初二四處奔波,藥店開門了,口罩卻售空,看來下手早的人不少。只好在各群發佈信息,終於在一位好心人那裡買了一包20個,算是安下心來,後來又有親友大方地贊助了5個,當時心裡的那份感激抵得過收到五千元大紅包。物以稀為貴吧,是我對當時突兀心情的安撫。

小鎮街頭,陪老人散步的孩子

當時管控措施剛實施,提倡少出門,但還能出門。春節餘溫還在,每天到父母家陪著吃飯,散步,公園裡冷清了很多,但還能見到三三兩兩的人鍛鍊身體,舒展身姿。好像有媒體講過這句話,在人煙少的山川、湖畔、公園散步鍛鍊是可以的。

小區廣場,耐不住宅家寂寞的孩子

到了初六,接到上班延遲的通知,到了初十,又接到上班延遲到元宵節後的通知,到了元宵節,再次接到繼續推遲復工的通知。心想這假期越過越多,雖然有疫情陰霾,心裡還是忍不住的高興。沒有想到的是,初十開始,防控措施越來越嚴,從進門登記,到進出都登記,到後來車輛禁行,再後來小區給每戶辦了出入證,憑證出入,每兩天一戶只能出去一個人採購生活用品,上班的人則憑單位證明和身份證定時出入,進單位門還得出示上班證明。恍惚間感覺原本不大的小區變成了地球:客廳是市內,晾臺是郊區,下樓是出省,出小區是出國,到街道是進風景區,回單位是國際訪問,得憑“護照”還要受檢受限。

冷落的公園,出來透氣的母女

既然出門比出國還難,咱就宅家好好過日子吧。於是制定了一套不給政府添麻煩的覺悟措施,總綱要是:允許睡懶覺,吃飯很重要,鍛鍊防胖肚,學習求進步,一天茶三壺,三天衝個澡,實在無聊寫頭條。

宅家的日子,有充足時間把伙食搞好

懶覺不用贅述,睡到自然醒,就是最大的幸福;吃飯就要動點腦筋了,把冰箱裡的存貨列個明細,再製定美餐計劃,確保主菜三天不重樣,基本上保持一天兩頓餐,早飯精緻,下午飯輕奢,宵夜嗑瓜子、吃水果,量可以少,營養不能缺;照這樣吃下去,肚子自然日漸傲氣,為打消貪吃肚,每天上午、晚上兩次鍛鍊,每次間歇性五十個俯臥撐、五十個仰臥起坐、五十個下蹲、五十次壓腿;學習嘛,比較麻煩,我把閒置很久的筆墨紙硯翻出來,開始研習書法,順便說一下,這套傢伙什是我兒子上初中時學特長的工具,原本與我無關,這下可以讓它們物盡其用,幫我打發時間,兒子也跟著湊熱鬧,尋找當年學寫字的感覺;我對茶還是比較喜歡的,只要條件允許,喝水必放茶,早上一泡紅茶,養胃,下午一泡白茶,清火,晚上一泡普洱,安神。我妻子說,跟你喝茶有兩大收穫,一是飯量大了,二是牙齒會生鏽。我覺得她不是表揚我,是埋怨茶,是吧?

喝茶,讓味蕾的愉悅平復蝸居的心


很久沒摸過筆了,寫出來還能見到當年水平的些許痕跡

居家不動,雖然沒了灰塵之困,但細胞的活動頻率低了,皮膚的呼吸也慢了,這可不利於身體健康,尤其在當前防疫時期,洗澡避免皮膚養成惰性,激發它的應有活力。

詩詞大會是必看節目,學到了不少知識

頭條可是居家不寂寞、思想不空虛的制勝法寶。我註冊頭條早,把人家放在冷宮置之不理的時間更長。這疫情一來,電視上的新聞就那些,早中晚也就一個多小時,頭條的信息可夠海量的,只要想看,隨時都有,只要想寫,它就給你發給你推,還有很多話題徵稿讓你拿點小獎勵。於是乎,這段時間充分挖腦洞,孩子寫字辦公,我拍;妻子做飯洗碗,我拍;在小區到超市,我拍。拍完就寫,寫完就發,然後時不時地打開手機,看看推薦量怎麼樣,閱讀量上去沒,點贊人多不多。別說,我發的一些頭條還真引起關注,有兩篇還進入我們當地每天十大熱議,粉絲自然也在平穩增長。於是呢,我對頭條進行了大起底大思考,發現學問真不少,用頭條的話說,信息產生價值,對我來說,嗯,時間產生信息,正好趁這段難得的大塊時間,把自己以往拍的照片梳理一下,形成不同主題序列,把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編撰成稿,發佈頭條賺個眼球,求個關注,交個朋友,每天的時間就過得很快,生活也充實起來,心情自然舒暢。

廢寢忘食上頭條

這個疫情雖然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困住了我們的眼睛和雙腳,卻困不住我們的適應力和創造力,反而給了我們難得的自我開發機會,儘可以捯飭捯飭潛力,折騰折騰身體,在小蝸居捯飭出大情懷,在大平臺折騰出小世界,保準你有一種“屋小咱也會魚躍,房低還能作鳥飛”的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