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國風還能這樣拍?50張經典作品參考(收藏貼)

之前的一篇《 》很受大家歡迎,希望能多介紹這樣經典的大師作品,其中有人提出分享郎靜山的水墨中國風。好,今天就滿足大家的想法。

水墨中國風,老外超喜歡

許多人玩攝影到最後,都喜歡極簡的風格。通過簡單的點、線、面組織成一幅簡單畫面,意境深長,簡而美!

其實這樣的極簡風類似中國畫,早在幾千年前,中國人就把國畫的藝術極簡風總結得很全面,構圖學問是最全面的。因此可以說水墨中國風是一種更高級的極簡。

水墨中國風很多攝影人都在不斷地嘗試,就連老外也是十分的迷戀,英國有一位名叫 Michael Kenna的攝影師,他就十分迷戀中國的水墨風,為了追尋水墨效果,並多次來中國拍攝。

Michael Kenna最喜歡黃山,先後多次去黃山拍攝水墨效果。這裡也被尊為中國山水畫的搖籃,明末清初的黃山畫派就發跡於此。在Michael Kenna的鏡頭中的黃山,群峰林立,少了幾分險峻危聳,多了幾分詩情畫意。



除了黃山,Michael Kenna也喜歡灕江,照片中的灕江山水,構圖小中見大,遠山層疊、薄霧籠罩猶如傳統水墨中墨色的濃淡交織黑白風景神秘、優雅、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美。

Michael Kenna習慣用長時間的曝光軟化他看到的風景,通過水或者雲霧的流動不僅簡化了畫面,更讓圖片帶有一種東方禪學色彩。

要領略中國水墨的精髓就不得不提一個攝影師。水墨中國風第一人:郎靜山。略懂一些攝影或書畫的人,對郎靜山這個名字應該都不陌生,他是民國極負盛名的攝影家。

《煙波搖艇》


下面我們就從這位攝影大師的作品中來尋找水墨中國風的靈感。


如何拍好水墨中國風?

經典案例分析


水墨中國風的效果的確很讓人著迷,但真要拍攝的難度很高,因此很多時候要藉助暗房技術(今天的PS後期),來實現畫意的表達。這與國畫中的寫意追求相似,求在似與不似之間,意境的表達最重要。如何做到這樣有意境的畫面?下面一些總結供參考。


1.選對題材,成功一半


在中國畫中對繪畫的題材很講究,比如梅蘭竹菊被譽為國畫中的四君子。如果你想拍出中國風的畫意效果,題材的選擇這個很重要。國畫中的題材更適合畫意的表達。


《高山竹》


一隻竹條,一個對角線的構圖,配合一點遠景,很簡單的畫面,中國味兒就有了。


《竹》


《松鶴長春》

松鶴這樣的組合在國畫中是經典的搭配。


《曉風殘月》

像柳樹這樣的枝條優美的線條,很融合和景搭配,這樣的景現在容易拍,平常可以注意拍攝這樣的素材。前期拍攝,收集的素材多,後期組合,就能隨意表達了。可能很多人不喜歡這樣做,覺得不真實,但對於畫意的表現來說,這樣的組合是很常見的,是對現有的題材再次昇華。


2.學會留白,構圖的關鍵


研究中國風的畫意表達,對攝影來說,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學習構圖。在中國畫中最講究的是構圖,用中國畫的構圖方式來拍攝作品,會讓你思考更多,拍出的作品才走心。


《一片春帆著遠天》

在中國畫中,留白是最高形式的構圖,某種程度上來說構圖可謂是作品的靈魂,怎麼留白非常有講究。


鳴鳥幽情

對於留白最好的總結就是一句:“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對於這句話怎麼去表達,每個人都可以去自由發散,它沒有標準可以參考。


柳塘春水漫

留白並不是一味的單一,它要求精簡中輕易獲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表達效果。要有耐人尋味的內涵或發人深省的趣致。


曉汲清江

沒有良好的構圖,內容的表達就會顯得語無倫次。在郎靜山的作品中,有很多經典的留白布局參考的範例,感覺比中國畫還中國畫。

3.畫面的經營,層次感


在中國畫中有很多術語來講究構圖,留白是構圖,“經營位置”也是講構圖,如果你學會用中國畫的表現方式來構圖,你的思路會大開。


“經營”借用來形容繪畫開始之前畫家對整個畫面佈局構成的思考和佈置。“位置”指的是畫者想要描繪對象在畫面中的具體地位,它指的是畫面空間,這種空間與真實空間是有區別的。比如下面的一幅作品很有代表性。


曉汲清江


畫面中的近、中、遠,三個層次很明顯,但這種層次關係並不符合我們常規視角讓的透視關係。常常把背景中的遠山拉得近在眼前,有點像超長焦的視角,把遠景拉近。通過濃淡虛實來表現空間距離。


如果你想表現中國畫中的層次關係,可以試試長焦,豎構圖。利用光圈的虛化,能表現出中國畫的那種層次效果。


仙山樓閣


煙江弄舟晚

在畫意的攝影中,這種層次關係可以打破常規,可以根據我們的構圖需要來佈局。


4.畫龍點睛,與意境的表達


畫什麼,拍什麼,表達很重要,這是很多人拍照比較欠缺的。在繪畫中講究畫龍點睛,在攝影中要有趣味點。這個趣味點的怎麼安排處理,就很有講究了。


樹影湖光

這是一幅很大氣的俯視構圖,通過由下到上的牽引蔓延的樹枝,自然地把視覺引向畫面中地主體,人物身上。


山徑歸人


花好月圓

在國畫中對趣味點的要求與環境氛圍協調,能激發更多的想象空間,讓畫面更有意境。


其它作品欣賞

《蟪蛄愛草綠》


《無車運斧》


《遠山環繞亭可憩》


《臨流獨坐》


關於郎靜山

中國禪宗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隱喻著人與自然密不可分之關係,郎靜山則擅長表現這種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關係,“隱逸高致的名士”與“氤氳朦朧的山水”,構建成為他心中的“世外桃源”。郎靜山用畢生的精力捕捉和創造中國山水意蘊的自然美,這與他的家庭氛圍有很大的關係。

郎靜山出生在江蘇淮安一個封建官僚家庭,由於父親喜歡收藏書畫、唱戲和照相,郎靜山從小就受到了藝術的薰陶。後來他成為中國最早的攝影記者之一,他雖以攝影記者為業,但卻以仿畫攝影作品見長。他借鑑傳統繪畫藝術“六法”,潛心研習、加以發揮,攝製出許多具有中國水墨畫韻味的風光照片,自成一種超逸和俊秀的風格。這些作品,在當時受到人們的廣泛好評。

在郎靜山的時代,自己開創了一條“集錦攝影”的新路,運用暗房技術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拍攝的影像結合在一起。就是我們現的PS技術,這在當時是一個創舉。

對此技術,郎靜山說:“我做集錦照片,是希望以最寫實、最傳神的攝影工具,融合我國固有畫理,以一種‘善’意的理念,實用的價值,創造出具有‘美的作品。”

如果你覺得這種風格操作起來有難度,那麼下面這位國外攝影師的“寫實”水墨中國風或許適合你。

西方攝影師眼中的中國美


墨畫中國風不僅在中國流行,在世界也影響深遠。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位英國攝影師:Michael Kenna眼中的中國水墨山水。

相比郎靜山的作品來說, Michael Kenna更寫實。擅長運用慢門技術,把中國的山水融合,通過黑白,虛實來表現傳統水墨中墨色的濃淡交織。


對於這些奇松、怪石、雲海,一個英國攝影師,竟能把黃山拍的如此有意境,不得不讓人欽佩。


“黃山之奇,信在諸峰;諸峰之奇,信在松石;松石之奇,信在拙古;雲霧之奇,信在鋪海。”


從2006年開始至今,他遊歷了中國不少地方,大好山河的景色也被他用相機一一定格。


雲南·大理·洱海


雲南·小普陀島


雲南·梯田


雲南·元謀


雲南·箐口村


安徽·宏村


黑龍江·五常


五常·白樺林


福建·寧德


福建·霞浦


北京·天壇


北京·頤和園


北京·長城


北京·北海公園


北京·紫禁城

一個英國的攝影師 Michael Kenna 以簡潔空靈的構圖,用照片向我們訴說著一種浸潤了東方式智慧的意境美。這種美來自東方,卻屬於世界。


以上的中國水墨風作品供大家參考,希望能給你帶來創作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