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冠王”遼足的最後一戰,他們註定是中國足球經濟泡沫的犧牲者

因為新冠肺炎的劇烈影響,中超聯賽、乃至各大運動的聯賽什麼時候能夠開始恢復進行還遙遙無期。但是中國足球的特點就是,從來不會在風平浪靜當中度日。前不久幾支俱樂部退出的事情姑且算是讓球迷感到一絲惋惜,但是這一次,這家老牌俱樂部的動盪看起來又是一起風起雲湧的大事。

每年中國足球各級聯賽球隊的准入資格,都會有一些的波折。按說每到各傢俱樂部提交工資確認表的“死線”之後,也該給這個問題打上一個大大的句號。可就在今年2月7日下午5時的《工資獎金確認表》提交最後時限過後,中甲球隊遼寧隊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遼寧隊陣中有多名球員沒有在工資獎金確認表上簽字、同時也沒有授權他人代簽,但是遼寧隊提交的確認表上卻是全部球員的一個不少的簽上了大名。那麼在這張確認表中,並沒有親自完成確認的幾名球員的簽名究竟是如何而來的?恐怕大家心裡都有自己能夠猜測出來的答案。

一個非常有趣的小細節,由上海申花租借到遼足的徐友剛,在確認表中的簽字,“友”字居然寫成了“有”,看起來俱樂部也太過粗心了...

其實在中國足球的歷史上,遼寧足球寫下的輝煌永遠是老球迷心中無法磨滅的美好回憶!這是一家擁有67年悠久歷史的俱樂部了,他們曾經幫助中國足球拿到歷史上第一個洲際冠軍,也曾經創下“十冠王”的統治級紀錄!

當年的“遼小虎”所到之處無人不為之膽寒,所有球迷都會記得當時那支虎虎生風的王牌球隊。應該說,這支球隊本身的名字,就是中國足球歷史當中“熱血”的代名詞。

可是最近幾年的遼足,日子當真是不好過。幾年前從中超降級之後,遼足就已經成為中甲賽場上實力位居中後段位的球隊,在上賽季更是險些再次降級到中乙聯賽,通過保級附加賽才堪堪完成保級!

在中國足球的經濟愈發蓬勃發展的今天,遼足本身的經濟實力吃緊一定是重要的原因。就在上賽季之前的准入審核階段,遼足就是靠著瀋陽市在最後時間段提供的數千萬資金補發工資才涉險過關。如今的形勢,恐怕比去年的形勢更加緊張一些。

按照中國足協的有關規定,球員不親自在確認表上簽字的情況是允許出現的,但是需要俱樂部拿出補發球員工資的流水證明。遼寧隊現在的做法恐怕是想矇混過關,但是就在2天之前,

遼足7名球員包括張野、呂偉、宋琛等人已經聯名上訴中國足協,舉報俱樂部的造價行為和拖欠工資的行為。

所以如今的遼足,已經陷入了一個死局:矇混過關是不可能的了,唯一的一條道路就是儘快補齊球員的工資和獎金,或是與球員完成協商自行撤訴。可是無論哪一種解決方法,對於球隊來說唯一的問題就是實實在在的金錢銀兩不夠。

應該說,遼足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會讓無數中國球迷感到唏噓不已——但是東北經濟的發展問題、中國足球的經濟發展問題已經是這支老牌球隊沒辦法迴避的滔天巨浪。他們曾經站在中國足球的浪潮之巔,如今也將被打碎成為一抹泡沫而已。

其實球員與球隊的訴求沒什麼差別,大家都是想要“活著”而已。只能說在這場風波當中,最終不會有任何贏家。